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自會理北上川西,要進入川西,就必須渡過大渡河。要想渡過大渡河,最好的渡口就是安順場。
安順場,又名紫打地。説他好,只是相對大渡河其他地方而已。其實安順場渡口水流竄急,國民黨在對岸又佈置軍隊駐防,要想渡過去,難比登天。想當年,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選擇從此處渡河,結果河沒渡過去,自己反而成了駱秉章的俘虜。
鑑於此,國民黨反動派非常狂妄,叫囂着要把我軍變成石達開第二。我紅一方面軍開路先鋒,由紅一師紅一團擔任。在師長李聚奎、團長楊得志、政委黎林的指揮下迅速突破敵人的防線,來到了大安順場。
紅一團決定,挑選出17名身手矯健的戰士,組成渡河突擊隊,由一營二連連長熊尚林擔任隊長。而一營營長孫繼先則擔任渡河前線指揮。我軍突擊隊員冒着川軍的槍林彈雨,強渡大渡河成功,十八勇士的功績彪炳史冊。
在這裏筆者要強調一下,雖然一直宣傳大渡河十七勇士,但實際上強渡大渡河的突擊隊,一共有十八位紅軍戰士。其中,除了熊尚林擔任隊長的十七人突擊隊外,還有前線指揮、一營營長孫繼先。
那麼為啥孫繼先沒有位列17勇士呢?原因就是孫繼先在回憶強渡大渡河時,並沒有把自己算在勇士之內,只説了熊尚林為首的17位突擊隊員,所以,18勇士就變成了17勇士。
這裏重點説下十七勇士的隊長熊尚林。熊尚林,江西高安人,出身於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家境貧寒。1930年,到紅一方面軍來到熊尚林的家鄉時,年僅17歲的他參加了紅軍,成了一名革命戰士。
別看熊尚林年齡小,卻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勇將。他意志堅定,作戰勇敢,跟隨紅一軍團參加了五次反圍剿的全部戰役,在紅軍中有着勇將的稱號。
強渡大渡河時,熊尚林時任紅一師一團一營二連連長,主動請纓參加突擊隊,最終被任命為突擊隊長。
渡河開始了,在當時,由於我軍只有一條小船,紅一團決定17勇士分成兩隊渡河。在楊得志團長的指揮下,第一批由熊尚林率領,神背大刀、手榴彈、衝鋒槍,向川軍陣地發起了衝鋒,最終,成功渡過大渡河。隨後,孫繼先率領的第二隊將士也渡河成功。
突擊隊馬上接應紅一團全體渡河,紅一團將士們猶如下山猛虎一般撲向敵人,守河的川軍哪裏是紅一團的對手?被打的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當時的熊尚林,只有22歲,即在大渡河立下此蓋世奇功,他的前途,無比光明。可惜的是,由於與戰友之間發生了一些誤會,導致熊尚林含冤被殺,令人扼腕嘆息。
抗日戰爭時期,熊尚林隸屬於115師,百團大戰後,日軍將大批兵力投入華北敵後戰場,八路軍將士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熊尚林擔任平北游擊隊第二大隊隊長,游擊隊起初只有幾十人,熊尚林率領部下們不畏困難,在赤城一帶堅持游擊戰爭,對日作戰無數次,頗有斬獲,隊伍逐漸發展壯大,最終發展成了一個團。
此時,晉察冀軍區平北軍分區宣告成立,但不知是什麼原因,對建立平北軍分區居功至偉的熊尚林,並沒有進入軍區的領導名單中,對此,熊尚林頗有不滿,他賭氣帶着自己的警衞員和參謀長出走了,來到獨石口繼續打游擊。
熊尚林曾經在平北用幾十人的班底發展成一個團,但是那主要也是靠黨組織的領導,現在他脱離隊伍要自己幹革命,哪裏能成呢?在獨石口轉戰數日,熊尚林始終沒有打開局面,形勢不容樂觀。
此時,熊尚林的火爆脾氣上來了,與自己的參謀長由於意見不同,經常吵架。有一次,在雙方吵架的過程中,熊尚林正在發表意見,參謀長突然拔出槍來,向上級開火。就這樣,熊尚林,這位大渡河的勇士,這位平北游擊隊的功臣,沒有死在敵人手裏,卻死在了戰友的槍口下。
熊尚林的遭遇令人惋惜,如果他和參謀長能心平氣和的各抒己見,如果他不離開平北軍分區,那麼,他的悲劇就不會上演。熊尚林性格直率、坦誠、火爆,這些性格在戰場上,讓他成為一名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勇將,但在與同事、戰友的相處中,就容易發生誤會,這正是他人生悲劇的根源。
本文作者: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