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有過青春期,在那個年紀,每一個毛孔都隱藏着叛逆的不因分子。
我們寧可站在珠穆朗瑪峯窒息而死,也不願意坐在小丘陵上舒服地活下去,這就是青春的力量。血流衝擊着身體的每一個器官,洶湧澎拜地衝刷着我們赤裸裸的心臟。在別人看來,青春的叛逆永遠像是人生中一抹格格不入的色彩,彼時我們不願意依靠父母,不盲目認同真理,不選擇追名逐利,我們甚至不屈服於平凡的生活,只想遵從我們的內心。那是一段無比寶貴的時光,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曾經那個少年永遠在我們的心裏。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麥田裏的守望者》,正是講述了一個關於青春叛逆的故事。
《麥田裏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衞·塞林格創作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1951年。自出版以來,這部作品就給全世界無數彷徨的年輕人帶來了無數心靈慰藉。
塞林格並非是傳統的小説家,他出生於一個紐約的猶太富商家庭,15歲那一年,塞林格的爸爸為了省心,就把叛逆的兒子送進了軍校。塞林格畢業之後就被丟進了波蘭的一所火腿公司,兩段風水牛不相及的經歷讓塞林格陷入了困境。
閒暇之餘,塞林格就開始想雜誌社投稿。彼時的塞林格也並非是找到了自己的文學夢,而是為了賺錢。憑藉着天賦和日復一日的勤奮,塞林格在寫作上漸漸露出了鋒芒。
二戰中斷了塞林格的寫作,23歲時,回到了軍旅生涯。血淋淋的戰爭為塞林格帶來了許多靈感,退伍之後,他開始創作以戰爭為題材的短篇小説。
專心創作為塞林格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27歲時,塞林格第一次嘗試創作長篇小説《麥田裏的守望者》,一戰成名。
在當時那個年代,《麥田裏的守望者》中的男主人公霍爾頓,可以説是青少年們崇拜的偶像,粉絲們的瘋狂程度絲毫不亞於現在追星的少男少女們。就像模仿少年維特一樣,模仿霍爾頓的言語行動和穿着,成了當時的一種時尚。
《麥田裏的守望者》可以説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時至今日,該書在全球以各種版本發行了至少六千萬冊。
這部小説的故事情節跨度非常小,但是對於社會現實的批判力度卻很大。賽格林用了大量的工筆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主人公霍爾頓矛盾的心態,讓讀者們很快進入到主角的心境中,對故事脈絡更為感同身受。
想説講述的是一個名字名字叫霍爾頓的16歲少年,因為頻繁掛科而被學校開除。霍爾頓討厭老師、學生、功課、球賽……所有關於學校的一切,臨走之時還和同房間的同學打了一架。但叛逆不羈的霍爾頓也怕父母責罵,於是開始了三天兩夜的流浪。經歷了不同的境遇後,霍爾頓成長了,也放棄了荒誕西部逃避之行。
青春期的叛逆,是對現實世界的衝撞。
故事的開始,我們能看到霍爾頓是成年人眼中的壞孩子。
父母苦心孤詣地把他送進了口碑極佳的著名中學,但霍爾頓卻不乖乖讀書,他討厭老師,反感同學,打架,罵人,樣樣不缺,實在是讓人頭疼。
總共才五門功課,其中四門功課不及格,屢教不改,屢教屢犯。
被學校開除之後,霍爾頓還不願意承認錯誤,欺瞞父母,離開家庭。
在流浪的這幾天裏,霍爾頓假裝成年人去深夜酒吧飲酒,也學着混混們對着女郎們拋媚眼,還差點廝混上了一個妓女。
讀到這裏,我們似乎也為之氣憤,霍爾頓怎麼能在如此美好的年華,浪費時間,做這些混賬事兒呢?
霍爾頓才16歲,涉世未深,他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讓他走向墮落的深淵。
但事實上呢,霍爾頓並沒有如我們所想的那樣變成一個十惡不赦的社會流氓。
在成人世界中,霍爾頓對這些所謂的誘惑產生了厭惡和迷茫。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仔細思考,我們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有理可尋。
霍爾頓本身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觀和出事邏輯,也許旁人無法理解,但孩子的世界,永遠值得被尊重。
霍爾頓雖然才16歲,但是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因此,當他越來越靠近成人世界,他便越懷念妹妹菲芘,以及孩子們所擁有的純真世界。
對於霍爾頓來説,他的叛逆是對這個現實世界的探尋與反抗。
當他經歷了成人世界的波折後,他第一時間回到了家裏,去見自己心愛的妹妹,這是多麼浪漫的事。
而更讓我們驚歎的是,看遍了成人世界的動盪後,他還想努力保護孩子們的純真。
他不願意向這個世界屈服,不願意向現實妥協,而這隻有青春期的孩子們才有的鋒芒。
隱藏在叛逆血液之下的,恰恰是我們苦苦追尋的寶藏。
霍爾頓的夢想,是做一位麥田中的守望者。
書中的麥爾頓是這樣説的:有那麼一羣小孩子在一大片麥田裏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附近沒有一個大人,我站在那懸崖邊,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只想當個麥田裏的守望者。
只有在16歲的年紀,我們才敢説這樣叛逆的話。
長大後的我們總是在不斷追求物質,地位,名利,期待着站在金字塔頂端。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沒有人願意放下一切去追尋一個純真期許。
而這份期許,正是隱藏在叛逆血流之下的寶藏。
我們在成人世界中走走停停,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自己,在這些迷茫中,我們漸漸丟失了理解與愛,我們戴上了成人的面具,爭先奪後地加入爭奪金字塔頂峯的隊伍。
而這個時候,我們是否該問問心中的那個少年,曾經的夢想是什麼?
霍爾頓希望成為一個守護者,但我們能看到他已經擁有自己的守護者,也就是他的寶貝妹妹菲芘。
當霍爾頓一時腦熱準備前往西部時,菲芘拉住了他的手。
這也是他努力的結果。
同這個世界和解,才是前行的唯一路徑。
成長註定是一種犧牲,我們總是需要在不斷雕琢自己的過程中,收穫更完美的自己。
而這個時候,世界的規則便自然而然成為了一種約束。
霍爾頓的叛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不理解校訓校規,外在的框架,成人世界中的面具,因此他選擇了逃避,他想要奔走遠方,離開熟悉的生活圈,不可分離的家人,以及自己的夢想。
但在最後,霍爾頓及時止損,放棄了流浪,回到了現實世界。
而我們所能看見的霍爾頓也並沒有背離自己的本心,反而萌生了堅守這份純真的信念。
這才是前行最好的方式,逃避沒有用,正面直剛也沒有用,當我們融入這個社會,明白生存的規則,並在這個世界的框架下做自己,夢想才能夠存活。
只要心中有一束光,我們就不會被黑暗吞噬。
也許有人説,哪有這麼簡單,月亮和六便士不可能共存。
並非如此,我們能看到故事中的霍爾頓,哪怕他舉步維艱,也從未想過放棄。
不要小瞧每個人的能量,霍爾頓內心的“大愛”支撐着他前行,沒有讓他“垮掉”,而我們也可以。
這也許也是每個孩子長大的過程,也就是夢想面對這個世俗社會對抗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逐漸找到一種最合適的方式,讓我們能夠快樂地做自己。
面對生活的困境和掙扎,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羅曼羅蘭曾説: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在看清現實以後依然熱愛它。
故事的最後,霍爾頓再三回憶起這段流浪旅程,其中有折磨,也有甜蜜。
賽格林筆下的這個小英雄,看起來像是對世界屈服了,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他收穫了人生中最寶貴的信念。
這個小英雄看起來很普通,他帶着鴨舌帽,滿口髒話,吊兒郎當,但是他內心純善,心懷大愛。他也曾經歷了困惑,掙扎,擰巴,但他最後還是在往前走。
這個霍爾頓,也是生活中的每一個我們,面對生活的困境和掙扎,我們可以嘗試做麥田裏的守望者。
希望讀到這裏的你們,都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