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喪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兩個階段

周朝所謂八百年天下,讓後人十分感嘆其國祚長久。不過周朝的統治也十分不穩定,初期還是名副其實的天下共主,後來就是有名無實,再到最後連個空架子也沒了。這個過程是怎麼演變的呢?

周天子從有名有實的天下共主到有名無實的天下共主
周王室勢力的持續衰落是它開始失去有名有實共主地位的根源。
1、西周初年,大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地盤佔據天下1/3,相比於各大諸侯就是巨無霸。
西周初年,大周兩封天下70多位諸侯,以分封制度控制天下,各大諸侯自成一國。但大周並不傻,因為留給自己的直屬地盤佔據了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一。
大周的直屬地盤也叫王畿,西周初年有兩大王畿。渭水流域、經水流域、西洛水下游及漢水以北地區都在西王畿之內,大約包括現在陝西省渭南、商洛、漢中、咸陽、寶雞等幾個地區及甘肅省東部幾個縣。東王畿以成周洛邑為中心,向四周各伸展約三百里即為其邊界。
因此,兩大王畿的總面積大約為方千里,即100萬平方里。而秦並天下之時,國土面積約340萬平方公里。大周王畿獨佔天下1/3土地,而剩餘70多位諸侯分剩餘240萬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每一個諸侯不到4萬平方公里(齊楚晉等大諸侯除外)。

周朝喪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兩個階段
可以説,在西周初年,各大諸侯在實力上都遜色於西周王室。這便是西周時代,大周為有名有實的天下共主的根本。
2、王畿治理採用“畿內邦君”的制度,“邦君”對封地只有支配權,沒有所有權。
大周為了有效治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王畿之地,採取了在王畿之內封邦君的制度。也就是將王畿之地賜予臣子,擁有了封地的臣子變成為“邦君”。所謂邦君就是“王畿之內的諸侯”。這類諸侯有個特點,其官員均由大週中央政府任命,且封地的繼承也有大週中央政府隨時調整,邦君沒有自主決定權。
這種“畿內邦君”的制度介於封建和中央集權之間,能協助大周王室高效管理王畿。對於王畿之外的諸侯,大周王室沒有精力干涉太多,就只能讓他們自治。
西周初年對王畿內外的分封,實行兩種完全不同的制度安排,體現了大周王室精妙的政治智慧,也與當時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畢竟,在如此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之下,周王室要管理近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在是力不從心。不如自己佔據天下最肥沃的土地,然後將剩餘土地都分出去。
3、周王室的衰落就是從“畿內邦君”的制度的崩潰開始的。

西周到第四代君王昭王之時,南方的揚越各部佔據樂豐富的銅礦資源。在鐵器技術還沒有崛起之時,銅礦就是“核武儲備”。擁有了銅礦才能源源不斷生產兵器,維持龐大軍備武裝。

周朝喪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兩個階段
因此,為控制銅礦資源,昭王開始了三次親征南方的壯舉。但打仗這事極為耗費國力,比如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耗費了大隋國力,國內軍閥乘機起兵造反。而此時的大周也是如此,只不過搞事的是“畿內邦君”。
昭王三次親征南方導致國力不濟。很快,周王室對王畿的控制力開始減弱。而此時西方的犬戎又不斷騷擾邊界。大周開始顯現十分被動的局面。在王畿之內,周天子又要依靠邦君的財力支持才能維持統治。
此時,邦君們開始趁火打劫,以進貢為條件向王室談條件,要求封地的完全自治權,包括官員任免和自主繼承。於是,“畿內邦君”制度開始轉化為“完全封建”制度。西周的衰落自此開始。
但這種衰落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之後經過國人共和、平王東遷等一系列歷史事件的加速,王畿之地越來越小,周王室的實力越來越弱,最終成為了有名無實的天下共主。周天子從有名無實的天下共主到無名無實、身死國滅
東周開始,雖然周天子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但好歹也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但經過春秋戰國的洗禮和摧殘,周天子連名義上的共主地位也保不住了。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滅東周。周天子也就不存在了,“天下共主”也就隨風而逝了。
這裏就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對比:為什麼周天子就不能跟日本的天皇一樣,作為一種精神象徵一直傳下去呢?
因為,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而日本受神道教影響,將天皇人格神化,與“人”區別開來。無論日本國內發生什麼戰亂,天皇作為“神”,始終被供奉起來,地位安穩。
1、中國政治從來沒有被宗教影響,因此也就不可能像日本那樣,將周天子推到“神”的位置。

周朝喪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兩個階段
自《尚書》有記載始,古代中國的政治邏輯就是“民為邦本”。周公制《周禮》進一步提出“敬天保民”思想。這種將政權穩定與民心向背結合在一起的理論,貫穿整個中華古代史。因此,中國古代缺乏政教合一基礎,民心向背導致的改朝換代有非常強的合法性。
這也就解釋了“商代夏”、“周代商”的合法性問題。在這種大背景下,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因東周君與諸侯謀伐秦,秦相呂不韋率兵吞併東周於鞏。至此,東西兩週皆為秦所滅。
後世,儒家進一步將天意具象化為民意,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就完全與中國古代政治關聯在一起,不斷影響着社會方方面面。尤其是隋唐開科舉後,儒家思想進一步向政治滲透,成為不可缺少的部分。

儒家自始就對於鬼神之説避之不談,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對於政權更迭,儒家有一套“民心”説。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就是這個道理。在儒家看來,如果統治階級不得民心,那麼改朝換代是合乎邏輯的。故而,無論漢、唐、宋、明,雖然皇帝的血統不一樣,但都不乏大忠臣。這些忠臣,同受儒家思想薰陶,既效忠朝廷,又忠於儒家理論。

周朝喪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兩個階段
在中國,自上古時期開始,政權的更迭就有十分合法的理由,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儒教又將此思想進一步強化。即使佛教努力嘗試影響政治,也最終失敗。故而,自上古始,中國就無法形成宗教對政權的影響,更不用説政教合一了。
日本的神道教將天皇神化,“天皇為神後裔”的觀念深入人心。於是天皇被供奉起來,但也無法掌政治權力。其結果就是,手握政權的幕府如何更迭,都不影響天皇地位。
2、日本與中國不同,最早有記載的是神話史,天皇人格神化具備基礎。
日本最早的神話書籍《古事記》稱,日本天皇是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均在《古事記》中出現過。但神武天皇到仲哀天皇(共14位天皇)在歷史中是無法無法確認的。
歷史學家推測,應該是為了完成天皇從神到人的過渡而在《古事記》虛構出來的。日本這種將神話與歷史摻雜在一起的做法,很好解決了天皇人格如何神化的問題。此後,大部分日本民眾對於天皇為神的後裔的説法,深信不疑。
周天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實際上是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有名有實有名無實,這是從“畿內邦君”制度的崩潰開始的。第二階段從有名無實無名無實,這是由於中國政治沒有受到宗教影響,無法像日本一樣,將天子化為神明。故而改朝換代就毫無心理壓力,所謂“皇帝輪流坐,明天到我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69 字。

轉載請註明: 周朝喪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兩個階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