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findyi,作者系前360技術總監
如果把你的思維比做操作系統,那思維模型就是一個個App。
這些App會給你提供新的視角,快速幫你決策,提升你的工作效率。頂級的思維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並幫你避免失敗。
華爾街大VFarnam Street曾這樣描述思維模型:“思維模型是你大腦中用於做決策的工具箱。你擁有好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
回顧我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一些案例,比如高考最後四個月提分200多,再比如在職場的快速晉升。
我發現,正是因為正確使用了一些思維模型,才讓我事半功倍。
很多時候,正確的思維方式比努力重要100倍。
今天和大家分享,能讓你變得越來越厲害的7個思維模型。
— 1 —
刻意練習思維
我認為,所有思維模型裏面,刻意練習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原因無他:刻意練習是成為某項領域高手的最好方式。
大家初入職場,缺乏經驗和技能,往往都是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
不少同學很快進入舒適區,這種狀態很平靜也很安逸,卻是極大的陷阱。
簡單的工作重複做的時候,我們能否做得更優秀?
工作中能否觀察上級或者其他優秀同事的好的工作方法,並學習應用到自己的工作?
能否保持讀書學習的習慣?能否保持總結輸出的習慣?能否主動尋找高手來指導自己?
以上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刻意練習的實操方法。
職場無論是走管理序列還是專業序列,又或者換其他職業,都需要將刻意練習融入進來。
成為高手意味着你超過了大部分人,也意味着隨着時間消逝、年齡增長被淘汰的幾率變小。
刻意練習的要訣是:
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並進行步驟拆解,以此來引導練習。
保持專注: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
有效反饋:找到不足的地方,並進行思考(方法是自我總結、找高手指導、讀書學習等等)。
走出舒適區:始終在學習區不斷挑戰更高的難度。
扼住命運的咽喉,先從掌握刻意練習開始。
— 2 —
聚焦思維
我們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嗎?我們有自己的職場目標嗎?這些目標足夠聚焦嗎?
這些問題都決定了我們的成長速度和天花板。
講個巴菲特的小故事吧:
Mike Flint 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飛行員十年之久,還曾為美國四任總統開過飛機,但他在事業上依然有更多追求。
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討他的職業生涯目標時,巴菲特讓他去做這麼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讓 Flint 寫下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25個目標。
於是Flint花了一些時間把這些目標寫了下來。
然後,巴菲特讓他審視一下這個清單,然後圈出他認為最重要的5個。
Flint有了2個清單:一個是他認為自己職業生涯最重要的5個目標。
另一個是另外20個他也覺得比較重要的目標。
巴菲特問Flint:“你現在知道該怎麼做了麼?”
Flint回答道:“知道了。我現在會馬上開始着手實現這5個目標。至於另外20 個,並沒有那麼緊急,所以可以放在閒暇的時間去做,然後慢慢把它們實現。”
巴菲特聽完後説到:“不,Flint,你搞錯了。那些你並沒有圈出來的目標,不是你應該在閒暇時間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應該盡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應該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它們,不去花任何的時間和注意力在它們上面。”
從這個小故事,大家悟出了什麼?
那些真正聰明的人,都擁有“聚焦思維”。
因為想要的東西太多,但真正能實現的精力和時間卻有限。
專注才有力量,比起有所為,有所不為恐怕更重要。
在一個人的認知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如果有太多目標,那麼很可能哪個都無法完成。
這可能和芒格説的“Invert,always invert” 有相通之處。
放棄的那20個目標,其實也是你感興趣的或者有意義的,很容易找在這些目標上花費時間。
但它們消耗掉時間,轉移了注意力,又不能真正產出成果。
這種目標比看起來明顯就很愚蠢的事情更加危險。
— 3 —
金字塔思維
根據金字塔原理,將思想組織成金字塔結構,同時學會用金字塔結構去溝通:
金字塔原理中的三個核心思想是:
(1)先從答案和結論開始。
(2)分組總結你的支撐論點。
(3)有邏輯地對你的支撐論點進行排序。
在我們思考溝通中,應用金字塔原理非常重要。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同事,討論一個問題,先扒拉一大堆。然後再慢慢説出自己的看法和結論。
讓周圍的人都快聽暈了,還沒聽出個所以然。
這種思考溝通方式的危害極大,尤其是跟領導溝通,他們的時間和注意力都極其有限。
先把思想組織成金字塔結構,把答案和觀點快速擺出來,而不是慢慢揭示答案。
這樣有助於更快地得出結論,並且讓自己的想法順利傳導給其他人。
除了語言溝通,文字溝通同樣能遵循金字塔原理,也會讓你上一個台階。
比如寫週報、寫PPT、寫文章等等。
而這些,往往決定了我們的職場發展。
— 4 —
利他思維
舊文提過,人脈無比重要,並且人脈具備時間複利的特點。
很多年輕的朋友抱怨沒有人脈,身邊大佬都不搭理自己。
其實是因為他們不具備“利他思維”。
時刻利他才能長期利己。
不用説,人類的本質都是利己的。聖人的單純利他價值觀,咱都是俗人,崇拜下就可以了。
但人類社會很奇妙,特別講究等價交換,如果你不能做到不斷的利他,反而最終無法利己。
怎麼説?如果你沒有自身某些方面的價值,並把價值傳遞給其他人,幫助其他人,在這個等價交換的社會里,沒有人會理你,你也不會具備任何人脈。
而人脈資源,才是長期利己的根本保證。
換句話説,先讓自己具備價值,然後不計回報的先付出,才能在關鍵時刻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幫助,沒有人願意和上來就索取的人打交道。
將“利他思維”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輸出真正的價值給那些你能影響到的人。
這個時候,人脈時間的複利就悄悄發芽了。
當然,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及其有限。
因此時刻利他還有一個基礎:篩選真正值得幫助的人。
有個篩子交給大家:時刻利他需要避開那些把你的付出和幫助當作理所當然,甚至要求更多的人。
— 5 —
窄門思維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這個世界上,大家總喜歡選擇開始簡單的事情。雖然開始是“寬門”,但會發現,到後面競爭者擠滿了道路,寸步難行。
而另一些人,會選擇開始很難的事情,雖然開始是“窄門”,看上去荊棘密佈,但一旦披荊斬棘跨,海闊天空。
其實這個世界上,但凡真正有價值的事物,在獲得它之前,都需要去勇闖“窄門”。
關於“窄門思維”任正非説了這樣一句話:
“華為就是一隻大烏龜,二十多年來,只知爬呀爬,全然沒看見路兩旁的鮮花,不被各種所謂的風口所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
中途,華為做房地產本可以爆發。
中途,華為做互聯網本可以爆發。
中途,華為做資本運作本可以爆發。
但任正非從不為這些誘惑所動,他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技術之路。“要在技術上堅持自主創新。”
徐小平曾説過:
“當有兩件事擺在你面前,一件你輕鬆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從頭學習摸索,別猶豫,選那件難的。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每次都是那件更難的事情成就了更大的成果。
我身邊所有高手,都有一種‘舍易求難’的本能。”
堅持“窄門思維”,就是堅持做有價值,但是最難的事情。
這條道路非常艱難,人跡罕至,因為大家都懼怕迴避。
但是恰恰因為難,堅持到最後的人,就會變成真正的高手。
當你覺得選擇的路很艱難,很痛苦的時候,説明你正在成長,在走上坡路。
當你覺得選擇的路很容易,很輕鬆的時候,説明你正在熵增,在走下坡路。
前文也寫過一篇:真正驅動你變強的是焦慮和痛苦!
要有窄門思維,特別是年輕的時候,不要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舒服。
年輕時選擇走窄門,是我們一生回報最高的投資。
— 6 —
成長思維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很優秀的人,會發現他怎麼什麼都會,做什麼都可以有成就。
原因很簡單,他在不斷高速自我進化。
終身成長進化的人,首先需要擁有成長心態,而不是固定心態。
曾經,我也是個固定心態者,看見比自己強的人總傾向於認為他們有更好的天賦或者能力。
帶團隊,遇見下屬犯的錯,第一個想法就是:天賦或能力有問題。那時特別喜歡給別人和自己打各種標籤。
最近兩年不少看不上的下屬已經取得突破成為業內大牛,再看看自己好多年沒有突破了。開始頓悟,哪有什麼天賦,都是一步步突破才獲得的能力。
人最大的障礙就是自己,這個障礙不是身體,而是思維。
改造思維的關鍵是擁有成長思維,「原則」裏有一句話非常精彩:要麼進化,要麼去死。
進化是宇宙中最強大的規律,它驅動着一切,改變着一切。我們要相信這個原理!
再談談團隊的進化,互聯網好的團隊大概率是一支學習成長型團隊。
特別是創業公司,創業本質上是面對不確定的危險世界,只有不設邊界成長的團隊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團隊進化速度取決於管理者,天花板也取決於管理者。做管理尤其要不設邊界的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帶出真正優秀能取得業績的團隊。
保持高速自我進化,對我們很重要!
— 7 —
系統思維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我們如何快速看透事物本質?
答案是訓練“系統思維”,這個世界的所有事物背後都對應着一個系統。
洞察系統的運行規律,就是掌握事物本質!
任何系統都可以進一步拆解為多個「要素」,及要素之間的「連接方式」,在這個定義中,有兩個關鍵詞:
1)要素
2)連接方式
比如,一台複雜的電腦,包括主板、顯示器、鼠標、cpu、內存、硬盤、等等組件和零件。
這些組件和零件就是「要素」,而這些組件和零件如何銜接,如何搭配讓電腦這個系統運轉起來,這裏的銜接方式,搭配方式就是「連接方式」。
將複雜系統拆解為窮盡的要素,並找到要素和要素之間的「連接方式」。深入理解「要素」之間的連接方式。
我們往往容易看見整體,容易看見要素卻常常忽略他們的「連接方式」。
而解決問題的方式常常隱藏在「連接方式」裏。
洞悉系統和連接方式需要以下四個問題:
1)你能夠識別出各個要素嗎
2)這些要素相互之間有連接方式嗎,是怎麼連接起來的?
3)這些要素單獨作用時產生的影響和它們通過連接方式整合在一起時產生的影響有所不同嗎?
4)當環境改變了,要素和連接關係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這四個問題的答案,代表着你對複雜系統的真正洞察。
寫在最後
以上7個能讓你變得更厲害,甚至脱胎換骨的思維模型,就説完了。
這個世界哪有什麼天才,哪有什麼天賦異稟的人。
有的只不過是學會深度思考,不斷迭代自身思維模型的人。
那些大佬們,和我們的差距遠沒有想象中的大。
無非是頓悟之後,每一天的努力積累。
讀者羣很多人問洋哥:如何複製你的經歷呢。
我想説:我依然在絕望之谷苦苦探索,但我相信只要用正確的方法論去堅持,遲早能進入開悟之坡。
這裏面不斷積累頂級的思維模型,且在工作生活中熟練應用,至關重要!
我是findyi,一名互聯網的創業者,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越多。
我們,下期見~
作者簡介:前土豆教育CTO,前噠噠少兒技術VP兼事業部總經理,前360技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