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某某的名字曾出現在廣東茂名化州市青鳥實驗學校官微,目前已被刪除。截圖來自微信公眾號
日前,網絡上一則涉高考消息引起公眾關注。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在廣東茂名化州市青鳥實驗學校的官微推文中,2022年高考生“全某某”以694分考得茂名市第一名。但隨後,網友便發現該考生與2020年在湛江市北大附屬實驗學校讀書並被北京大學錄取的“全某某”同名;除此之外,同樣的名字還出現在河北衡水中學實驗學校2020年12月的官微推文中,疑為同一人。
同樣一個考生名字,連續三年出現在省內外不同學校的宣傳推文中,甚至2020年被北京大學錄取、今年又成為茂名市高考第一名,不禁讓人疑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該考生為復讀生,那多次復讀是考生的權利,民辦學校招收復讀生也符合規定,但需要注意高分復讀,是否正在成為生意?對此,需要有關部門啓動調查,回應輿論關切。
而且,民辦學校製作高考喜報,宣傳高分學生,本身也是違規行為。教育部曾多次嚴禁以任何形式公佈、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但是,總有一些學校、機構會把高分生作為學校宣傳辦學業績,進行招生的“賣點”。對於民辦學校來説,更是如此。
近年來,高分復讀現象引人注目,除了考生本身想考出更高分數進名校之外,就在於一些民辦學校、復讀機構推波助瀾,用高額獎學金吸引高分生反覆復讀,導致有的考生成為高考“考霸”。
在此事件中,如果查證“全某某”就是同一人,那他就可能屬於反覆參加高考的“考霸”。鼓勵高分復讀,用復讀高分生打造學校的辦學業績,是短視的急功近利,同時也會扭曲學生的價值觀,助推唯分數論。
▲考生排隊進入北京市陳經綸中學考點。圖/新華社
由於是復讀生,復讀生選擇怎樣的復讀方式、復讀地點,都是復讀生的權利,因此有的民辦學校和復讀機構就面向全國招生,還與公辦學校進行生源合作。
而復讀生考出高分後,民辦機構、復讀機構就拿來做宣傳,復讀生原來所在高中學校也可能拿來做宣傳。因此,治理高分復讀,在加強對考生高考資格審核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
具體而言,就是在高考招生中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在用人單位中扭轉唯學歷、唯名校導向,尤其是第一學歷歧視。高分復讀中,有極少數盯着高額獎金反覆復讀的“考霸”,更多的是為了進更好的大學而復讀,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唯學歷、唯名校用人導向。
高分復讀,而且是不受限制地選擇民辦學校、復讀機構,無疑會加劇高考競爭,進一步刺激唯分數論。教育評價改革應把高分復讀作為一項重要的檢驗指標,避免出現高考“考霸”現象,甚至是讓“職業考生”成了一門“生意”。
撰文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