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2月21日召開“辦實事 見實效”系列新聞發佈會,本場圍繞“雙減”工作情況介紹“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會上介紹,教育部已建立直通20萬所義務教育學校的“雙減”工作直報平台,通過學校直報、雙週通報、每月調度、社會監督等方式,推動地方教育部門、中小學校認真落實“雙減”任務。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新學期開學以來,各地各校堅持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聚焦做好校內減負提質,創新工作思路,細化落實舉措,廣大校長教師積極作為、辛勤奉獻,推動“雙減”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各地各校普遍(99%以上)制訂了比較完善的作業管理辦法,建立了作業公示制度,學校作業總量和時長調控基本達到了規定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的學生佔比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不少地方通過制訂分學科作業設計指南、開展作業設計大賽和優質作業展示交流活動,着力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問題得到初步解決。99.6%的學生家長反映,本學期教師沒有再給家長佈置作業或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課後服務方面,各地各校“一校一案”制訂了課後服務方案,普遍開展了課後服務,基本實現了“5+2”全覆蓋,課後服務項目質量有效提升。據直報平台摸底調查,有92.7%的學校開展了文藝體育類活動,88.3%的學校開展了閲讀類活動,87.3%學校開展了科普、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課後服務吸引力顯著增強。根據家長需要,各地各校還普遍提供了延時託管服務;此外,有2.1萬所學校積極探索開展了暑期託管服務,有302.6萬名學生參加暑期託管。
呂玉剛介紹,學校落實“雙減”的工作得到了廣大家長、社會的普遍歡迎和好評。國家統計局在秋季開學後的專題調查顯示,校內減負成效初顯,作業負擔明顯減輕,73%的家長表示孩子完成書面作業時間比“雙減”前明顯減少,85.4%的家長對學校課後服務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