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不能完全理解,高中生也常錯的中學物理題!中考高考都常考!
這是一種必須利用高中物理動力學知識才能夠真正解釋清楚的中學物理題,初中生由於還沒有學習加速度和牛頓第二定律,所以無法真正深刻理解,只能定性的分析解釋。而有不少高中生由於常常疏於理論分析(運動分析和受力分析)、在想當然的情況下也常犯錯。
這類中學物理題就是常見的"蹦極"和"蹦牀"類問題。
此類題不簡單, 我們先看一下下面這道中考物理“蹦極”題:
從初中物理定性分析:
在人下落過程中,在橡皮繩還沒有被拉直時,人的一部分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當橡皮繩被拉伸後,人的一部分動能和一部分重力勢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到達最低點時,重力勢能為零,人的速度為零,所以動能也為零,即人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橡皮繩的彈性勢能,所以在最低點彈性勢能最大。故本題選D。
如果從高中物理的角度來理解,則必須分析每個階段的速度、加速度、受力情況。可以把蹦極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兩個特殊位置”。即:
1.橡皮繩沒有拉直前的自由落體階段:此階段,人只受重力G,做加速度為g的加速運動,速度一直增大,故動能一直增大,重力勢能一直減小。
2.橡皮繩剛好拉直的位置:此位置,由於橡皮繩沒有發生形變,故橡皮繩產生的彈力為零,人依然只受重力G,所以加速度仍然為g,速度依然要繼續增大,所以此位置不是速度最大的位置!
3.橡皮繩拉直後一直到受力平衡之前的階段:此階段,人受到向上的彈力以及豎直向下的重力,但是由於重力大於彈力,所以合力向下,加速度向下,故做加速運動,速度繼續增大,故動能繼續增大,重力勢能繼續減小。由於橡皮繩的形變量一直增大,故橡皮繩的彈性勢能一直增大。
4.重力和彈力大小相等的位置:即受力平衡的位置,此時加速度為零,由於此前一直加速,而此後要減速,故此位置為人速度最大的位置!也就是動能最大的位置!
5.橡皮繩受力平衡之後到最低部階段:此階段,人受到向上的彈力大於豎直向下的重力,所以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而速度依然向下,故做減速運動,速度一直減小直到零。所以動能在減小,重力勢能也減小。由於橡皮繩的形變量依然在增大,故橡皮繩的彈性勢能依然在增大。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人與橡皮繩組成的系統”的幾個特殊位置:
一、重力勢能最大位置:最高點!
二、動能最大位置:重力與彈力相等的位置!即受力平衡的位置!
三、彈性勢能最大位置:最低點!
如果不計任何阻力,則系統的機械能守恆,只有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三者的相互轉化!
所以,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一直在減小、動能先增大後減小、彈性勢能一開始為零後來一直增大!並且最高點的重力勢能等於最低點的彈性勢能!
當我們掌握了以上規律,所以此類蹦極題都迎刃而解!其餘的蹦牀等都應該觸類旁通了!
按照以上思路,請試一試下面這幾道中考物理題吧:
中學生朋友們,下個月就要開始高考了,高考完了就是中考,祝願每一位緊張複習的中考生們如願以償,美夢成真。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