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相王以後,齊國對魏國停止了進攻,但西邊的秦國卻並不由此而停止攻魏。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力大增,魏國則是阻擋它進一步向東發展的一道屏障,所以秦視魏為“腹心疾”,因而不停地攻魏。
公元前333年,魏國為了與秦結好,把陰晉(今陝西華縣)獻給秦,秦把它改名為寧秦。在齊、秦夾縫中的魏國,以自身的力量顯然不能抗擊秦國的進攻。為了抵抗秦國(也為了防備齊國),魏國必須爭取韓國。魏惠王為拉攏韓國而尊韓威侯為王,即韓宣惠王。
韓國的國力在七雄中是較弱的,魏國雖然拉攏了韓國,並未能在對抗齊、秦、楚的勢力中使自己地位增強。
同年,趙武靈王即位,魏惠王帶着太子嗣,韓宣王也帶着太子倉到趙國,在信宮朝見新王,目的是結三晉之好。
在秦國張儀為秦相後倡導連橫策略,與齊、楚的大臣在齧桑(今江蘇省沛縣)相會,目的是聯絡齊、楚,以便向魏國進攻。
在這種形勢下,公孫衍建議魏王廣結與國。魏惠王採納這一建議,於是在魏惠王后元十二年約集韓、趙、燕、中山5國稱王,且5國相互承認為王。自此,戰國七大國到此時已全部稱王,這就是戰國中期的"五國相王"事件,該事件標誌着周朝天子權威的徹底消失。
“五國相王”是魏國的一大勝利,齊國擔心魏國憑藉這一聯盟勢力對本國不利,於是加以破壞。
秦國的東向擴張和張儀的連橫策略,嚴重威脅到東方各國。於是魏王行“合縱”之策,魏、趙、韓、燕、楚五國共推楚懷王為縱長,組織聯軍進攻秦國。
但聯軍因各有所圖,步調不一。楚、燕兩國暫時受秦威脅不大,態度消極。只有魏、趙、韓三國軍隊與秦軍交戰,最後被秦軍擊敗。
聯軍向東撤退,秦遣庶長樗裏疾率軍出函谷關反擊韓、趙、魏三國聯軍,於修魚大敗聯軍,斬殺其主力魏軍8.2萬人,殘餘魏軍潰逃。關東諸國大為震恐,這就是“函谷關之戰”。
秦擊敗三國,隨後,迫使韓國屈服,干涉魏的內政,令公子政為太子。這一役“五國伐秦”雖然失敗了,但是聲勢是曾烜赫一時的。公孫衍和張儀同時,一縱一橫,其聲勢都足以傾動天下。
合縱連橫的實質是戰國時期的各大國為拉攏與國而進行的外交、軍事鬥爭。合縱的目的在於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併;
連橫的目的在於事奉一個強國以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和擴展土地的目的。因此兩大陣營的各國有的一直在變換陣營。
打敗了五國伐秦後,秦暫時注意擴充後方,公元前316年,滅巴、蜀,獲取了天府之國,對日後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齊國在東方,也乘燕國內亂,於公元前314年,齊宣王出兵干涉,僅50天就攻下了燕國國都。但由於過於強暴,遭到燕國人民反對,只得從燕退出。又和楚結盟,互相支援,加強了齊和秦爭雄的力量。
公元前298年,齊約韓、魏合縱攻秦,趙、宋與秦聯合,但趙、宋沒有幫助秦國,齊韓魏經三年奮戰攻入秦函谷關,迫使秦割地給韓、魏請和。
就在齊、秦爭鬥時,趙國得到發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滅中山國,成為齊、秦爭奪土地的對手。為了對付趙國,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與齊閔王決定同時稱東、西帝,並準備聯合五國攻趙,三分趙國,約定了出兵日期。
但這一計劃被蘇秦破壞,蘇秦勸齊主動去帝號,用以孤立秦,拉各國反秦,以便乘機滅宋。齊閔王採納了這一建議,聯名燕、韓、趙、魏等國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廢帝請服,退還所攻佔的趙、魏部分土地。
公元前286年,齊閔王滅宋(宋偃王當政),勢力大振,引起三晉和楚的不安,秦乘機約各國攻齊。
公元前284年,樂毅統率燕、秦、韓、趙、魏五國軍隊攻齊,佔領了大部分土地,攻克齊國70餘城,齊閔王被楚軍殺死。後來因燕昭王死,惠王立,疑樂毅,用騎劼,齊國將軍田單用火牛陣破燕軍,恢復各國。但齊國受損失太大,從此一蹶不振,秦、齊對峙的局面就此打破。
最終,由於六國集團各自心懷鬼胎,時刻把自家利益擺在首位,導致連橫的一方取得了勝利。儘管如此,強大的秦國,也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敢小視六國的合縱,從一定程度上對抗了強秦吞併六國的野心。
以史為鑑,合縱需要團結,連橫需要發展。即:合縱的各方,必須要懂得放棄,運用“捨得”這種精神,大舍才有大得,不捨永遠不得;而連橫的一方,必須要知道在與別人合作的同時,不斷深度發掘自身的潛能,強大自我。
合縱連橫的鬥爭適應了戰國形勢發展的需要,對各國政治產生了很大影響,其歷史作用告訴我們:當力量薄弱的時候,應該尋找同盟共同對付對手,但是如果同盟之間的立場不堅定,對手很容易就能找出破綻,各個擊破,這就是團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