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手的知識寬度和深度遠超常人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經典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田志剛 來源|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

1

知識結構,學習的寬度

我覺得第一個是知識結構上的差異。

因為要解決各種更復雜、困難的問題,頂尖水平的人學習知識的領域遠遠超過我們普通人的想象。所以,許多時候你會發現真正的專家一點也不專,他們掌握知識的範圍要比新手和勝任者大很多,他們掌握的內容遠遠超過普通意義上認識的一個領域的知識內容。

陸奇在《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工程師》演講中提到過:

“做Computer science的,如果只學Computer science,不去學一些其他的行業,肯定不夠。我舉個例子,經濟學必須要學。為什麼這樣講?Computer science它有個很大的限制,他是假定你有輸入以後有輸出,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它的好處,但有它的限制性。”

還説“如果把深度學習真的要想徹底,必須把物理重學一遍,把生物學看一遍,再把進化論再看一遍。因為深度學習跟這些東西完全相關,自己肯定想不清楚,要徹底想清楚,必須學。

另外,學產品,我以前跟所有的工程師都講,如果不懂產品,你不可能成為一個最好的工程師。真正要做世界一流的工程師不光要懂產品,還要懂整個商業,懂生態。因為你的工作的責任,是能夠看到將來,把技術展望到將來的需求,把平台、把開發流程、把你的團隊為將來做準備。所以學習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可以看出來,要成為工程師,必須懂產品、懂商業、懂生態......

所以在《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的書裏面我也提到過,真正專家牛的地方是“功夫在詩外”,一個僅僅掌握知識管理理論的人一定成不成了知識管理的專家,一個僅僅學營銷的人也成不了營銷的高手。

各領域的專家所需的知識結構遠遠超過你入門時候的想象,所以個人在低層次的時候很難知道自己除了傳統專業內的認知以外還該學什麼,一個建議是以下兩部分是必須掌握的:

知識員工最普遍性需求的知識:譬如關於知識的知識、關於項目的知識、關於表達(語言和文字)的知識等,這些是你無論做任何崗位都需要用到的內容,也是必須掌握的。

關於人的知識:這個人包括外部的客户、包括你服務機構內部的協作所需要的知識等。前面文章中舉過例子,剛通過司法考試的實習律師很可能對於法條的記憶超過資深律師,但資深律師之所以更牛的是他們更理解委託客户的需求、更理解法官對於案件的審判尺度和考慮因素等,這些都是關於人的知識。不僅律師是這樣子,工程師也是、銷售人員也是如此。

合理的知識結構除了高手願意告訴你以外,更多的需要基於需求去學:因為要解決問題,用到的內容你不會,然後你就要去主動掌握。另一個就是上面2種,普遍性需求的、關於人的知識,當不知道學什麼的時候,你需要持續性下功夫去研究學習這些內容,總會長進。

2

知識層次,學習的深度

另一個高手和新手在知識上的差異,就是掌握知識的層次性上。

認知心理學的實驗發現,物理學教授和物理學大一的學生,對於基礎物理學的掌握上,大學教授是從高層次的概念開始的,例如從能量守恆定律到質量、速度和加速度等內容,而學生的記憶力則更多是細節。

新手這樣記憶

專家的記憶

所以即便是同樣內容的知識,高手們掌握的更加深入,他們的知識體系抽象度更高,而新手則相反。

類似於新手記住了大量的蘋果、梨子、葡萄、西瓜等內容,而高手則記住的是水果(蘋果、梨子等屬於水果)甚至食物(食物是水果的更上一級概念)。

這是一個區別,另一個區別則是咱們之前提到過的,高手掌握了很多情境知識,他們知道知識在什麼場景下可以使用,什麼場景下不該用,他們將適用知識的場境進行了建模,能夠通過幾個線索推導出利用的知識內容。

最明顯的例子是在學校讀書的孩子們,大部分孩子都能將書上的概念、定力定律記下來,但在做題的時候、考試的時候就顯出了水平的差異,這個差異來自於哪裏呢?

學習好的孩子看到考題的時候,能從考題給定的顯性條件和解題的目標(寫出來的)聯想到其潛台詞,這個時候他看這個題目的時候,已知條件就比普通孩子多很多,其解題目標的轉化方式也會很多,因而就很容易做出來。

顯性條件、潛台詞進一步形成了模式,學習好的孩子就是能快速識別這些模式,然後找到解題對策。而學習差一些的小孩,就是無法識別這些給定條件的潛在詞、更沒有建立相應的模式,所以做題比較慢或者做不出來。

成人裏面的高手和專家掌握的知識跟學習好的孩子有類似的地方!

另一個是高手因為掌握許多框架、模型類知識,所以他們眼睛裏面有解決問題的全貌,能夠判斷問題和事物的輕重緩急,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選擇最重要的問題,而欠缺這些知識的人就容易糾結於某個點和片段,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作者田志剛。您可通過微信號:511956894 與他聯繫或加入他的【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