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別嚴重,對人類後代的影響特別大。今天盤點歷史上影響最嚴重的幾次大瘟疫。
第一、歐洲黑死病(1347 - 1353)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説,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刻。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羅巴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至少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其中歐洲的死亡人數為2500萬到5000萬。
黑死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説,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那個年代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
這場大瘟疫起源於中亞,1347年由十字軍帶回歐洲,首先從意大利蔓延到西歐,而後北歐、波羅的海地區再到俄羅斯,以國家而論,在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其中佛羅倫薩80%的人因為黑死病死掉。
大瘟疫引起了大饑荒,盜賊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極度沉重的打擊;當時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迫害猶太人的浪潮,理由是猶太人到處流動傳播瘟病並四處投毒。在美因茨1.2萬猶太人被作為瘟疫的傳播者而活活燒死,在斯特拉斯堡城內殺掉了1.6萬猶太人,歐洲每次出事都要怪罪猶太人。
歐洲中世紀野蠻落後極了,在黑死病肆虐的時代,歐洲人認為貓是瘟疫的傳播者。後來將女巫的視為貓的化身或被邪靈附體,凡是被人指稱是女巫(或稱巫婆)的人,無論是真是假,都相繼遭到逮捕,經過殘酷的拷問逼供之後,再以火刑當眾處死。比起歐洲當時中國確實是禮儀之邦,不敢説物質文明領先多少,最起碼精神文明絕對領先歐洲
在親歷者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佛羅倫薩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裏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裏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歐洲人不解,上帝究竟為什麼要如此殘酷的懲罰歐洲人?但由於黑死病極大的衝擊了歐洲原來舊勢力的威信,反而成為歐洲社會轉型和發展的一個契機。原來看起來非常艱難的社會轉型,因為黑死病而突然變得順暢了。黑死病過後歐洲開始了文藝復興
儘管鼠疫在現在已容易控制,但是歷史慘劇在人們心中留下的陰影卻難以消除,鼠疫被視為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疾病。
二、滅絕印第安人的天花
被史學家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的事件,不是靠槍炮實現的,而是靠天花實現的。15世紀末,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時,這裏居住約3000萬原住民,約100年後,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萬人。
有研究者指出,歐洲人故意把天花患者用過的毯子和盤子送給了印第安人。隨後,瘟疫肆虐,由歐洲傳來的腮腺炎、麻疹、霍亂、和黃熱病等病也接踵而至,這些早已被歐洲人適應的疾病對印第安人來説卻極具殺傷力。
1521年,當西班牙的軍隊再次圍攻阿茲特克人的首都時,他們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進攻一次次被擊退。受到重創的西班牙人原以為阿茲特克人會趁機發動致命反擊,但是城堡裏的軍隊卻遲遲不見有什麼動作。這給了西班牙人喘息的時間,8月21日,他們發動了新的攻勢,卻並沒有遇到任何反抗。當攻入城堡後情形讓他們自己也難以置信:死屍遍地,到處瀰漫着腐屍的氣味,比西班牙軍隊更致命的力量已經橫掃過這個城市,那就是瘟疫。
當西班牙人在16世紀20年代抵達秘魯時,這裏的印加文明已經遭遇上了天花的重創,整個王室幾乎都被瘟疫奪去了生命。而新的王位之爭將整個國家一分為二,再加上對馬和火器的迷信恐懼,這才使得西班牙人有可乘之機,180人便征服了半個南美大陸。
18世紀70年代,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發現了牛痘,人類終於能夠抵禦天花病毒。
如果沒有天花,西方人還是會征服美洲,但遭遇的抵抗絕對會強烈很多,不可能靠2000多人的探險隊就征服美洲,16世紀對印第安人的病毒襲擊,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生化戰爭,也是歐洲歷史最黑暗的一面
三、明末的瘟疫
明末的旱災、瘟疫和戰爭是同時出現的。明末北方連年大旱,糧食產量鋭減。一旦發生饑荒,老鼠吃不飽,會導致體質變弱,這時它們身上帶的病毒會格外多,乾旱使鼠洞內温度相對升高,又促進了鼠疫桿菌的繁殖。受了旱災的饑民們,到處找老鼠吃,刨鼠洞裏的糧食充飢。可以想見,這時人體就會染上鼠疫病菌。
而災民們也會四散逃荒,使得瘟疫也隨之四處擴散,而像北京這樣的都城,一旦感染瘟疫,又會隨着它向外輻射的條條官道,把病菌傳到帝國的四面八方。
1644年,一年中北京出現了三個皇帝,北京人有至少30%人口被鼠疫奪去生命。而據曹樹基估計,崇禎年間,山西、直隸、河南三省疫死人口,要佔到這三個省總人口的40%。神州大地生靈塗炭,盜賊四起,十室九空,赤地千里,病體纏身——這就是明朝末年的情形
如果沒有戰事,或許明朝還可以集中精力去應付災荒。但明王朝末年的時候,明王朝面對滿洲八旗無力出關清剿,只能打造城牆防禦。為了應付遼東防務的沉重負擔,於是加緊對社會攤派税賦,這又導致社會矛盾激化,激起一輪又一輪的民變,惡性循環。農民戰爭,又導致災荒和疫病的後果成倍擴大,無法收拾。最終明王朝崩潰了
李自成大軍進京後也感染了鼠疫,自然戰鬥力大減,當然打不過清兵,儘管其數量遠低於闖軍。並且闖軍因此成了鼠疫傳染源,文獻記載“賊過處皆大疫”。如果沒有瘟疫,李自成不可能那麼輕易被多爾袞擊敗的,闖軍的戰鬥力比關寧鐵騎還要強。
明末的情形,崇禎即使逃到了南方也很難支撐,蘇州縣誌記載,明末蘇州23萬户僅剩5萬户;崇禎在位17年,瘟疫饑荒橫行15年,明朝人口死了近一半。靠這樣的實力怎麼抵抗,更別提湖北四川兩大上游防線還不在明軍手裏,這和南宋的情況完全不同。
何況崇禎本人意氣用事,剛愎自用,殺人如麻,生性多疑,不知變通。孫傳庭在大獄裏不知道外面的情況,説5000人打敗李自成,崇禎給了5000老弱幼的新兵,孫到了一看才發現李自成早不是當年的李自成了,要加兵,崇禎不給就用5000人打,打不贏砍了你,結果孫戰死崇禎卻認為他詐死潛逃,不給撫卹。這樣的皇帝你給他賣命?
明末這種情況只能等得病的人都死了,多餘吃飯的人也都死了,才能恢復社會秩序
曹樹基認為,明末的瘟疫僅山西和直隸河南三省病死的人數,就超過1200萬
四、結束一戰的上帝之手 —西班牙大流感
“西班牙大流感”,是20世紀人類的噩夢。1918年3月,“西班牙大流感”首先爆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在一年之內席捲全球,患病人數超過5億,死亡人數超過4000萬,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4倍。
1918年3月11日午餐前,美國芬斯頓軍營的一位士兵感到發燒和頭疼,就去部隊的醫院看病,醫生認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隨後歐洲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為什麼這場瘟疫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傳播如此之遠?這到現在都是個未解之謎。比如,在遙遠得看似不可能受到影響的愛斯基摩人的村莊,很多成年人和孩子也被這次 瘟疫奪去了生命。據後來的估計,這場瘟疫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了4000 萬 人——僅印度就有超過2000 萬人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的辨認過,來的兇猛,去的突然。
由於正值戰時各國為了穩定軍心,都對流感含糊其辭,而西班牙十分誠實的爆出本國爆發了大流感,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至於在西班牙則稱此為法國大流感。
此次流感在接近5月底時到達上海。一名觀察員説:“它如海嘯一般席捲全國。”而重慶受災最嚴重,中國只有台灣有比較精確的數字統計,約4萬人因流感死亡,日本有約60萬人因流感死亡,法國有超過55萬人死亡,德國也有約60萬人因流感死亡。
諷刺且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幾乎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同時,這次大流感也偃旗息鼓了。一切就好像是人類被上了一課,目的是讓人類知道,誰才是真正掌握生殺大權的存在。在人類的歷史中,從來沒有任何一次瘟疫能夠帶來如此之快的死亡衝擊,連西班牙國王也染病。雖然黑死病和查士丁尼大瘟疫導致的死亡人數也很多,但卻用了多年的時間才趕上西班牙大流感一年的“成果”。
因為流感率先在美國和英法肆虐,德國人相信這是上帝在幫德國,德國有機會可以體面的結束戰爭。10月1日,德國皇帝在吃午餐時表示,他相信流感會削弱協約國軍隊的實力, 而他的軍隊因為有了準備則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協約國將因流感而失去攻入德國本土的能力,德國可以體面的議和,並且收下東歐的大量領土。但是,不久之後,西線數千感染流感病毒的德國士兵以及從柏林運出的一排排棺材,打破了德國皇帝最後的幻想。
德國很快就面臨着跟協約國一樣的麻煩。10月17日,魯登道夫承認了流感在德軍前線的肆虐。他認為,流感的致命性是源於士兵們的勞累——“一個勞累的人比一個精力充沛的人更容易患病”。當這次流感結束時,約60萬德國軍民因流感喪生。
在將軍們看來,流感對作戰能力的影響要比死亡更加嚴重。死了就是死了,死人雖然沒什麼用處,但至少不礙事。而流感會讓一個健康的人變得神智混亂,照顧他們需要調遣很多健康人員。對於前線的隊伍來説,沒有什麼比一個發燒的隊友更讓人不安的了,德軍的士氣一落千丈,不得不在死亡的陰影下放棄了抵抗。德國終於投降了。
美國軍隊受災最嚴重,5個士兵之中就有1個是被流感病毒打倒的,但他們並沒有被統計到陣亡人數里,很多人剛到歐洲就進了醫院。鑑於瘟疫肆虐,10月和11月的軍事行動草案都被取消了。到了10月中旬,隨着更多的部隊前往歐洲戰場,美國的士兵儲量日益枯竭。美國因此次流感共有約130萬人喪生,幾乎是歷次戰爭美軍死亡人數的總和。
五、太平天國大瘟疫
1855年中國西南地區首先發生了大型鼠疫,這被認為是世界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前奏。在雲南19世紀50-70年代期間,大約有五百萬人疫死,鼠疫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19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瘟疫,戰爭,黃河氾濫的多重打擊下中國歷史進入了最悲慘的時代,人口損失過億。
奇蹟的是清王朝在瘟疫,太平軍,陝甘動亂,英法聯軍,黃河改道(從江蘇入海改到了山東)的多重打擊之下居然挺過來了。咸豐被這麼多事活活給氣死了,憑啥老子要操這麼多心。
戰爭使戰民眾喪失最低的生活條件,以致身體抵抗力減弱,病原體侵襲機會增多。加之軍隊攜帶病菌,四處征戰,因戰亂和黃河改道形成的流民,也四處流竄,造成傳染病的廣泛流行,民眾得病的死亡率超過平時數倍。曹樹基認為戰爭中江南一帶損失人口的70%死於瘟疫,而不是刀兵。在以後的著作中,他援引徽州和寧國縣誌的資料,多次強調同一觀點。
李玉尚和曹樹基推論:19世紀中葉,中國雲南瘟疫、西北動亂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太平天國戰爭,以及戰爭中的瘟疫、饑荒,造成了中國約1億人口的死亡。從雲南、皖南的情況看,死亡人口的大部分死於瘟疫,而非其它原因。
中國歷史的饑荒,戰亂,瘟疫一般都是同時發生的,然後中國人口就會鋭減,在休養生息恢復,然後盛世,然後再饑荒瘟疫,這是一種循環。
六、終結羅馬人夢想的——查士丁尼瘟疫(541-580)
此次鼠疫開始於公元541年,最初先在羅馬帝國的埃及爆發,接着迅速傳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帝國其他地區,使軍隊戰鬥力大減。君士坦丁堡 40%的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亡。羅馬帝國1/4人口死於鼠疫。
西羅馬滅亡後,雄距東部的拜占庭歷代皇帝就一直以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人自居,一直試圖收復失地,重新統一羅馬帝國,再現往日的輝煌。到公元6世紀時,一代雄主查士丁尼決定採取行動實現這一夢想。於是,查士丁尼於公元533年發動了對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戰爭。然而就在他橫掃北非、征服意大利,即將重現羅馬帝國輝煌的時候,一場空前規模的瘟疫卻不期而至,使東羅馬帝國的中興之夢變為泡影。因為鼠疫,勞動力,糧食和財政收入,兵源鋭減,在這些的打擊下,前線軍隊的戰鬥力大減,進攻陷入了停滯。
在鼠疫期間,查士丁尼本人也突然身染此病,帝國前線的將軍們聽説皇帝病了,全然忘記了對皇帝的莊嚴承諾與誓言,基於羅馬帝國軍隊隨意處置皇帝的慣性,準備換掉皇帝,追隨者與反對者都露出了真實的面目。在這關鍵時機,查士丁尼的病又突然痊癒了,就像沒有人知道皇帝的病是如何發作的一樣,反叛者隨後受到了嚴厲處罰。
多少年來,東羅馬帝國的皇帝都以收復西羅馬帝國的失地作為自己崇高的歷史責任。這場瘟疫來得真不是時候,讓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西望羅馬城,多年的夢想就在眼前了,沒想到一場疾病了斷了所有的輝煌與榮譽。這次鼠疫引起的饑荒和內亂,徹底粉碎了查士丁尼的雄心,使東羅馬帝國元氣大傷,為日後阿拉伯人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七、東漢末年大瘟疫
在東漢末期的數十年間,大瘟疫連綿不斷,其死亡人數之多,簡直無從統計。東漢末年短短三十年間,有明確記載的全國性大瘟疫共有十二次。在瘟疫流行期間,舉家死亡的比比皆是,十分悽慘。在曾經繁華的中原地區,一度出現了這樣的慘狀:“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曹植《説疫氣》)
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也曾悲痛地回憶道,他的家族本來人口眾多,達兩百餘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間,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死去了,而其中又有七成是死於傷寒。在東漢王朝的首都洛陽地區,瘟疫竟奪去了一大半人的生命。再加上當時這裏不斷髮生戰亂,繁華的中原地區陷入極為恐怖的狀態,穿越到東漢末年的各位一定要備足藥。
中國古代的名醫華佗、張仲景,都誕生於這次瘟疫之中,留下了大量的可靠資料。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竟有四人因疫情而死。眼看着好友一個個死去,曹丕後來沉痛地回憶道: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
打爛了東漢的黃巾大起義,也是因為這場瘟疫而爆發的,起義領袖張角靠施符水,問鬼神,為人治病,在重疫區冀州籠絡了幾十萬民眾,建立了龐大的地下武裝。然而,張角本人也未能倖免,起義爆發後不久,就因病而亡,估計跟瘟疫也脱不了干係!
這場瘟疫從東漢中後期大爆發,一直持續到了三國時期,造成中原疫病流行,人口大量死亡,赤地千里,白骨蔽野,未死的人大量逃亡遼東、西涼和南方等非疫區,造成中原為之一空。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這場瘟疫,是由東漢中後期,陸續內遷的北方遊牧民族帶來的,東漢多次北伐匈奴,深入漠北,大量將士歸來,也將瘟疫帶回了中原,到東漢中後期,終於大面積爆發,無藥可救,滅亡了400年大漢。
漢末大瘟疫,肇始了魏晉南北朝亂世,結束了大漢王朝的統一,自此之後,九州幅裂,天下大亂,二三十年間,諸侯並起,烽火連天,中原經濟遭受嚴重破壞,人口死亡數千萬,人口損失率達到了驚人的70%,中原為之一空。此後,百年之間,經過曹魏和西晉的辛苦經營,仍恢復緩慢,以至於曹魏一度不得不廢除貨幣,以利人口恢復和經濟流通。
五胡十六國的亂世是從西晉末年開始的,但是根子,在東漢末年就已經種下。由於中原人口的大量死亡和逃亡,北方出現真空,大量漠北民族,舉族南下,內遷中原,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經過魏晉百年的繁衍生息,到了八王之亂之時,在關中、河朔和遼東,人口甚至已經超過了當地的華夏人
許多學者都承認,東漢末年的大瘟疫,肇始了魏晉南北朝的三百多年亂世。
魏晉時期雖然英雄輩出,但對老百姓來説真的是一個極為悽慘的時期
八、霍亂橫行的19世紀
霍亂共有7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記錄。第一次始於1817年,隨後的5次爆發,均發生在19世紀,故被稱為“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紀世界病”。霍亂導致的死亡人數無法估量,僅僅印度,在100年間就至少死亡4000萬人,歐洲則僅在1831年裏就死亡90萬人。而中國人習慣喝燒開的水,所以霍亂在中國沒有大規模流行。
由於當時很多人對霍亂沒有正確的認識,一直認為是有人下毒,所以外地人去水池喝水常被本地人當成投毒犯,冤殺了很多人
英國醫生約翰·斯諾在1832年英國霍亂平息之後,追查到了倫敦霍亂爆發的根源——一台已經被污水污染的水泵,由此證實了水源為霍亂途徑之一,歐洲人才對霍亂有了正確認識,喝燒開的水才在歐洲流行
九、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94-1940)
鼠疫第三次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峯。1855年中國雲南發生的大型鼠疫,被認為是此次鼠疫大流行的前奏,鼠疫1894年在廣東再次爆發,並傳至香港,經過航海交通,最終散佈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
受災最嚴重的是中國和印度,共有約1400萬人死亡。中國受災最嚴重的是兩廣與福建,在鼠疫暴發期間,三省大約有總人口6%的人死於鼠疫。
其實20世紀初世界已經有了有效預防和治療鼠疫的手段,但中國和印度人口密集,衞生設備簡陋,防疫意識不強,所以成為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兩個最大受害國。
十、埋葬沙皇的斑疹傷寒
1917年俄國“十月()”前後,俄國斑疹傷寒嚴重流行,約300萬人死亡。斑疹傷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蝨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軍每況愈下,軍紀鬆懈,而疏於驅除蝨子,最後導致東戰線上發生大規模斑疹傷寒。蔓延到俄國境內,適逢俄國因革命而動盪不堪,瘟疫迅速傳開。
十一、雅典鼠疫(公元前430–前427)
公元前430到前427年,雅典發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整個雅典幾乎被摧毀。有專家認為此疫即鼠疫。雅典鼠疫是一場毀滅性的傳染病,襲擊了整個古希臘。當時正處於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二年,正當雅典勝利垂手可得時襲擊了雅典。
但現代歷史學家不同意鼠疫是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失敗的主要原因。然而,人們普遍認為,戰爭的失敗為馬其頓的勝利鋪平了道路,最終致使古希臘衰落,建立了羅馬帝國。
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對這場毀滅雅典的瘟疫的進行了這樣的描述。“身強體健的人們突然被劇烈的高燒所襲擊,眼睛發紅彷彿噴射出火焰,喉嚨或舌頭開始充血並散發出不自然的惡臭,伴隨嘔吐和腹瀉而來的是可怕的乾渴,這時患病者的身體疼痛發炎並轉成潰瘍,無法入睡或忍受牀榻的觸碰,有些病人裸着身體在街上游蕩,尋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甚至狗也死於此病,吃了躺得到處都是的人屍的烏鴉和大雕也死了,存活下來的人不是沒了指頭、腳趾、眼睛,就是喪失了記憶。”
十二、拯救日耳曼人的,羅馬安東尼瘟疫
“安東尼瘟疫”是指在公元2世紀中期(公元164—180年),一起襲擊了安東尼統治下的羅馬帝國的傷寒、天花、麻疹等多種瘟疫事件。據羅馬史學家迪奧卡稱,當時羅馬一天就有2千人因染病而死,相當於被傳染人數的四分之一。估計總死亡人數高達5百萬。在有些地方,瘟疫造成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大大削弱了羅馬兵力。
在近東打戰士兵回到羅馬帝國,帶來了天花和麻疹,傳染給了安東尼的人們。傳染病奪走了兩位羅馬帝王的生命。第一位是維魯斯於169年染病而死,第二位是他的繼承人馬可·奧勒留·安東尼,做帝王做到180年。
180年,就在對日耳曼的戰爭即將成功時,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病死軍中,羅馬將領無心作戰,班師回朝。如果當時成功了,羅馬就能解決北方蠻族的問題了
十三、馬賽大瘟疫(1720–1722)
1720年,馬賽遭逢瘟疫侵襲,這是該市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災難,也是18世紀初歐洲最嚴重的瘟疫之一。1720年,法國馬賽突發瘟疫,影響了整座城市和周邊城市,造成10萬人死亡。這場瘟疫來得快,去得也快,馬賽很快從瘟疫中恢復過來。經濟只用了短短的幾年就恢復了,並發展很快,貿易擴展到西印度羣島和拉丁美洲。
這場瘟疫結束得快與法王採取的強硬措施有很大關係。法王建立了瘟疫隔離牆,強制隔離了馬賽。還規定如馬賽市民與其它地方的人有任何來往,那雙方都將會被處以死刑。實際上就是放棄了馬賽,讓馬賽自生自滅,等得病的人都死了再放開管制
十四、倫敦大瘟疫
倫敦大瘟疫是一場1665年至1666年間發生在英國的大規模傳染病爆發,超過8萬人死於這次瘟疫之中,足足相當於當時倫敦人口的五分之一。該次的疾病後來被確認為是淋巴腺鼠疫,一種由鼠疫桿菌造成並以跳蚤為載體的細菌感染。
1666年9月2日的倫敦大火摧毀了倫敦市中心的大部分地方,持續了4日4夜的漫天大火連倫敦地標聖保羅大教堂也燒掉,大約在同一時間,鼠疫疫情亦告徹底消失。但現在普遍認為這只是一個偶發的巧合,鼠疫的滅絕與那場大火併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它在火災前就已經有絕跡的趨勢;
倫敦大火和倫敦鼠疫使英國無力和荷蘭繼續戰爭,荷蘭取得了第二次英荷戰爭的勝利,暫時保持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十五、米蘭大瘟疫(1629–1631)
1629年至1631年,意大利爆發了一系列的鼠疫,通常稱為米蘭大瘟疫。包括倫巴第和威尼斯,此次瘟疫造成大約28萬人死亡。1629年,德國和法國士兵將傳染病帶到意大利曼圖亞。在三十年戰爭中,威尼斯軍隊感染了疾病,當他們撤退到意大利中北部時,將疾病傳染給了當地人。當時米蘭總人口為13萬,在這次瘟疫中染病而死的人數高達6萬人。
1629年底本來疫情得到了控制,然而,1630年3月的一次狂歡節使一切努力化為烏有。瘟疫開始在米蘭大規模流行,1631年春季和夏季又開始了第二波衝擊,米蘭13萬人口中有6萬人死亡。一次放縱竟然毀滅了一座城市。
位於倫巴底東部地區的威尼斯瘟疫流行情況也很嚴重,威尼斯當時人口為14萬人,卻有4.6萬人受到感染,西方歷史學家認為,這場瘟疫造成了威尼斯的衰落,這不僅表現在商業方面,最終也使威尼斯開始走下坡路。教皇國統治的博洛尼亞失去了1.5萬臣民,附近的摩德納和帕爾馬同樣深受瘟疫困擾,瘟疫還通過蒂羅爾進入了奧地利西部。“米蘭大瘟疫”暴發時,羅馬教皇烏爾班八世並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受難的人民,教廷的威望在這次瘟疫中深受打擊。意大利人開始尋求祖國統一之路,以便未來用全國之力來應付這樣的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