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課蟲:學習最好的方法是,一邊輸入,一邊輸出!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經典

我個人的幾何成績非常好,不管是在中考的時候,還是在高考的時候,我的幾何從來沒有失過一分。

可能有人會認為,是不是我的空間感比別人更強,但實際上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並不是!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在最初接觸幾何的時候,碰見了一個好的老師。

這個老師好到什麼程度呢?是因為他在教學之前從來不會用填鴨式的方式把他要講的內容講給我們聽,而是在上課之前給我們拿出15分鐘的時間來,讓我們自己把本節課要學的內容看一遍!然後會點其中一個同學上台,把他你自己理解的這節課的內容,講給下面所有的學生聽,整個時間大概就半小時!

最後,他再會利用15分鐘給我們梳理一些本節課的細節,然後佈置作業。

這個過程的神奇之處在於,第一,為了不在台上出醜,我會非常認真的看,甚至會在前一天就預習!第二,上台講的時候,很多時候感覺我並沒有把下面的人講清楚,但是我自己是越講越明白。第三,即使我沒有機會上台講課的時候,我依然會在台下以一個“找茬者”的角度來看台上講課的這個人,我會想,如果要是我的話,我會怎麼講,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習的過程。

雖然這個老師只教了我們一個學期,但是在這一個學期當中,我養成了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那就是預習和把輸出變成輸入。

後來我在學習的時候,就經常會自己講給自己聽,這個過程當中不是為了講,而是為了在講的過程當中,梳理自己的思路。

所以大家可能會發現,我目前實際上也是在用這種方式,來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比如,我會堅持強迫自己每天必須輸出一篇文章,並且這篇文章一定是有一定的乾貨,有一定的邏輯,並且也要有一定的內涵。

比如,我們每週都會做一次課蟲分享會,有人會認為可能聽的人並不多,為什麼還要做!

但是首先,一定是有一部分人在聽的,這就值得我堅持做下去。

第二,實際上我在做課蟲分享會的過程當中,也是對我過去知識體系和實戰經驗的一個梳理,每次講課之後,我都能讓自己對某一個引流方法的認知得到一個提升,所以我會堅持至少做到第50期。

再比如,我會堅持每個月輸出4篇課蟲筆記,這4篇學習筆記有可能是我過去學習過的東西,我再複習一遍,然後整理成筆記分享出去,要麼就是我會在一個星期之內學習一些新的東西,然後把這些新的東西梳理成一篇學習筆記分享出去,或者説我會把讀過的書其中有非常好的內容的做成學習筆記分享出去。

其實這也是一方面要倒逼自己堅持學習的習慣,另一方面就是通過這樣的輸出,我會對我學到的這個東西消化的更深刻。

所以有的時候也會有朋友問過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如何能把學的東西用出來,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你一邊輸入一邊輸出。

這個過程當中訓練的不是你的記憶能力,也不是你的演講能力,而是訓練的你的轉化能力!

你不是説看了別人一句話就要把這句話記下來講給別人聽,而是你看了這句話之後,或者看了一本書之後,或者説是學習了一個課程之後,對你自己產生什麼樣的靈感上的激發,對你自己有什麼樣的感悟,然後把你自己得到的東西用用邏輯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地方,這才是真正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