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我是王耳朵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國內某高端相親平台上,有一個“爆款”女嘉賓,名叫娜娜。
她是平台上最受關注的女神。
吸引男生的,是她發在平台公眾號上的自我介紹文章。
條件足夠優越:
27歲,倫敦大學海歸碩士,央企工作,住在北京。
特別有生活情趣:
沒事就在家彈鋼琴、跳民族舞。
還賢惠顧家,性情温柔:
“朝九晚五的工作培養了我平和的心態和生活節奏,讓我能有時間提升自己,陪伴重要的人。”
“多年烹飪和烘焙的實踐,是我感受小確幸的重要方式,期待有你一起品嚐。”
重點是,學霸高材生,強調自己願意相夫教子:
“我非常熱愛鑽研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學,希望有一天可以為自己的家庭所用。”
如此優質的女嘉賓,擇偶標準一定很苛刻吧?
娜娜的要求卻超乎想象的簡單:
比自己大9歲以內,身高1米65以上就可以。
末了,附上幾張自己的生活照。
穿着學士服恰到好處地露出長腿,做飯時繫着温婉可人的粉紅圍裙。
圖源:某相親平台交友文章
娜娜的美麗讓男生沸騰。
更讓他們心動的,是1米65的低要求:
人美心善,天使在人間啊。
憑藉這則簡介,娜娜一下子就獲得了600多個男生的應徵,成了相親平台上絕對的寵兒。
但半年過去,娜娜還沒有遇到滿意的對象。
要知道,能進入這個高端相親平台的男生,個個也是人中龍鳳。
可這位美女高材生,是情感教主ayawawa的死忠粉。
她約人見面,上來就讓男生做一套測試題。
曾有個挺優秀的男生,一套測試做完,被娜娜判定為“石剪”。
這出自ayawawa的剪刀石頭布理論,“石剪”代表:表面老實,內心不專一。
男生迅速被淘汰,應徵的600多人,也無一人入得了她的眼。
娜娜看似要求很低,實際上,她正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對目之所及的資源進行精準篩選。
她自身條件看似優越,實際上,自我簡介出自專業婚姻規劃師之手。
每一條特質的展示,都經過了精心的設定:
突出自己賢妻良母的性情,強調感情史簡單,關係單純,脾氣很好,家庭觀念強。
在優越的學歷和長相之上,打造一個完美妻子的形象。
簡直就是現實版《三十而已》裏的顧佳。
這就是最近爆火的“985相親局”的現狀:
一個個天之驕子,正居高臨下,審判着另一個個天之驕子。
你也許會納悶,那些要學歷有學歷,要相貌有相貌的人,不是追求者無數嗎,怎麼還需要相親。
但事實是,正因為什麼都有了,他們更難承受向下的落差。
於是千方百計利用現有的資源,非要找個“配得上”自己的。
為的,就是維持,或者跨越“階級”。
如今的很多高端相親平台就專門提供這種服務。
聚集男女精英,撮合他們搞對象。
入局的,清一色都是985名校畢業生。
在這裏,名校生們的擇偶標準,都是經過精準計算的。
很多要求嚴格得讓人驚訝。
比如説最普遍的相親鄙視鏈:985看不上211的,211看不上普通一本的,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的......
明明都是名校,人大就要老實説是人大,不能説是985。
因為含金量不是一個級別的。
許多公司面試只會看你最高學歷,但985相親局裏,看的是你本科學歷。
哪怕你是985碩士,但本科上的是普通一本,都會被狠狠鄙視。
他們的理由是:高考看的是一個人12年的教育素養,考研靠的只是半年甚至3個月的努力。
並由此推斷,本科考上985的人,大概率智力更高、更勤奮專心、父母水平更高、家庭條件更好......
還有更嚴(bian)謹(tai)的盤查手段。
很多人會拿着相親對象的名字,上知網等學術性網站,查論文。
看看對方發表的是不是核心期刊,是論文的第幾作者,是不是真的學霸。
怎麼聽,都不像是在找對象。
曾有個新聞,兩個博士相親,女生還沒説什麼呢,男生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查她論文。
結果發現,女生有4篇SCI,還拿過國家獎學金。
於是瞬間自愧不如,都是博士,卻感覺自己配不上別人。
還有人策略更高級。
先廣撒網,多接觸。
過程中默默為相親對象打分。
不光有“職業”“公司”這些一眼能看出收入的信息,還有“腹肌”“體脂率”加分項,“價值觀”“父母職業”這些細緻的指標。
總結進考核表裏,再進行各項比對。
對現有的資源進行“評估”,角逐出一個最優質的人選。
精細程度,堪比HR給你做的績效考核。
層層篩選下來,真能挑出最心儀的那個ta嗎?
不一定。但985相親局裏的人們,並不介意找到的對象有多喜歡,而是要“對”。
只要外人看來,是優秀的夫妻,是人人羨慕的模範家庭就夠了。
正如局中一位男生所説:
“我希望我的孩子很優秀,我的妻子也很優秀,比方説10年後同學聚會,這個家庭會讓人覺得是幸福的。”
圖源:極晝工作室
這就是重重壁壘存在的理由:
為了人生不被“拉低”,為了户口、學歷、收入、家庭完美匹配。
否則,就是虧待了自己,虧待了下一代。
這樣精挑細選,成功率應該很高吧?
其實不然。
高端相親局裏,處處都是“高端的失敗”。
有幾個耳朵印象深刻的故事。
86年的姑娘大寧寧,放在我們普通人裏絕對是女神級了。
在浙大、清華、美國康奈爾大學分別讀了本科和博士,又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年收入100萬。
她還常年健身,身材超好。
但她在985相親局裏卻無人追求。
簡歷放在平台被人挑挑揀揀,留下最多的一句評價就是:“如果她是個男孩就好了。”
原來在精英階層眼裏,女性年紀大仍是一種原罪。
同樣被要求學歷高、工作好,可經歷了學業和事業的摸爬滾打,女生只能被唏噓“生錯性別”。
而男生呢?輕鬆成了鑽石王老五。
越是條件好的還越是貪心。
有個男生就是如此。
他從農村考出來,靠自己在大城市立足,32歲就創業有成。
像這樣的男生,是款“搶手貨”。
相親一年,他每個月都要見七八個對象,個個都是頂級美女。
而他的要求也是層層加碼:要名校畢業,要漂亮,有房子,30歲以內。
有時候明明已經和女孩互相中意了,但他還是不甘心,覺得會有更好的。
一邊想得到,一邊又怕失去,無法取捨。
到最後,相親上癮,不為別的,就為了在優質的異性面前證明自己的魅力。
還有一種最普遍的,就是恨不得拿着尺子找對象。
某女孩top3大學畢業又保研,很有主見,喜歡聰明的男生。
但相親後發現,聰明的男孩比她更有想法,不會輕易接納她的建議。
她索性又轉向選温柔會哄人的。
可惜,温柔的她又嫌不太聰明,不夠有原則。
於是搖擺不停,根本不知道自己想找個什麼樣的對象。
思來想去,得出個結論:“聰明温柔都要,最好是百分之60智商,百分之40情商。”
秉着這個絕對標準,至今她還在人海里茫然挑選,越發焦急。
在這些出類拔萃的學霸眼裏,擇偶、婚姻也彷彿是以往人生中經歷的一場場考試。
只許滿分,不許考砸。
有些高材生甚至自嘲:
“再難的考試好歹有標準答案,找對象卻沒有。如果多考10次試就能找到靈魂伴侶,那就簡單了。”
可他們卻不明白,在婚姻愛情裏,只有520,沒有什麼985、211。
當你一邊想擁有愛情,一邊又抱着極強的功利心,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你找到的人,也只會是帶着功利接近你。
關於985相親局,耳朵看了很多,也思考了良久。
在苛刻、偏見、優越感這些表象背後,我看到更多的,是焦慮。
自持很高,想要的總是太多,願意付出的又太少。
放在婚戀市場上,一個個精打細算,讓人窒息。
可婚姻這東西,跟你論文寫得好不好,本科讀哪個大學,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
婚姻是兩個契合的靈魂,是一場長久的經營。
從他們碰過的壁、陷入的困境中,我們每個普通人其實都能總結出一些經驗:
1.中國式婚姻,一直搞錯了“門當户對”的真正含義。
不可否認,收入、家境這些外在條件很現實也重要。
但這絕不是唯一至上的標準。
兩個人能不能攜手到老,決定因素絕不僅限於户口、房產、出身。
真正的門當户對,是在實力相當的基礎上,精神高度合拍。
你愛好廣泛,ta興致盎然,你們才會有共同語言;
你鋭意進取,ta也不甘落後,你們才能發自內心認同對方;
你懂得享受,ta也不拘泥於花錢,你們才不會總為了該不該去旅行而吵得不可開交。
現代人的門當户對,當的應該是愛情,對的應該是三觀和修養。
2.最高級的婚姻是互補,只有男女雙方各取所需,這樣的婚姻才是最牢固的。
高曉松在《奇葩説》裏提到一個觀點:
“愛情到底是什麼,是兩個匹配度本來只有40%的人,一起努力,慢慢磨合到50,再到80。
可是突然來了一個人匹配度是100,那你們的未來是什麼呢?
很可能是匹配度在下降,然後絕望到看不到未來。”
兩杯太滿的水,是無法被倒進同一個杯子裏的。
很多時候,那個最適合你的人,未必是和你完全相似的。
也許你醉心事業進步,ta精通人情世故,家庭的內外事務才能被打點妥當;
你喜歡高談闊論,ta擅長耐心傾聽,彼此的溝通才會更順暢。
就像薛兆豐教授所説,結婚就是夫妻拿出自己的資源共同辦企業,每個人給到的資源不一樣。
過日子,過的是雞毛蒜皮柴米油鹽,有互補才有空間。
否則,你給自己找的不是伴侶,而是一個競爭對手。
3.比起知識教育,我們更需要的是愛的教育,擁有愛人的能力。
985相親局的條條框框之所以讓人無語,是因為它寫滿了精明和索取。
我們從小就生活在競爭中,學習、工作上的成功,能帶來成就感。
可我們總是忽略,婚姻並不會因為成就感而幸福。
在婚姻愛情裏,最重要的不是你得到了多少。
而是找到一個你願意付出、與ta共進退的人。
因為愛,而有了努力的方向,向上的動力,彼此成全,相互給予。
因為愛,你的幸福才會帶動自己的情緒,讓身邊的人也感到幸福。
別讓原本應該美好的感情,變成等價交換、利慾薰心的遊戲。
這世上需要你時刻清醒的事情太多了,在選擇伴侶這件事上,你大可不必像做題一樣嚴謹,適當給自己一些感性的空間吧。
願你能遇到有趣的靈魂,舒心的伴侶。
這樣的幸福,才最難得。
【PS:點擊詳情可查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