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説楚雖三户,亡秦必楚,三户是指三户人家嗎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經典

秦朝時期百姓艱苦,民不聊生,於是爆發了很多大規模的起義活動。先有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後有項梁、劉邦這些人。雖然最後劉邦進入關中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但是項氏一族對秦朝也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當時有這樣一句話——"楚雖三户,亡秦必楚",項氏一族就是世代為楚國將領。那麼"楚雖三户,亡秦必楚"是誰提出來的,其中的"三户"又是什麼意思呢?項梁起兵與陳勝之死

在秦末首先扛起起義大旗的人是陳勝、吳廣兩個人,他們本來是去漁陽戍守,結果因為大雨耽誤路程,按律失期當斬,於是起兵反抗暴秦。"天下苦秦久矣",有陳勝這樣一個挑頭的,各地都發動起義,地方陷入一片混亂。項梁與項羽殺死會稽郡守殷通,也起兵響應陳勝、吳廣。

陳勝的勢力發展得很快,但是也失敗得很快,沒過多久就被秦軍擊敗,在逃亡的路上被車伕莊賈所殺。另一個起義軍首領秦嘉擁立楚國貴族景駒為王,但是得不到項梁的承認。項梁以秦嘉背叛陳勝為由,擊敗並且殺死秦嘉,吃掉秦嘉的部隊。陳勝已經身死,景駒得不到承認,這個時候項梁需要一面新的旗幟。范增獻策

項梁、劉邦等人聚在一起,沒有一個名義上的共主。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站出來,就是大名鼎鼎的范增。范增跟項梁説:"陳勝的失敗是理所當然的。當初楚懷王與秦昭襄王會面,結果被人囚禁當了人質,一直沒能回到楚國客死他鄉,楚國人最恨秦國。有個叫做'楚南公'的人就説過:'楚雖三户,亡秦必楚。'陳勝雖然首倡義兵,但是沒有擁立楚國後代,而是自立為王,所以才在短時間內失敗。"

接下來范增建議項梁發揮自己楚將世家的影響力,找一個楚國後代擁立來代替陳勝。這個建議是符合項梁的利益的,也能夠解決起義軍羣龍無首的問題。於是項梁採取這個建議,擁立楚懷王的後代熊心為王,作為新的起義軍的領袖。"楚雖三户"的解釋
范增的這番話當中,就屬"楚雖三户,亡秦必楚"的流傳度最高。而楚南公這個歷史上根本沒露過臉的路人甲,也因為這句話變成了著名人物。"亡秦必楚"這個半句話很好理解,而"楚雖三户"卻讓人摸不着頭腦。在《三家注史記》中,也提供了三種理解的方式。

第一種解釋就是從字面意思來看,由於楚國人仇恨秦國,所以只有三户也能滅掉秦朝,是使用了一種誇張的方式;第二種解釋是將"三户"理解為楚國的三個大姓——昭、屈、景,這個解釋大概比單純的"三户人家"要更合理一些。

而第三種解釋就帶有一些讖緯的色彩。"楚雖三户"的"三户",並非三户人家或者三個大姓,而是一個地名叫做三户。楚南公是一個術士,通過占卜的方式預言到秦朝的滅亡與三户這個地方有關。而項羽後來大敗秦朝名將章邯,就是渡過三户津。總而言之,無論是哪一種説法都解釋得通,而最後一種則帶有一種巧合以至於巧妙的味道。楚南公究竟是怎麼想的,如今已經徹底淹沒在歷史的煙塵當中,所以也沒有確切的答案,還是見仁見智吧。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