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們發明了不少代工車,就例如北宋時期的太平車,可是這太平車儘管很大,但卻只有兩個輪子,也沒有人發現有四個輪的太平車,根據史料可知,北宋時候的太平車有車廂,但是卻沒有車頂,車輪長度大概兩三尺,整個車輪差不多有車廂那麼高,也可以在《清明上河圖》中發現幾輛太平車,這些車普遍用四匹騾子來拉,輪子一左一右,還是隻有兩個。
太平車在那時期主要屬於貨車,而且載重量十分大,因此這種車最需要的是平衡,而不是速度,而兩輪貨車主要靠什麼來支撐平衡呢?其實就是車後的輪子以及車前的騾子,就像在裝貨的時候,如果重量沒有分配好,導致車頭重,車尾輕,那麼騾子就會出現“吃重”的現象,遇上下坡路還容易把牲口的腿壓彎,但若是車頭輕,車尾重,在走上坡路的時候容易撅起來,從而導致翻車,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再給它加上兩個輪子,變成四輪車。
可是經歷過如此漫長的歷史,很多古人依舊沒有把兩輪車改成四輪車,無論是早期秦穆公駕着豪華馬車巡天下,還是慈禧坐平民馬車出逃的時候,他們使用的都是兩輪車,不過卻可以從先秦墓葬中看到一些四輪車,但其實也都只是禮儀用品,不能用到生活中來,而四輪車在古時候之所以不太流行的原因有3點:首先是四輪車,比騎兩輪車來説更加難拐彎,其次是因為四輪車的乘坐和駕駛方面給人的感覺都不太舒適,最後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它容易陷入泥濘,同時不好拔出來。
但是對於現代人們來説,想要讓四輪車變得更加舒適並不是件難事,只需要給他加裝轉向或者減震裝置即可,或者説把這些道路修成硬化路面,但明顯古人們在這方面就顯得比較笨拙了,因為這太細節化了,從秦朝到清朝末期的時候,我們依舊沒有在車輛上發明出過減震器或者方向盤,,而且這些道路一直都是黃土泥濘,本來就不屬於好走的道路,而且很多君主幾乎都沒有讓工匠們發明減震器或者主動要求修路,因此,古人們又發明出了轎子,就讓那些君主們的隨從不會再因為顛簸感到難受了,而自從新中國成立以後,四輪車才真正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