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報》:“鐵濤班”“何任班”“劉敏如班”……中醫實驗班為何青睞以國醫大師命名

頁碼: /

近年來,諸多中醫藥院校的教改實驗班中湧現出“鐵濤班”“何任班”“任繼學教改實驗班”“劉敏如班”等以國醫大師命名的班級,逐步探索出一條中醫藥師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結合的改革之路——

2015年9月,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屆以國醫大師鄧鐵濤命名的“鐵濤班”開班,99歲高齡的鄧鐵濤親臨現場與學生們見面合影。這位“90後”中醫大家對“90後”學子們的親切關懷,在中醫藥院校教育史上成為美談。

事實上,以國醫大師的名字命名中醫實驗班,在我國的中醫藥院校中並不鮮見。長春中醫藥大學2013年開設的“任繼學教改實驗班”,浙江中醫藥大學2013年開設的“何任班”,廣州中醫藥大學2017年開設的“國維班”,成都中醫藥大學2021年開設的“劉敏如班”等,都是以國醫大師命名的中醫實驗班。

2020年,教育部、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早跟師、早臨牀學習制度。推進早跟師、早臨牀教學模式和方法改革,將師承教育貫穿臨牀實踐教學全過程,明確師承指導教師,增加跟師學習時間。

在師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結合上,這些中醫實驗班無疑走在了全國前列。

以大師為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以國醫大師命名中醫實驗班,旨在鼓勵中醫學子們傳承大師精神,刻苦鑽研、勤奮學習,早日成為優秀中醫人才。”談及開設“劉敏如班”的初衷,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劉毅説。

今年5月,成都中醫藥大學開設“劉敏如班”,首批學員於2020年冬季學期遴選入班。之後,學校每年從中醫學“5+3”一體化專業三年級本科生中遴選20名學生進入中醫婦科特色班“劉敏如班”學習。

“這是學校將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結合的又一創新,是做好活態傳承的重要舉措。”劉毅説。

國醫大師劉敏如説:“我將不遺餘力從教學內容、培養方式等方面提供支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力爭將這個班辦好。”

早在2013年,長春中醫藥大學為紀念已故國醫大師任繼學,創新現代應用型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臨牀醫學院從2010級、2011級、2012級中醫學專業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方向遴選出30名優秀學生,組成“任繼學教改實驗班”。

該班形成“三突出”的鮮明辦班特色:突出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有機結合;突出繼承大師傳統與創新教學方法的緊密結合;突出強化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同年,浙江中醫藥大學以國醫大師何任為名,開設“何任班”,每年從中醫學本碩連讀學生中選拔15人組成班級成員,通過“讀經典、跟名師、做臨牀”,培養“重傳承、強臨牀”的中醫人才。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工部負責人介紹:“青年學子們每學期需完成130個學時的經典誦讀,還要到全省7家中醫院,跟隨20個流派的名中醫臨證問診。師承教育的理念被‘前移’至院校教育階段。”

2015年,廣州中醫藥大學開設首屆以國醫大師鄧鐵濤為名的“鐵濤班”。“鐵濤班”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牀醫學院負責管理,獨立編班,實施小班授課,實行中醫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相結合、“學長制”與“導師制”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學校選派責任心強、學術造詣高、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並具有改革創新精神的高級職稱教師任教,在課程中適當增加中醫學教學內容,同時面向鐵濤班開放重點學科實驗室,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到國內外一流大學進行交換學習、學術交流和科研訓練。2017年9月,廣州中醫藥大學又以國醫大師禤國維的名字命名,創辦了中醫學專業“國維班”,探索開展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

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張建華表示,學校已基本確立了“嶺南文化是魂、臨牀實踐是本、中醫思辨是根、言傳身授是路”的人才培養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從2020級開始,“何任班”改革了招錄方式,根據大一必修課成績排名,年級前30%的學生可申請報名進入何任班,通過學生自願報名、筆試、面試,最終擇優錄取15名學生。新的選拔方式能夠讓真正喜歡中醫的學生跟名師、讀經典、做臨牀,更加貼合培養目標。

“院校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教育體系,學生的儲備知識更加完備,醫學功底更加紮實。”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黃文秀看來,現代化的中醫體系十分需要同時接受過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的複合型人才。

以經典為要,個性化施教貫穿全程

“四大經典是根,各家學説是本。”2020年9月,在2019級“鐵濤班”拜師會上,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已故國醫大師鄧鐵濤的視頻寄語。

2020年11月,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2019級“何任班”的15名新弟子向15位導師拜師,開啓了新一屆的一對一中醫跟師學習。各位指導老師回贈給學生們印刻着校徽與學生姓名的抄方筆記本,這寓意着傳承,也承載着期望。

同年12月,在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舉辦的“傳承守正,築夢中醫”授書儀式上,該院副院長王秀閣為學生贈送《懸壺漫錄》《任繼學用藥心得十講》《任繼學醫案精選》三本著作,鼓勵同學們重視中醫經典學習。

可見,重視經典學習,精細化培養,個性化施教,是這些實驗班的特色之一。

“在課程設置上,‘何任班’重視經典,學生在大二便配備師承導師,導師均為省級名中醫以上級別的名老中醫專家,都有豐富的臨牀經驗和成熟的學術思想。”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何任學術思想的傳承人範永升表示,“何任班”緊緊圍繞培養傳承型中醫人才的目標定位,牢牢把握讀經典、做臨牀、跟名師的特色教學模式,讓學生不僅在臨牀上學有所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要在深植人文情懷和提升創新能力上下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何任班”不僅重視中醫經典,還加大了國學人文的課程比例,並遴選名師授課。每位學員都要廣泛涉獵中國醫學史、古代哲學、古代文化、諸子百家、唐詩宋詞等課程。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李賽美説:“學好經典要耐得住寂寞,下得起功夫。‘鐵濤班’將中醫經典的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為培養中醫人才打好了基礎。”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處長王世宇介紹,“劉敏如班”是以大師引領,以傳承為本的教學實驗班,通過鼓勵學生參加經典等級考試,開展學術講壇、舉辦中醫婦科臨牀能力大賽,不斷激發學生主動傳承中醫學術思想。“劉敏如班”是實現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元素有機結合的生動實踐,也是學校以中醫思維訓練為核心的特色中醫藥人才培養的有益探索。

以實踐為道,培育優秀臨牀人才

在課堂之外,早臨牀,是這些實驗班對中醫學子的要求。

為了提升學生的臨牀思維,“鐵濤班”的一年級學生已經開始進行假期見習隨診,三年級進行三個月的集中教學實習,專業課程開展課間見習。

李美介紹:“在我教授《傷寒論》的時候,也會將門診的視頻案例放到課堂上,且所有的案例都是及時更新,還會安排學生跟診,浸潤在這樣的氛圍裏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臨牀思維。”

“‘何任班’在教學模式上,採用實習見習醫生制和院校教育相結合,在第八學期實行見習醫生制,實行羣師帶羣徒模式,分別在嘉興市中醫醫院、温州市中醫院、富陽骨傷醫院、浙江省中醫院跟隨不同的老師學習中醫臨牀課程。”範永升介紹。

2017級“何任班”學生駱淳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與別的班級同學相比,自己更早地步入了中醫這座殿堂。獲益於“何任班”特殊的教學理念,他每週都要跟隨省級名老中醫以上的資深導師臨牀學習,從實踐中領悟中醫診斷要點和用藥經驗;臨證過程中,導師的一言一行讓他明白了治病必求於本、“醫心”和“醫身”同樣重要。

2019級“何任班”的同學們自去年拜師至今,跟師學習時間已有一年。“在跟診之初,大家的學習基礎僅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系統解剖等,對於臨牀的所見所聞都一頭霧水。隨着這一年以來課內知識的跟進,在指導老師、師兄師姐的指點下,以及自我總結和文獻學習,目前大家都能對印象深刻的病例、老師的病案説上一二。”2019級何任班學生嚴朗哲表示,跟診記錄病案讓大家走出書本的框架,大大開闊了同學們的眼界。

2016級任繼學教改實驗班的學生周笑年説:“跟隨名醫們學習,讓我更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我要繼承中醫知識、繼承任老的學術思想,做名中醫、做真中醫。”

“師承,承的不只是中醫醫術,更是一種中醫精神和思想內核。將師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結合,鼓勵學子們向大師名家學習,培養更多優秀的中醫臨牀人才,是設置實驗班的最終目的。”劉毅説,中醫藥教育的改革創新,是一道答不完的“題”。

短評

讓更多中醫人才這樣成長起來

中國人非常重視名字的意義,《左傳·桓公六年》中記載:“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足見中國人對於名字內涵的重視。以國醫大師的名字命名中醫實驗班,寄託着中醫藥院校對於實驗班的殷殷期望。在中醫藥院校教育改革中,中醫實驗班以傳承為根基,以創新為動力,推動着中醫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以國醫大師命名,體現了對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的尊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中醫思維培養,改革中醫藥院校教育,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強化中醫藥專業主體地位,提高中醫類專業經典課程比重,開展中醫藥經典能力等級考試,建立早跟師、早臨牀學習制度。中醫實驗班以中醫藥內容為主,體現中醫藥文化特色,注重中醫藥經典理論和中醫藥臨牀實踐、現代教育方式和傳統教育方式相結合,是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的體現,讓真正的中醫人才能夠脱穎而出。

以國醫大師命名,指向着師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結合的一種實踐探索。師承教育以師承家傳為主要形式,跟師臨診、口傳心授,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注重臨牀實踐為主要特點的傳統教育模式。不少中醫辨證思維的精髓無法在課本和科研文章中完整呈現,只有在面對面的師承教育中,才能一點一滴領悟,這也是這些中醫實驗班確定“早跟師、早臨牀”理念的意義。

以國醫大師命名,承載着中醫後輩對前輩的精神傳承。“何任班”的學生以何任“學醫先學德,無德不成醫”為座右銘,“鐵濤班”的學生以鄧鐵濤“養身先要養心,養心先要養德”為座右銘,無不體現着中醫思想文化內核的傳承。前輩們高尚的醫風醫德,也成為中醫學子課堂上最寶貴、最鮮活的“教材”。

構建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讓更多中醫人才從中醫實驗班這樣的培養環境中出發,在師承和院校教育的交融中健康快速成長起來,是“大師班”的意義所在。

文章鏈接:

(文/徐婧 編輯/霍文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8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中醫藥報》:“鐵濤班”“何任班”“劉敏如班”……中醫實驗班為何青睞以國醫大師命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