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代的很多君主,不僅坐擁天下,更是心懷大志。曹操在《觀滄海》中寫道: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遠大的志向,正是一位君主應該有的氣質。古往今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太多君主用自己的業績,來訴説宏圖大業。清朝雖然是我國最後一個朝代,但也不乏“康乾盛世”等繁榮的景象,證明這些皇帝的業績。
“康乾盛世”指的就是,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在位時,國家非常的強大。但其實,這兩位皇帝在這祖孫之間,還有一個雍正。雍正皇帝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只不過另兩位皇帝的成績太過耀眼,才將雍正給埋沒。與此同時,雍正皇帝在位時也得罪很多文人,因此坊間也有很多關於雍正的流傳。
世人都知道“康乾盛世”能代表清朝的繁榮,當時很多小國都要向大清覲見 ,但其實雍正乾隆在位時期,也在極力促進“康乾盛世”。早在康熙末年,皇帝早已沒有年輕時的殺伐果斷,在處理國家政務的時候,康熙選擇用仁愛的方式處置,這讓很多犯錯的官員感到慶幸。
同時,在皇帝的後宮之間,很多皇子們也開始勾心鬥角,想奪得皇位。在眾多的鬥爭當中,雍正卻能殺出一條血路,最終成為大清的新皇帝。隨後,雍正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當初支持他的大臣沒有看錯。於是,雍正在位12年期間,幾乎像“鐵人”一樣全年不休,並且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如何處理朝政上。
也正是因為有了雍正的努力,才讓清朝發展的更壯大。按理説,雍正做了這麼多業績,本該受人稱讚,可他卻因為得罪了不少文人,讓他無端背上了罵名,其中更是有傳聞稱,雍正駕崩前賜死了一人,於是使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他自己卻遺臭萬年,背上了千古罵名,然後這件事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雍正駕崩前賜死一人,使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
其實,雍正賜死的,就是他的三兒子弘時。曾經風光無限的弘時,一度被認為是雍正的的接班人。弘時的母親齊妃李氏更是出生高貴,當雍正在王府的時候,她就已經是福晉。隨後,李氏更是跟着雍正一起進入后皇宮,並且成為妃子。從李氏一路晉升中,可見雍正非常喜歡她。作為李氏的兒子,弘時也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按理説,弘時登上皇位也是“板上釘釘”的事,但卻因為他的性格,最終慘被賜死。乾隆曾經描述過自己的這位哥哥:“為兄一生行事頗為不羈,年少無知,性情十分放縱。”確實,出身高貴的弘時,是一位桀驁不馴的皇子。平時弘時非常高調,當雍正還在位的時候,弘時就表現出對皇位的覬覦。
弘時本該成為大清下一任皇帝,卻“以小人之心”,造就了慘劇
不僅如此,弘時還是一個非常急功近利的人。弘時雖會被立為太子,可是他卻生怕“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因此經常對自己的兄弟們做出過分的事情。不久之後,這事就傳到了父親的耳朵裏,就讓雍正更加厭惡了自己的兒子。就這樣,雍正在1723年悄悄立了弘曆為太子。當時弘曆年僅9歲,弘時卻比他大了很多,在任何方面都要勝過弘曆,因此雍正並沒有將這件事兒公開。可是弘時很聰明,從雍正種種行為中,他就已經認定自己與太子之位無緣。
當有一次,趕上了康熙的忌日,當時雍正無法抽身,便讓弘曆代自己祭拜。這件事本該由太子所做。很明顯,雍正是偏心弘曆,讓弘時看穿了這一切。於是,弘時又做出了更多出格的事兒。在雍正五年的時候,弘時更是犯了大錯,被消除宗籍,並且被禁足在王府。這件事,對弘時的打擊很大,相當於雍正不承認他的皇子之位,永遠不能成為太子。
結語
正因這件事,弘時大病了一場,僅在24歲時便撒手人寰。在此之後,人們也編出很多關於弘時的死因。有人説弘時並沒有生病,而是被雍正秘密賜死。時間流逝,對於坊間的傳聞我們已無從考證。與此同時,清朝後幾任皇帝,為不有損皇家顏面,因此也專門對這件事進行了修改。在眾多的歷史記錄中,更是很少有弘時身影。但越是這樣欲蓋彌彰,越是讓人們好奇弘時的真正死因。
釋道原在《景德傳燈錄·利山和尚》中寫道:僧問:不歷僧只獲法身,請師直指。師雲:子承父業。從古至今,“子承父業”一直是我們傳統。如果不出差錯,弘時本該繼承父業,成為大清下一任皇帝,但他卻“以小人之心,奪君子之腹”,造就了他的慘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