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歐洲近代的著名統治者,法國的傳奇帝王拿破崙·波拿巴絕對能夠佔有一席之地。這位身材矮小的傳奇君主在法國大革命後的那個激盪的年代中,通過霧月政變登上了法蘭西共和國的最高寶座,並在之後經過全民公決成為了“法蘭西人的皇帝”。後來更是面對着幾乎歐洲所有其他強國組成的反法同盟聯合反擊,可拿破崙卻在大部分戰役皆是屢戰屢勝,撼動歐洲。而在他統治時期頒佈的《拿破崙法典》更是對後世影響巨大。
但是,在各個層面都能稱得上偉大的拿破崙,卻在擊敗當時的歐陸強國普魯士後,站在一位普魯士君主的墓前説到:“假如他還活着的話,我們就不可能在這裏。”而這位被拿破崙讚美甚至有些自愧不如的普魯士君主,就是我們今天要講到的另一位歐洲近代傳奇帝王,普魯士王國曆史最偉大君主之一的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又稱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的父親是有着“士兵國王”稱號的腓特烈·威廉一世,由於父親對於軍事極度熱情,導致腓特烈二世從小就在父親極度嚴格的軍事化教育下長大。雖然腓特烈二世在父親的高壓下“艱難成長”,但由於受到來自英國王室的母親的薰陶,腓特烈二世對於文學藝術和法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腓特烈二世對於法國文化和文學藝術的熱愛,卻因為父親鄙視法國文藝的原因而屢屢與父親發生衝突。
而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因為經常接觸法國文化的原因,腓特烈二世的思想相當進步而前衞,他曾經在18歲那年,也就是1730年,為了反抗父親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婚姻,貴為一國皇子的他居然會想要逃婚和友人一同前往英國,但這場逃婚風波最終以失敗告終。腓特烈·威廉一世大發雷霆,不僅將腓特烈二世和他的友人一同囚禁,還在最後殺死了試圖和腓特烈二世一起出逃的友人。
友人死後,腓特烈二世性格卻開始轉變了,他不再像之前那樣時常與父親發生衝突,他主動向父親道歉,並得到了父王的寬恕而從監獄得到釋放,還不情願的和來自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皇后的堂妹結了婚,雖然對於腓特烈二世而言這只是場政治婚姻,甚至兩人多年一直感情不合,沒有生下一兒半女,但腓特烈二世還是遵守了對父親的承諾,沒有對妻子不忠。
而腓特烈二世的順從也不是沒有任何回報,作為交換,父親再也不干涉腓特烈二世的愛好和學術研究,但腓特烈·威廉一世還是沒有放棄對兒子進行政治和軍事教育,且在1736年將他派到了萊茵斯堡擔任總督和駐軍的軍團長,讓他掌管當地的軍政大權。
之後,普魯士參加了波蘭的王位繼承戰爭,與奧地利站在一起,而腓特烈二世則在萊茵河戰役期間被派到了當時歐洲的第一名將歐根親王身邊見習軍事,雖然只是短短的一段時間,但腓特烈二世對於戰場情況處理的冷靜態度,已經讓身經百戰的歐根親王讚歎不已,而或許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腓特烈二世的軍事天賦已經開始初窺鋒芒。而政治方面,腓特烈二世也沒有落下,在1740年初,他甚至專門寫下了人生中第一部著作《反馬基雅維利》,直接批判政治學上著名的權術大師馬基雅維利的思想,這也標誌着腓特烈二世的政治思想也漸漸走向了成熟。
同年六月,年僅28歲腓特烈二世在父親去世的第二天正式登上了王位。剛繼位之初的腓特烈二世,因為之前一直醉心於法國啓蒙思想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腓特烈二世會是一位雖然敢於打破專制統治、善於思考的開明統治者,但可能會偏於文弱,不像其父親那樣對軍事極為熱衷。
事實上,這些的設想並沒有出太大問題,腓特烈二世繼位後確實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解散父親創立的普魯士巨人擲彈兵團(留了箇中隊擔任儀仗和護衞的工作),並且還下令嚴禁軍中體罰士兵(當然後來在戰爭中這一條被他自己撤銷了),還開放言論自由,給市民分發糧食,並禁止刑訊逼供。
但他們對腓特烈二世唯一預料錯了的一點,那就是腓特烈二世其實並不是什麼文弱君主,而是軍事上的天縱奇才。因為祖、父兩輩人對軍事的看重,所以腓特烈二世登基後的普魯士擁有着強大的軍隊和充足的國庫,戰爭潛力巨大,而腓特烈二世更是曾經被歐根親王盛讚過,所以,腓特烈二世只需要等待一個能夠證明他自己軍事能力的機會。
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來了,而這就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腓特烈二世乘着奧地利帝國剛剛結束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的機會,立馬向奧地利發動了領土擴張戰爭,這場戰爭中,腓特烈二世親自領軍,奪下了極具經濟價值的西里西亞地區,並打下了一條易守難攻的邊境線。
而腓特烈二世也懂得見好就收,奪下西里西亞並打退了奧地利的攻勢後便不再參與奧地利的王位繼承戰爭,而是作壁上觀,消化戰爭福利並專心進行國內建設,而西里西亞地區的富庶則為普魯士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這裏是歐洲的紡織工業中心,每年為普魯士貢獻四分之一的税收。
腓特烈二世早早跳出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決定,為普魯士贏得了長達十年的和平建設時間。而得到了好處的腓特烈二世並沒有選擇安享太平,而是積極備戰,因為他知道普魯士的強勢必將遭到其他國家的聯手對抗。所以他選擇與英國交好並簽訂了《白廳條約》,雙方形成了一種軍事同盟類型的關係,而與普魯士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的奧地利、俄國、法國等國也結成同盟,希望收復西里西亞地區。
這個時候,經過了十年發展的腓特烈二世眼見外交形勢越發嚴峻,決定選擇主動出擊而不是等着對方打過來後被動防禦,他主動發起了對奧地利的“七年戰爭”,而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普魯士在歐洲大陸上抵抗來自法、奧、俄三大歐陸強國的進攻,在軍隊比為1:3,人口比甚至達到1:20的極端劣勢的情況下,腓特烈二世與三國鏖戰七年,越戰越勇,雖然多次處於亡國邊緣,但腓特烈二世都通過他天才的軍事藝術將對手擊敗,而其著名的羅斯巴赫會戰更是作為經典戰役被美國西點軍校以大模型重現於其軍事博物館中。
通過七年戰爭,普魯士最終在三大強國的聯手進攻下保住了西里西亞地區,而其天才的軍事天賦也為其贏得了“大帝”稱號,從此腓特烈大帝名副其實,也使得當時的普魯士一躍成為歐洲五巨頭之一,與英國、法國、俄國、奧地利這幾個老牌帝國平起平坐。拿破崙評價腓特烈大帝的驚人表現時説道:“越是最危險的時候,就越顯得他的偉大,這是我們對於他能説的最高的讚譽之詞。”而腓特烈大帝在軍事理論上的總結也直接指導了後來稱霸歐洲的拿破崙,堪稱拿破崙的戰役指揮啓蒙老師。
而腓特烈大帝不僅在軍事上出類拔萃,在其他方方面面也是極為出眾,是近代歐洲君主中少有的“全才”,他在農業、軍事、教育、法律等方面都進行重要的改革,農業上推廣馬鈴薯種植增加農業產量、教育上進行世界上最早的全民教育、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他的努力下,普魯士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為現代化的國家之一。
更為可怕的是腓特烈大帝不僅對所有藝術都感興趣而且他自己在方方面面還有着不錯的造詣,比如在建築方面他親自起草設計了波茨坦的無憂宮,並聘請建築師為之修建;他還吹的一手好長笛,甚至會作曲,他還在無憂宮中與著名作曲家巴赫在1747年會面過。而腓特烈大帝的語言天賦也很驚人,除了德語,他還會説法語、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這一切的一切,集合到一起,便構成了這位德意志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腓特烈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