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胸:心以上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兩肩前合,謂之含胸。能含胸,才能以心行氣。
拔背:兩肩中間脊骨處,似有鼓起之意,兩肩要靈活,不可低頭,謂之拔背。
裹襠:兩膝着力,有向內之意,兩腿如一條腿,能分虛實,謂之裹檔。
護肫:兩脅微斂,快,謂之護肫。
提頂:頭頸正直,身,謂之提頂。
吊檔:兩股用力,謂之吊檔。取下收前合之勢,內中感覺松不低不昂,神貫於頂,提挈全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勢,
松肩:以意將兩肩鬆開,氣向下沉,意中加一“靜”字,謂之松肩。
沉肘: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謂之沉肘。
騰挪:有動之意而未動,即預動之勢,謂之滕挪。
尾閭正中:兩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謂之尾閭正中。
氣沉丹田:能做到尾閭正中、吊襠,就能以意送氣,達於腹部、含胸、護肫、松肩、不使上浮,謂之氣沉丹田。
虛實分清:虛非完全無力,着地實點要有騰挪之勢。騰挪者,即虛腳與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則便成偏沉。實非全然站煞,精神貫於實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如虛實不分,便成雙重。
腰脊斂氣:以意將氣下沉貼於背,由兩肩收於脊骨,斂於腰脊,注於腰間,使腰能成為主宰,謂之腰脊斂氣。
胯松直:兩胯不可傾斜,用力,以意將兩胯鬆開豎直,力,謂之胯要松直。不可左右凸出,也不可能使氣向下沉而兩腿得屈膝;兩腿要分清虛實,不至站煞,做到開中寓合,閤中寓開,兩腿就不可有蹬直之形,腿總要有彎屈之形,謂之屈膝。
兩手意向上升:是指兩手豎掌,掌根有下沉之勢,而手指有拔長之意,才能行氣於指,謂之意向上升。
武禹襄(1812~1880)寫下的《十三勢行動心解》《四字密訣》等經典拳論言簡意賅、膾炙人口。武氏創立之太極拳派圍繞“以柔克剛”技擊方針,以古代哲學之“太極”“陰陽”學説立論,突出“陰陽相濟”原理,強調“用意不用力”理念。把“五行八卦”之原始數理文化引入拳學之中,創建起融北方拳術、人文精神、科學精神於一體的新型拳派——武式太極拳。
從偏安一隅,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歷經一百五十餘年,誕生出如武禹襄、李亦畲、郝為真、郝月如、郝少如、姚繼祖等諸多太極拳家,使這一拳學從實踐到理論不斷成熟、完善,成為中華武術寶庫中最為系統的一派拳術之一。下文再選取現有代表性的三位武式太極拳傳人郝少如、姚繼祖、吳文翰之兩組典型拳照做一分析,供愛好者欣賞。
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須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心神宜內斂,行氣宜鼓盪。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勁起於腳跟,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而手,上下相隨,完整一氣。步法分清虛實,注意摺疊轉換之法,周身無處不松靜,用意不用力。具體要求:出手不過足尖,高不過頭。左右手不相逾越,各護持左右半個身體,一身備五弓,陰陽相濟。武派拳首重身法。“身法”一詞在太極拳運動中是對參與運動的軀幹、四肢的特定要求和法則,共計十三條,即:提頂、吊襠、松肩、沉肘、涵胸、拔背、裹襠、護肫、騰挪、閃展、尾閭正中、氣沉丹田、虛實分清。一身備五弓,是練習太極拳的一個基本要求。武式太極拳宗師李亦畲對“身備五弓”有明確闡述,以人體脊椎骨為主弓,大椎與脊骨根上下兩端為弓梢,腰(命門處)為弓把。手弓有兩張,分別以同側之手和肩作弓梢,肘為弓把。腿弓有兩張,分別以同側的胯和足為弓梢,膝為弓把。身弓、手弓、腿弓合而言之“五張弓”,所謂“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即如是也。然而,必須清楚,人體與真實的“弓”畢竟有着本質的區別,習者謹記“以意代形”,即用意識的支配來收到“張弓”“放箭”的效果,求其勁而非求其形,在內而不在外。五弓須協調一致,統一而合一。統一,一弓張則其餘四弓無有不張,一弓放則其餘四弓無有不放,一弓停則其餘四弓無有不停。合一,以主弓為統帥,一身之勁猶如一張弓,由腳而腿而腰形於手指,完整一氣,勁聚一處。蓄為吸,發為呼,吸則自然提得起,也拿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也放得人出,關鍵之處在於“五弓合一”之妙,(附太極拳五弓圖釋)。
對於這些練習太極拳的基本要領,郝少如、姚繼祖、吳文翰三位先生在其著作中各有表述。但是,拳術的傳承由個體來體現,因而同為武派拳,即便同侍一師,不同人演示,又不盡完全相同。現選取“懶扎衣”和“單鞭”兩勢做一對照。這兩個拳勢是武式太極拳之典型拳勢,尤其“懶扎衣”乃武式拳之母勢。其他拳勢均由它演化而生,又可從容迴歸“懶扎衣”。它雖為兩掌一前一後、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輕輕屈伸,卻隱含着“棚捋擠按採捌肘靠”等技法,勢簡而技繁。
一、郝少如之“瞞扎衣” 和“單鞭”。郝少如(1908~1983)廣府火神高街人。後定居上海,長期於此教拳。他幼年習拳,既受父親月如先生(1877—1935)精心傳授,又得其祖父為真老先生(1949~1920)指導,因而拳藝精湛。青年時便下南京助父教拳,不久獨闖上海灘,在上海、常州等地教拳,長江流域習武式太極拳的人士,大都出自他的門下。少如先生是一位藝理精深、久負盛名的太極拳家,他於1963年編著出版了《武氏太極拳》一書,並多次再版,印數十餘萬冊,暢銷國內外。郝少如先生沿襲了乃祖乃父以“起承開合”節序為主線的習拳模式。“起承開合”之説最早見於李亦畲(1832—1892)《論虛實開合》一文,是武禹襄首創“起承轉合”練拳要求的延續,兩者之間無本質區別。武禹襄、李亦畲、郝為真、郝月如等沒有留下拳照,後人只能從其拳論及有限的文字論述中去推敲他們的走架神韻。
當然免不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少如先生拳照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由弟子浦公達保存,以上拳照由浦公達之女浦耀珍及郝少如先生弟子楊德高提供,在此一併致謝。少如先生強調行功走架如同與人交手,強調在身法合乎法度的基礎上,注意腰脊斂氣,胯松直,腿曲蓄。兩手意向上升,做到“用意不用力”。體會“空松圓活”的感覺,留心折疊轉換之法,時時處處要“三虛包一實”。他於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便外出教拳,常與別家拳派相交流,名震上海灘。他的弟子中有練習其他拳種的、有練拳擊的、有年齡比他大。觀其拳照,不難發現鮮明的技擊特色,突現與人搏擊之態勢。拳勢圓活飽滿,勁整勢圓、精神貫注,氣勢卓然不凡,令人回味無窮。
二、姚繼祖之“懶扎衣”和“單鞭”。姚繼祖(1917~1998)廣府東街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永年太極拳界主要代表人士。他畢業於河北省師院語專,從事教育事業,教書育人。他幼年習拳,先後受教於郝月如、韓欽賢(1885—1958,郝為真弟子)兩位先生。1940年拜李遜之(1882-1944,李亦畲次子)為師繼續研習太極拳術。他平易近人,謙遜敦厚,在永年弟子眾多。曾多次出席大型太極拳活動,編著有《武氏太極拳全書》。
姚先生拳照拍攝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已近八十高齡,走架狀態、神韻不及數年前,動作幅度相對小些,偏重於內勁的潛轉,力求小中見大。他將“起承轉合”節奏隱含其中,崇“柔”尚“靜”,認為“柔靜”是太極拳的核心。他説:“靜”是方法,“動”才是目的。“靜”有三方面內容,即意識的“虛靜”、頭腦的“冷靜”、體勢的“松靜”,此即“一靜無有不靜”。“柔”也有三層含義,即走化,粘依,蓄勁。他認為:太極拳是“道德拳”,以“中庸”為體,“無用”為用,講究“捨己從人”, “彼不動,”“隨曲就伸”。待人接物,以善為本,推崇“中和”“温柔敦厚”之美。他不拘泥於一人一師,兼容多人之長,形成中正圓活、寓大於小、柔靜端莊的走架風格。
三、吳文翰先生之“懶扎衣”和“單鞭”。吳文翰(1928- )河北省邢台地區南和縣人。幼年便白日跟清末廣府文舉仝酌泉夫子讀“四書五經”,早晚隨邢台國術研究社社長李聖端先生(1888~1948,郝為真弟子)習太極拳。他學識淵博,精研拳史、拳理,博採眾長,著述頗豐,有“武林一支筆”之美譽。作為當代武式太極拳代表人士,多次應邀出席全國及國際性的太極拳活動,編著出版了《武派太極拳體用全書》。吳先生以武術與文化為大前提,從大太極的視角審視武式太極拳,提出武式太極拳為“文人化”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出現許多學者型太極拳家,使太極拳從技藝型走向學術和技藝型等諸多理念。他行拳沿襲了“起承開合”“身備五弓”的要求,拳勢中正安舒、順遂圓和、外柔內剛、虛實相生、重而不同、法度嚴謹(拳照拍攝於70歲以後)。
武式太極拳具有“簡潔縝密、術法分明,古樸典雅,一端莊灑脱”的獨特風格。自武禹襄創拳至今,此拳派生生不息,繁衍不斷,代有人出。郝少如、姚繼祖、吳文翰因三人所處環境、歷史條件、個人因素等原因,雖同宗同派,但共性中存有差異。郝先生上世紀30年代中期便闖蕩上海灘,以技擊打天下。演拳時,無不透出技擊本性,起承開合、節序有致、一字一義、毫不含糊,箇中奧妙,須細細體會。姚先生因年已八十,演拳神韻不及當年,此自之規律也。似站着打拳,當然跟年老有關,並非姚老之本意。一味模仿,只學其形,難得其妙。他走架小中見大、柔中有剛、輕靈圓活、貴在藏鋒之風格依然可辨。吳先生因個人閲歷豐富、拳術研究較透徹,於厚積中而薄發,繼承中有創新。習者可仔細斟酌其中真味。孔子説“和而不同”。“和”是出自同一根源,是吸取傳統,是繼承。,“不同”是發展,是創新,對三位先生做較具體的剖析,節取有關文字,予以比較,便可得出其異同之處,始有助於讀者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