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馬上就評|我們都需要一堂死亡教育課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經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孔雨童

清明節這幾天,關於“死亡教育”的話題登上了熱搜,並持續在多個平台引發熱議。據媒體報道,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廣州大學在內的約20多所高校開設了死亡教育相關課程。


“如果這樣的課程能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展就更好了”“懂得生與死才能更好地的生活”“建議成為必修”在這個話題之下一片“支持”的評論其實反映了很多大眾的需求和心聲。

中國人歷來忌談死亡,説話帶“死”嫌晦氣,很多人重病也不願提及身後事,更別提“學習”死亡。但當我們直面現實,又會發現,死亡教育確確實實已經成為重要的“缺失的一課”——因為缺乏對死亡的認知、理解和敬畏,自殺和一些暴力事件頻發;因為沒有學習過“面對死亡”,人們在出現重大疾病時,往往因為未知而過度恐懼,以至於在生命的抗爭時刻除了病痛也有難以忍受的精神折磨。

“家人去世,無數各日夜難熬。甚至工作時一想到就情緒失控,直到三年後才稍稍看開,期間一直在找死亡的書和文章在看,死亡教育真的太重要了。”一位網友的發言就是無數人真實的寫照。

回顧很多人的一生,要經歷系統而繁複的各類教育,學習語言、科學、運動、邏輯,要通過一次次考試,去督促我們的學習更加深入。但對於死亡教育這類重要的人文教育,卻可能終其一生也沒有翻開過“第一頁”。這不得不讓我們更急迫的呼籲推進 “死亡教育”進入真正的課堂。

就在今天,又一個話題登上了新浪熱搜榜——#00後開始立遺囑#報道中提到,自從中華遺囑庫2013年啓動以來,統計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提前立遺囑,把“死亡”納入自己的人生規劃,2017年到2020年僅“80後”訂立遺囑的人數四年間翻了近7倍。這或許反映了更年輕一代人正在面貌趨新的“生死觀”,而我們的死亡教育也會有更多被接受的空間。

“這是我們最不願意學會的一課,確實必須學會的一課。”希望教育部門和社會力量有更多的努力,讓更多人“補齊”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