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代沒有午餐肉罐頭,也沒有壓縮餅乾,那行軍打仗都吃些什麼?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經典

雖然不少軍迷們對軍用罐頭、壓縮餅乾之類的軍供食品有着迷一樣的信仰。眾多短視頻平台,還專門有許多品嚐各類野外軍用食品的直播。

但説實話,跟我們日常現燒現吃的炒菜比起來,午餐肉、紅燒帶魚、四喜丸子之類的罐頭食品,吃起來味道都不算好,即使是什麼紅燒肉罐頭,也比不上家裏面“媽媽的味道”。

畢竟嘛,這些軍糧是行軍打仗時用的,量大、耐放才最重要,口味什麼的都排在其次了。


跟古代行軍作戰比起來,現在軍隊裏好歹是有午餐肉罐頭之類的壓縮食品,許多食物存放在罐頭裏攜帶起來也比較方便,可擺在諸葛亮、李世民、朱元璋跟前,他們統領的軍隊可就沒這麼多選擇了。

古人行軍打仗,吃東西真的是能對付就對付,很多時候唯一的標準就只有一個字——飽!

俗話説得好,“皇帝不差餓兵”,即使是再精鋭的部隊,一旦沒了糧食,也是要立刻炸鍋的。因此,對於將領們來説,如何抓住自己士兵們的胃,就成了他們外出征戰時至關重要的一環。

可是就像前面咱們説的,古時候沒有行軍罐頭,打仗又大多在野外,風吹日曬加雨淋,大部分食物別説保存十天半月,就算是保存個三五天也不容易。因此,古人在選擇軍糧時,範圍不是一般的窄。

與我們如今花裏胡哨的菜單相比,古代軍隊的飲食種類極為粗糙。簡單來説,從春秋戰國開始,人們就主要以粟作為軍糧,粟就是穀子,脱殼後我們也叫它小米。

這種糧食對當時的軍隊有多重要呢?比如説戰國時期的秦國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富有,就誇自己“積粟如丘山”。可以説,這種糧食在當時都算是戰略物資。秦國就是靠着商鞅變法後的耕戰國策,再加上關中和成都兩塊盛產糧食的大平原,才能夠到處囤積如山的小米。


現在我們都是拿小米來煮粥,古時候也是類似。現在我國南方許多省份的家庭喜歡煮皮蛋瘦肉粥、燕麥牛奶粥之類的粥來養生保健,而古人煮粥雖然同樣也是加入各種雜七雜八的蔬菜野果,有時候為了改善伙食還會加入一些肉塊。

因為喝粥是為了充飢,所以在煮粥時人們會煮得儘量稠上一些。北宋名臣范仲淹,小時候寄宿在書院裏寒窗苦讀,就經常喝這種稠粥,他每天早上煮一鍋厚粥,等到粥涼凝結成塊,再劃成幾小塊早中晚分着吃,至於配菜嘛只是一些鹹菜。

後來,隨着范仲淹出將入相,名人效應之下經過挖掘他的少年經歷,還在歷史上留下了“劃粥斷齏”的讀書美談,和“鑿壁借光”、“囊螢夜讀”等典故,一起砥礪着莘莘學子勤奮學習呢!

回到古代軍糧的話題,從先秦到唐朝,這種厚粥一直都是軍中士兵們的主要食物。這是因為,小米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主要的作物,尤其是在唐朝以前,北方既是中國的行政中心,也是經濟中心,所以北方盛產的小米也是軍中的主要糧食。

而隨着南方經濟的不斷髮展,當地的水稻作物規模也開始不斷擴大,南方“魚米之鄉”所生產的大米,也逐漸變成了軍隊中的常備物資。

不過,即使是在明清兩代,小米仍然要比大米受歡迎一些,這是因為小米脱殼之後更加容易保存,如果存儲適當,一袋小米放上很久都不會腐壞。而大米就不行了,因為它水分更多所以更容易變質,一般過不了多長時間,大米就不能再吃了。現代超市裏賣的袋裝大米,時間能放得更久一些,還是因為給大米拋光的技術。

有鑑於長時間流動作戰的體力消耗,古代行軍打仗也不能光是喝粥,尤其是作為士兵來講,更加需要充沛的蛋白質補充,才能從事繁重的體力訓練和行軍作戰。

不過,從《孟子》一書中“七十者衣帛食肉”來看,就會發現想要讓士兵們都吃上肉不是特別的容易。畢竟在中國這樣一個講求孝道的國家,70歲老翁穿錦衣、吃肉食都成了一種國家興盛的標誌,可見在春秋時代人們眼中肉類的珍貴程度。

幸好,吃不上肉類蛋白,但植物蛋白也可以勉強充數啊!從春秋時代開始,大豆(古代稱之為“菽”)就一直都是我們老祖宗食譜上的重要組成。

當然了,肉食珍貴也是相對的。春秋時代的人們限於生產力水平,過得慘了一點,士兵們也只能完全靠喝粥騙一騙肚子。但到了漢代,這種情況就發生了一些改變了。

尤其是到了漢武帝時期,因為文景之治的積累,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是蠻不錯的。

比如《居延漢簡甲乙編》裏面,就記載過一位叫做富風的“執胡燧卒”(執胡燧是地名),每月有大概六百到九百錢的正式收入,其中有將近三百錢花在了買肉上。他有一個妻子和兩個都還不到十歲的女兒,仔細算一下就會發現,這位叫富風的漢卒,一家四口人在肉食上的生活水平,可能比我們現在也差不了哪兒去。


跟農耕為主的中原軍隊相比,比較反常識的反倒是一些遊牧民族的軍糧了。不少人覺得,遊牧民族好啊,他們畜牧為生,肯定天天吃羊肉吃到膩,但實際上呢,對於牧人來講,像羊這類家畜的用途是產奶、下崽和產毛,根本捨不得殺了吃肉。

因此,他們除了在戰前會驅趕一些牛羊當作行軍時的補給外,大多數時候他們的軍糧依舊是以穀物為主,野菜、菌菇甚至植物根莖為輔,最多是添加一些奶製品作為調劑。牧人的軍糧裏面竟然沒有多少肉,是不是有些魔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