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校外樂隊,我的第一任吉他老師
一年時間過的很快,整個大一我是在整天迷迷糊糊,課昏昏沉沉中度過的,偶爾系裏有活動的時候就會提前半個月通知我們,就會安排我們每天練習彩排,總的來説系裏還是比較支持搞文藝在文藝方面有突出的這些學生。系裏領導會專門分出一間教室讓我們用。於是,我和其他參加表演的學習整天除了上大課,吃飯之外就會待在這樣的教室裏,再不就是回到宿舍練習。其實那個時候我們報節目參加演出,主要是為了掙點學分。因為導員和上一級的學長們和我們這些新生説過,你們吶,有活動呢儘量多參加一下,這樣能加分,對你們以後畢業會有所幫助的。等到大三的時候我們慢慢的也就懂了。知道了他們説的加分其實對一個畢業生幫助不大,只不過導員為了讓大家踴躍的參加節目,推動大家參加各種活動的積極性。
不過這樣其實想想也挺好,在校園比較活躍的學生其實本身也受益了。參加演出也是蠻鍛鍊人的。回頭想想這樣的大學也算沒白讀。記憶裏也留下了一些精彩的畫面。等到了大二的時候,算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吧我和我班上的搭檔認識了一去校園外的樂隊,也是我上學所在城市裏比較好的一支本地樂隊。記憶裏的畫面是,一天的中午我們去校外買煎餅果子,一抬頭,看到對面咋圍了那麼多人,我倆好奇就走過去了,離近了才知道是一個樂隊在佈置設備馬上要進行演出。這讓我們倆非常的興奮。我們決定看一會兒再回去,於是一邊造煎餅果子一邊看演出,説實話之前在我們那個鎮子上也看見過當地的文化館演出,都是一些年齡很大的叔叔大爺在那裏表演,而且他們演奏的都是民族歌曲。
不像這支樂隊,他們一共六個人,年齡普遍在25-30左右,充滿着激情,他們的穿着也是比較統一的,不知道在哪個服裝店買的,像是迷彩又不是迷彩的那種衣服,看起來很酷。他們的開場第一首歌曲是Superstar,是一個女孩唱的,應該是他們從我們校內的藝術系請過去的,這個樂隊,兩個吉他手,一個鼓手打的是YAMAHA電子鼓,一個貝斯手,一個鍵盤手。一個主唱兼吉他手。印象中主音吉他手頭髮很長,很有個性,後來聽別人説他曾經和國內唐朝老五學習過。鍵盤手是一個大胖子,鼓手很瘦但很精神,主唱個不高但很墩實。他們個個外表都很有特點,二號吉他手颱風很穩,大概是他們這個隊伍當中年紀最大的一個。
後來我也是跟他學習了一段時間電吉他。他們的演出很豐富,有吉他SOLO,有鼓獨奏,貝斯獨奏,他們有唱自已的原創音樂,唱的比較多的是當時的市面上的流行歌曲,還有黃家駒的歌曲也比較多,而且他們最大程度的還原了樂器的原聲,太漂亮了,音樂響起幾乎和你看碟片裏時的感覺沒什麼兩樣,當然刨出去唱之外啊哈哈,因為他唱的一般。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如果我上台去唱應該不會比他差。也許是我太自以為是了,反正我覺得他唱的不好。覺得他比交喜歡齊秦的歌,一連氣唱了好幾首。和他們有過進一步的接觸是兩個月以後,我們是通過教我們馬哲的老師認識的,為什麼呢?因為馬哲老師和我們的關係很好。
因為那個樂隊裏的主唱是他曾經的學生。我和同學兩個人叫上馬哲老師和那個主唱一起在學校附近的飯館請他們兩個吃了一頓燒烤。酒過三旬,菜過五味了説明我們想結識他們的意思,並且想和他們學習一下吉他。那個主唱大哥胸脯一拍,沒問題。中國的尼古拉斯趙四説的話一點不假,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