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運“斷鏈”,世界第一大港“千里運空箱”,緩解卡脖子難題
春節前夕,正值貨主集中發貨期,上海港全力運轉,各種防疫物資、生活必需品、工業品等源源不斷地裝船發運。與此同時,碼頭上卻出現奇特的新現象:一船船集裝箱卸下,箱子卻是空的。人們不遠萬里,不惜成本,把大批空箱子運到上海。
上海港發佈最新數據:今年1月份集裝箱吞吐量再次突破400萬標準箱,維持在歷史高位。同時,1月份全港空箱迴流數量環比增長18.9%。
新現象背後,是疫情下全球海運市場的混亂局面。去年下半年開始,世界眾多港口就長期處於半癱瘓狀態,由於頻繁停工停產,港口作業效率極低,集裝箱到港後有進無出,大量滯留。國際貿易需求仍在,但海運卻幾近“斷鏈”,供需失衡後,運價暴漲,個別航運公司因此半年賺了十年的利潤……
卡住全球海運業脖子的,正是集裝箱的流轉問題。一位國際貨運代理人告訴記者,雖然現在運價是去年上半年的數倍,但如果貨主自己有集裝箱,部分航線價格直接減掉一半以上。
上海港開年生產數據一路飄紅,碼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
供需失衡時,有人賺快錢,有人謀全局。作為連續十一年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超級大港,上海港首先想到的是為困難重重的全球海運業提供高效服務。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副總經理楊焱濱介紹,現在港口各項集裝箱業務都已實現7*24小時全年無間斷的網上辦理,進口集裝箱卸船後,對於相關口岸手續齊全的進口貨物可實現一小時內完成碼頭提離。
上海港經營者意識到,要緩解全球海運斷鏈風險,“獨善其身”還不夠。去年年初開始,上海港就通過自建、租用等多種方式,未雨綢繆,擴容空箱堆存能力,為吸引空箱迴流備足場地。
目前,上海港已推出了“異地還箱”“異地提箱”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加速全國和世界各地集裝箱流轉。當空箱變得越來越緊缺後,上海港主動與國內外各大船公司溝通,出台費率優惠等措施,請他們從海外儘量多調運空箱回港。去年下半年,上海港助推回流的空箱達到22萬標準箱,既幫助緩解了海外港口的週轉困難,又促使海運價格加快回歸正常,為更多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降低成本負擔。
碼頭一線7*24小時不間斷作業,全力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暢通
如今,集裝箱不止從海外回來,還在長三角內部循環聯動。去年以來,上港集團加強了浙北獨山港至上海港的點對點航線密度,將浙北地區集裝箱製造企業生產的新箱,第一時間直接運至上海。去年下半年,獨山港新造的1萬個標箱已從上海港出海,今年1月又有2100多個抵滬,滬浙兩地緊密合作,通過便利的水運條件,靈活配置資源,共同服務於國內國際雙循環。
“我們計劃在洋山島建設空箱專用堆場,併成立上海港空箱調運中心,預計一期項目將於今年下半年啓動。”楊焱濱透露,空箱調運中心將為船公司提供更大的空箱堆存的基地,更好地滿足上海本地和周邊港口的用箱需求。
這一建設項目,源自疫情下危機的倒逼,卻又着眼國際航運中心的長遠發展。“‘十四五’期間,隨着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推進,內河航運也將迎來發展機遇,長江沿線和長三角內河港口的空箱需求將隨之攀升。”航運專家表示。
欄目主編:徐蒙 文字編輯:王力 題圖來源:上港集團提供
圖片來源:上港集團提供
來源:作者: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