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讓孩説話流暢的秘密,語言敏感期的孩子這樣啓蒙就對了

由 湯生 發佈於 經典

我們都喜歡聽孩子説話,尤其是有些小寶寶,小小年紀卻能出口成章,侃侃而來,讓家長聽着忍俊不禁。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在人羣中也是比較顯眼,能很好地與別人溝通,語言邏輯能力非常有條理,這都源於從小時候而來的語言能力。

同樣都是孩子,有些孩子卻表現得很內斂,不願與人溝通,總是充當人羣中的傾聽者,卻很少去表達。或許不是他們不愛表達,可能是孩子們沒有找好表達的方式,縱使有太多想説的話,到嘴邊卻不知道如何整理成語句説出來。

孩子能説會道是天賦嗎?

答案是得,有些孩子天生喜歡説話,愛表達,這是難能可貴的優勢。孩子能説會道可後天培養麼?答案同樣是可以的,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同樣能讓他們的語言能力有個質的飛躍。

0-6歲是孩子的語言表達敏感期,他們會經歷從接受語言到表達語言的過程,而這個階段對他們語言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有些家長不解,語言還需要培養麼?不都是脱口而出麼?孩子的語言就是積累的過程,通過聽和看來積累詞彙,再經過大腦的運轉變成説的邏輯。

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這幾點:

1. 詞彙積累

語言的積累從孩子出生就開始了,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也聽不懂。其實語言環境的建立是他們今後學説話的基礎,讓他們能聽到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表達,這些都會儲存在腦袋裏成為今後的財富。父母要在生活中多説話,包括給寶寶餵飯,穿衣時,你可以對着孩子説“吃飯,穿衣服”,帶孩子外出時,看到花草,也可以指着這些花草告訴他們“花”。

等到寶寶稍微長大一點,些單個的詞語就可以適當的擴展成語句。比如對寶寶説“現在我們要吃飯了”“你看,這是小花”。詞彙到語句的積累和延伸,會讓孩子記憶逐漸深刻,他們會逐漸有了理解你説什麼的能力,並開始記在腦子裏。

2. 儘量多説話

寶寶腦袋裏的詞彙都是從大人那裏得到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教了什麼,他們就會學習到什麼。語言同樣如此,孩子六歲前大腦是最佳的記憶年齡段,他們會有相當強大的記憶空間,所以想要孩子能夠有組織語言聽説讀寫的能力,家長別吝嗇語言的傳輸,儘量多表達,多傳遞,讓更多的詞彙可以進入孩子的腦海裏。

我們常説那些能説的孩子是“話癆”,那是因為這些孩子大腦儲存的詞彙足夠多,能夠支撐他們源源不斷地表達。家長在家要多説話,抓住每次和寶寶交流的機會,完全可以把説話當成聊天,沒有目的性,沒有限制,把儘可能多的話語都傳遞給寶寶,不僅增進了親子關係,也會刺激孩子的語言神經中樞,對詞彙的接收更敏感。

3. 引導鼓勵孩子説話

孩子不會表達,除了詞彙量的缺乏,還有一點就是説話的技巧和表達的能力要培養和加強。這也需要家長去輔佐幫助。從孩子咿呀學語開始,我們就要鼓勵他們多發音。一開始他們只會簡單的發音,隨着語言能力的發育,逐漸會開始模仿大人的話語,雖然發音會不準,但千萬別阻擋孩子表達的意念。

家長可以讓孩子看着自己發音的嘴型來模仿,多進行練習,有一天他們的發音會標準。另外多和孩子溝通,用孩子聽得明白的話語來聊天,引導他們表達和訴説,孩子會很喜歡這樣互動的環境,這有利於語言邏輯順序的形成。

鍛鍊寶寶説話,我們還可以這樣去做

1. 給寶寶讀繪本

通過有感情地讀繪本過程,讓孩子在沉浸故事的同時,也讓對詞彙和語言的記憶更深刻。而且繪本里的故事可以增強孩子的聯想意識,這對刺激語言發育很有幫助。

2. 不干擾孩子説話

當孩子表現出強烈的説話意願時,家長一定要耐心去聽,不要覺得煩躁就隨意制止。我們要提高孩子説話的興趣,而不是抹殺他們説話的權利。給孩子足夠表達的權利,就算是不斷重複同樣的話,那也是他們鍛鍊提高的過程,應該給予足夠的鼓勵空間。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樑,讓孩子願意説話,要從小鍛鍊和培養。語言敏感期請家長一定重視起來,效果定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