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因為學校不發達,就要依靠在家庭裏進行教育,由於孩子要模仿雙親的一言一行,所以雙親總要事事率先示範,給孩子作出榜樣。孩子只要模仿雙親去行動,就能取得適應社會的能力,取得社會性智力。可是到了現代,這種教育職能的大部分已由家庭轉移給學校了,凡屬教育方面的事,都交由學校來承擔,家庭成了休息和娛樂的場所,雙親也就隨着喪失了教育孩子的主動權。
儘管是這樣,但孩子卻依舊要在模仿雙親的言行中成長,而且要在模仿雙親的言行中發展社會性智力,獲得適應社會的能力。在現代的家庭裏,從模仿雙親的言行上到底能學到一些什麼樣的社會性智力,學到什麼樣的適應社會的能力呢?在學到社會性智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的基礎上又能養成一種什麼樣的性格呢?這都要按每個家庭的教育條件來區分好壞。給孩子一點教訓並不難,斥責也可以説是教育的一種方法,但若真正想要把孩子的性格培養得好,就必須首先改善孩子的模仿內容,為了改善這種內容,雙親不僅要注意言教,而且述必須以身示範。
日本古代的“武家”社會純屬封建社會,可是,在老一輩以身示範這一點上可能遠遠超過了現代人。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社會環境和教育條件十分複雜,低級庸俗的書刊電視如同洶湧的浪潮滾滾而來,不管雙親怎樣努力率先示範,孩子總不能按照家長的意願成長,假如一旦在某一點上稍有疏忽,孩子就會被污濁的社會環境所吞沒,他的社會性智力也就變得低級庸俗,性格教育也就陷入無法補救的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