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年9月7日,大清與沙皇俄國在中俄邊境的尼布楚簽訂了一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尼布楚條約》,這是近代中國簽訂的第一款國際條約,雙方為此投入了全部精力,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緊張而激烈的較量。
經過半個月的談判,條約具體內容基本敲定。參與談判的中方代表,領侍衞內大臣索額圖受到康熙嘉獎,滿朝文武也大唱讚歌,將《尼布楚條約》視為大清外交上一個偉大的勝利,盛讚康熙的英明。
尼布楚條約使中國丟失了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雖然這些國土很大部分上是模糊化的概念,但小股探險者加流氓的模式就能奔襲萬里,從你龍興之地卧榻之邊虎口奪食,而且奪了你還不敢出動大軍收復、打起仗來也沒有趕盡殺絕、更不敢追擊報復的姿態無異於助紂為虐,助長了對方的野心,之後沙俄對中國北疆領土的覬覦之心再也不曾止息。
他們説雖然康熙爺割讓了國土,但俄軍畢竟撤兵了。而且在條約中竟然出現了''中國''二字。這説明什麼,説明沙俄承認大清統治下的中國是一個國家啊。
這還不足以説明大清的強大和康熙的偉大嗎?首先我們説,大清軍隊外戰外行、內戰內行,跟沙俄軍隊交手從來沒有真正打贏過。
被大書特書的大清勝利,都是大清興師動眾,面對沙俄的逃犯、探險家,冒險家,對方根本不是正規軍,都是烏合之眾。
大清正規軍去攻打一下小混混組成的部隊,費盡吃奶力氣取勝,而且勝得非常難看。大清軍隊也就是能鎮壓國內起義和叛亂,對外作戰的時候真的很腎虧。
這跟明末軍隊一樣,外戰外行是他們的通病。一是大清軍隊沒有實力也沒有信心打,二是西北局勢未定,準噶爾騷亂,攘外必先安內。
如果大清真的英明偉大不腎虧,簽訂尼布楚條約是權宜之計,平定了內亂還可以攘外,收復失地啊。這樣做才是真偉大,很可惜,平定西北之後,大清早已將國恥忘記了腦後。
還有人説,尼布楚條約保證了邊境的安寧,偉大的康熙是以土地換和平。土地換和平要看對象,這一套跟以色列打交道管用。跟貪得無厭的沙俄打交道一點也不管用。
如果尼布楚條約值得讚頌,那麼中國近代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都是值得國人自豪的。近代史上哪一個條約簽訂後,沒有換來暫時的和平?
再説,一個強盜到你家裏佔領了你的東廂房,最後簽訂條約,強盜撤出了東廂房,你把後院和西廂房都給了人家,這叫外交勝利?
《尼布楚條約》的最大失敗,還不是割讓土地,它讓沙俄真正摸清了大清的實力,瞭解了大清政府那些領導人是什麼貨色。
在尼布楚會談中,中方一再退讓,三次讓步,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外強中乾的醜惡嘴臉。這就像那個黔之驢,老虎剛開始的時候摸不清你的底牌,不敢在你跟前輕舉妄動,有點縮手縮腳。
可是試探幾次,打過交道之後,發現你不過如此,除了割地別沒有長處。以後就能放心大膽地揍你,在你這裏得到無窮無盡的好處了。一旦如此,還有你的好日子過嗎?
有位偉人説過,鄰居是不能選擇的。
其實鄰居可以選擇。
在老家遇到了一個強勢的鄰居,我們可以到縣城買房;如果縣城也待不下去了,我們可以到省城;你要是再咄咄逼人,我們可以移民到外國。
但是一個國家遇到一個混蛋的鄰居,你不能搬家,只能選擇面對。
但不是逆來順受,不是俯首帖耳,不是假裝和平。
需要做的,就是竭盡全力、以暴制暴跟他打一架,讓他知道你不是好惹的。就像日俄戰爭那樣,沙俄雖然輸了,日本雖然勝利,可是日本心裏發怵,也明白俄羅斯不好惹,不到萬不得已不招惹它。
這也跟拳王爭霸賽一樣,你拼出了水平,表現出了鬥志,雖敗猶榮,讓對手尊重。作為大清統治者的先人,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向自己的子孫詮釋了自己基本國策,那就是領土不是個事,要多少都可以拿去,反正我不會跟你破釜沉舟。
而後來的大清領導人完全繼承了這個基本方針,不管誰來挑戰,想要領土就給,來者不拒。而大清第一次打交道就暴露出自己無能,讓沙俄嚐到甜頭,為以後割讓更多的領土埋下了伏筆,這才是《尼布楚條約》最大的失敗。
康熙為了對付西北內亂跟沙俄簽約是權宜之計,在平定內亂之後,就該勵精圖治,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進行全國動員將沙俄趕出中國領土,收復失地。
但是康熙畏敵如虎、只想苟安,用土地換和平,換來的是對手對你的鄙視,換來的是對手的更囂張,換來的只是無窮無盡的禍患。到了後來,和平沒有換來,土地也沒有了,最後連愛新覺羅的江山也給弄沒了。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