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華,鍾靈毓秀;行健不息,薪火相傳。今天,清華大學迎來110歲生日。校友們紛紛回到清華園,為母校慶祝生日。
在上午舉行的建校110週年大會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説:“清華人最大的自豪,就是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祖國壯麗的事業;清華人最高的榮耀,就是把自己奮鬥的足跡印刻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無體育,不清華。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這一理念已經深深融入清華人的血液中。今天早晨,完成莊嚴的升國旗儀式後,清華大學的110歲“生日會”以運動開啓——第64屆“馬約翰杯”學生田徑運動會在東大操場開幕。
開幕式現場,清華學生表演了精彩的大型團體操。看台上,看着充滿活力的學弟學妹們,一羣白髮蒼蒼的老人激動不已,他們是回到母校的1964級、1965級校友。材料學院1964級校友何富東説,他彷彿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每天下午4點半,鈴聲響起,大家紛紛放下手中的功課,來到操場,跑步、打球、游泳、滑冰……
“那時候,我們每年有兩屆運動會,大家都有一個信念:鍛鍊好身體,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何富東説,大學畢業後,自己一直保持着運動的習慣,直到現在,身體依然很好,“只要國家需要,我的體力、精力,完全可以為祖國工作50年。”
記者瞭解到,體育運動已經全面融入清華學生的學習、生活。目前清華體育課開設了近50個項目,課程涉及競技體育(奧運項目)、休閒體育、民族傳統體育和體療課等。該校堅持本科四年開設體育課,明確規定本科生必須測試長跑,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體育課不及格或未通過游泳測試均不能畢業。此外,清華還積極組織師生參加羣眾性體育活動,組織“馬約翰杯”學生田徑運動會、新生運動會、校園馬拉松等體育賽事,每年參與者達到5萬人次。
39屆“挑戰杯”創新不停息
安全自毀電池,加入熱觸發反應物,使其在電池有熱失效趨勢時就發生反應,避免引燃其他車輛材料、部件,造成更大損失和人員傷亡;純電動方程式賽車採用輕型高性能材料,全重僅200餘公斤,時速可達90公里;交叉雙旋翼複合推進無人直升機,可以全面提升應急救援的效率……
在上午舉行的第39屆清華大學“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展開幕活動上,215項出自清華學生之手的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如車輛學院2018級本科生朱澤航的項目“一種面向輪轂電機的動力切換裝置”,針對輪轂電機存在的輸出扭矩和制動力不足等缺陷,通過機械設計使輪轂電機通過該動力切換裝置可達到兩種不同的減速比動力輸出,並能實現快速切換。
清華大學“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始於1983年,是清華歷史最長、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推動清華學生參與課外學術創新實踐、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記者瞭解到,不少創新成果已經落地。如該校航天航空學院學生團隊研發的交叉雙旋翼複合推進無人直升機項目,已經於2015年開啓自主創業,3年完成3輪融資1.2億元,成為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已經完成120畝基地建設,獲批試飛空域52.7萬畝,並獲批民航局頒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駕駛員培訓許可證。成果也已入選北京市應急科技先進裝備,2019年還收穫了應急消防採購訂單。
勇於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自強成就卓越,創新塑造未來。上午10點,清華大學建校110週年大會在新清華學堂舉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奧運冠軍鄧亞萍等一大批校友回到母校,參加校慶大會。
1997年,鄧亞萍來到清華大學外語系學習。2001年,她取得了清華大學外語系英語學士學位。鄧亞萍對記者説,在母校度過的每一段時光都很難忘,只要在北京,她總會時不時回母校看看,與老師們聊一聊,“母校百年校慶時我也回來了,這次再回來參加110週年校慶。10年過去,母校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弟學妹們的學習條件更好了,相信他們能取得更大成績。”鄧亞萍説。
在上午的校慶大會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説,110年來,自強不息的清華人始終以國家至上,在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勳章獲得者中,有14位是清華校友。“清華人最大的自豪,就是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祖國壯麗的事業,清華人最高的榮耀,就是把自己奮鬥的足跡印刻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邱勇説。
邱勇也闡述了對大學的思考,他説,大學要尊重學術,尊重學者,努力營造寬鬆的學術氛圍,成為人才匯聚的高地,大學要回歸學術本質,摒棄浮躁功利的思想,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他説,大學的卓越,首先要體現在對本國、對民族發展做出突出貢獻上,“我們要努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勇於攻克卡脖子等關鍵核心技術。”
邱勇説,清華大學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氣魄,全面提升辦學水平,自信從容邁向未來。自強創新,不辱使命,奮力開拓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格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文並攝/記者 張航 和冠欣
編輯/譚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