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來自大洋彼岸的善意——澳中友協見證中國發展縮影
新華社堪培拉12月19日電 通訊:來自大洋彼岸的善意——澳中友協見證中國發展縮影
新華社記者白旭 嶽東興 田晨旭
“每次到中國,我都會感慨於中國發生的新變化。”澳中友好協會首都地區分會主席卡羅爾·凱爾日前在堪培拉的家中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説。當談到分會對中國一所學校近20年的資助時,這位1982年就到訪過中國的老人説,這些年來這所學校和學生們的變化,也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
採訪時,凱爾翻看日記,講述了最初對北京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中心小學提供資助的情況。凱爾説,當年澳方考察過不同的學校,最後通過北京市對外友協聯繫到了這所位於山區並被稱為“北京最北的小學”。
新華社記者日前到學校實地採訪瞭解到,20年前,這個地區大部分家庭以務農為主,低收入家庭較多。據學校校長劉久磊介紹,當時孩子們的一些文具都需要學校和老師資助購買。
“第一年我們資助了21名貧困學生,”凱爾回憶説,“我們的想法是,對這些學生從小學一直資助到上高中。截至目前我們已資助了大約250名學生,為他們籌款超過3.6萬澳元(約合17.9萬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他們還向學校贈送英文書和澳特色紀念品。
據劉久磊介紹,這是給予學校時間最長且不間斷支持的唯一一個外國民間機構。
學生郭禹昕今年12歲,分會已連續兩年向她提供資助。“那些叔叔阿姨們很和藹,也很友善。”
今年16歲的郎今緣也是接受資助的孩子之一。2012年,她父親意外離世,全家主要靠母親務農維持生計,當年分會贈予的400元助學金相當於她一個學期的開銷。去年,她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懷柔最好的中學。
“我特別感謝他們對我的幫助,”郎今緣説,“如果將來有機會,我也想去澳大利亞看看,同時希望幫助到其他有困難的小朋友。”
在接受澳民間機構捐助的同時,該小學還得到北京市各級政府在資金和政策方面的大力幫扶。學校隨後成為北京市最早掛牌的民族學校之一,並被評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基地。如今,學校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教學樓翻新加固,設施齊全的室內健身房建成投用,供暖設備更新換代,學生宿舍新修了獨立衞生間。
去年,凱爾到學校參觀,感受到學校發生的顯著變化,特別是學生們的精神面貌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她説,孩子們很快樂,學校現在不但重視主要課程,也強調文化和藝術類教育,孩子們可以做非常漂亮的剪紙。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楊治對記者説,澳大利亞有不少像凱爾這樣的民間友好人士,他們期盼兩國友好。
劉久磊表示,外國友人的幫助拓寬了大山裏孩子們的視野。“外國友人多年來的資助不但讓孩子們延續學業,更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大洋彼岸的温暖。我們希望能夠延續與澳中友協的友誼。”(參與記者:強力靜、姚雨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