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國孩子學英語最大的問題,就是“啞巴英語”。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一致認為,孩子語言的習得,要遵循“聽、説、讀、寫”的規律;
如此,孩子才不至於,只會應試,不會應用。
並且,我們在給孩子英語啓蒙的過程中,也總被很多人灌輸:
要遵循語言規律,按照“聽説讀寫”的步驟,讓孩子一步一步來。
於是,很多家長生搬硬套,讓孩子必須先聽、再説,然後讀,再來寫。
但我們的按部就班,真的可以換回孩子英語的顯著提升嗎?
曾有寶媽吐槽,自己不想孩子落於人後。
孩子很早就開始英語啓蒙,聽-説-讀-寫,一步一步來;
錢也花了,時間也用了,但孩子的英語水平總是不見起色。
她甚至指責孩子不好好努力,但孩子也委屈,努力了但英語就是上不去。
孩子的英語學習,必須遵循“聽-説-讀-寫”的順序嗎?
或許很多家長都誤解了。↓↓↓
1
“聽”和“説”,不可分割
在孩子英語啓蒙階段,我們都給孩子聽英文兒歌、看動畫片,大量的“磨耳朵”。
但孩子不理解的聽,於孩子而言,是無效的。
如此,孩子的興趣也不高,難以觸動孩子的情感,收效甚微。
那麼,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
很多資深英語老師説,必須聽説相結合。
比如我們給孩子聽了一百遍兒歌《Three blind mice(三隻盲鼠)。
如果孩子不理解,也不開口唱;
他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三隻盲鼠的英語是“Three blind mice”,更不會使用這些詞語。
有研究表明:
學習語言中,聽和説是一對雙胞胎,只聽不説,會造成孩子語言能力“石化”。
而聽和説,能相互促進。比如:
我們和孩子一起看《小豬佩奇》,以“泥坑”為例,裏面常用的詞組有泥坑muddy puddle,電視television,盆浴bath等。
如果我們只注重孩子聽,而不引導他們説,他們肯定不能熟練掌握。
如果我們在孩子能懂得television的意思,在生活中指着電視,可以問孩子:
“ What's this?”
孩子會説,“ It's a television”。
孩子聽過,也説過,也就是實踐過,他們才會真正掌握這個詞語和句式。
作為家長,我們應儘量引導孩子,將接觸過的詞彙融入日常,比如刷牙、洗臉、吃飯、食物的顏色與味道等,重複練習,開口説。
如此,孩子往後在與人用英語交流中,他們也能通過語境、語調與核心詞,很快抓住對話者想要表達的含義。
2
聽力先行,動畫閲讀輔助
為何孩子在母語環境中,我們沒有特意教他説話,他也能慢慢學會説話?
那是因為,他們每天沉浸在各種具體的實物和情境表達中,慢慢聽得懂了,自然就學會説了。
這是兒童語言習得的規律,因此,我們一般將聽力放在第一位。
的確如此,孩子要學好英語,聽力必須先行。
但是,我們無法給孩子提供一個純英語環境,孩子也無法像學母語般耳濡目染,缺乏情境刺激。
因此,英文動畫和英語繪本閲讀,就顯得很重要了。
再以《小豬佩奇》舉例:
我們看佩奇和喬治要上幼兒園的場景時,動畫裏會説:
“Peppa and George are going to the playgroup.”
看到爸爸要修電腦的場景,佩奇會説:
“Daddy Pig is going to mend the computer.”
佩奇在騎自行車時的場景會説,“Just keep pedalling.”
我們陪孩子看動畫時,在場景中的對話,孩子聽懂了,再加機械重複的聆聽;
如此,孩子下次在生活對應的場景中,腦海裏面就會自動浮現這句話。
因此,讓孩子有情境地對應着聽,這對孩子建立英語思維,有很大的幫助。
3
讀説並進,效果更佳
當孩子在掌握了一定的聽力詞彙之後,他們能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進行一些簡單的英語對話;
這時,我們就要適時的給孩子,引入分級閲讀了。
讀説並進,孩子英語學習,會更有效率。
曾有一位媽媽分享:
孩子一直有做英語啓蒙,唱兒歌、讀繪本、看英文動畫,從來沒有落下。
孩子也能與爸媽一起,進行一些日常的對話。
但當孩子到了小學階段,老師對學生的閲讀要求也不僅僅滿足課內的對話了,新增了很多課外讀物的要求。
這位媽媽給我們的啓示是:
如果我們在孩子幼兒園階段,引入分級閲讀讀物,孩子上小學時,就不會那麼慌張。
分級閲讀,既有針對性的階段掃盲,又能拓展孩子的視野。
以《紅火箭》舉例,分為預備級、進階級和流利級三個級別,從26個字母開始,到書寫到發音,每個字母還會拓展8個基礎單詞;
孩子除了認識26個單詞,順便連自然拼讀都涉及了。
內容也涉及到科普、動物、自然界…
而牛津樹系列的分級閲讀,是通過閲讀Biff一家的有趣故事,來讓孩子掌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英語詞彙和用法。
我們可以讓孩子看多種同級的分級閲讀讀物,從易到難;
讀懂了之後,給孩子導入音頻反覆聆聽,再引入生活場景表達。
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孩子水平,給孩子挑選經典英語繪本。
如此,他們積累的詞彙和句型越多,表達也會越來越流暢,聽力自然會有提升。
4
嘗試動筆,潛移默化
很多家長或許一直覺得,讓孩子動筆,等上小學、初中時也不遲。
其實不然,在5歲之前,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用蠟筆畫一畫;
比如字母“A”,是不是像個尖尖的塔…
讓孩子觀察字母的形狀,塗塗畫畫,最主要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5歲之後,孩子的手部肌肉慢慢發育完全,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寫一寫。
比如畫了一個“蘋果”,我們讓孩子寫寫”apple”的單詞。
當孩子學了自然拼讀,我們説“cat”,讓孩子聽音寫字,並設置一些小獎勵。
在這個啓蒙階段,我們最主要的是讓孩子有積極性,不管他們寫得好與壞,我們都需要多加鼓勵。
隨着孩子的詞彙量的增加,英語水平的提高,我們可以讓孩子看圖寫句子;
或者看到某本書,用英語複述故事情節,並寫下來。
養成每天用英語説説今天發生的事情,並記錄下來。
千萬不要急功近利,孩子寫不好也沒有關係;
即使塗塗畫畫,也是一種寫,也是一種表達。
如此循序漸進的做法,對於他們後面進入獨立書寫更有幫助。
聽説讀寫,作為孩子英語學習的一個閉環,每一項都缺一不可。
作為家長,我們既要遵循孩子的語言學習規律,又要採用科學的學習方法。
聽説先行,在聽的時候不忘説,聽説才能相互促進。
在聽説的基礎上,再配合閲讀,孩子的英語啓蒙,更高效。
在聽、説、讀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讓孩子嘗試動筆,讓孩子從小培養寫的習慣。
有句話説得好,“聽、説、讀、寫”,就像汽車的四個輪子;
只有全面發展,孩子的英語能力才能全速前進。
格琳斯英語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