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中三部曲:輝煌、塌陷、提升
縣中三部曲:輝煌、塌陷、提升
——為了1400多萬縣中學子的夢想
1月,各地兩會陸續召開。根據相關媒體報道,中國教育在線發現,多地代表今年持續關注縣域高中發展並提出建議。
江蘇省人大代表,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黨委書記、校長呂建認為,不少地區縣域教育“塌陷”的核心原因是優質生源流失,“有了好生源不一定能辦好教育,但沒有好生源很難辦出高質量教育。”他建議,學校應“做好各自的事”,在所在縣域內招生,畢竟辦好縣中也是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
山西省人大代表、永濟中學教師吳絨豔建議,實行“以省為主”的高中教育經費投入機制、進一步完善高中招生政策、優化教師招聘政策、制定面向縣域內高中的重點高校專項招生計劃四方面內容,做好縣域內普通高中發展。
河北省人大代表、石家莊外國語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裴紅霞建議儘快研究制定符合河北實際的“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嚴禁任何高中跨地市“掐尖”招生,落實民辦高中屬地招生政策,嚴禁任何城區普通高中到縣裏招生,嚴防縣中生源多度流失。
貴州省人大代表、畢節市七星關區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張麗認為要辦好縣域中學,關鍵在留住優秀師資。她建議教育廳進一步加大全省範圍內縣中公辦高中教師的培訓,在職稱評審上給予傾斜,使優秀教師願意主動流入並留下。
…………
振興縣中,刻不容緩。
去年12月,教育部等9部門印發《“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嚴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中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同時加大縣中教師的補充力度,健全縣中教師激勵機制。
教育部專門針對縣域高中制定提升計劃,讓很多人看到了曙光。
縣中,從輝煌到塌陷✦
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2847個區縣級行政單位,包括1317個縣、948個區、391個縣級市等。全國普通高中共有1.42萬所,縣域高中0.72萬所,佔了半壁江山,在校生規模超過了一半,達到了1468.4萬人,專任教師近10萬。
與縣中千萬在校生形成反差的是,進入頂尖高校的渠道卻很難被打開。
據《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鑑》(2017)的數據顯示,縣級及以下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將近一半,達49.03%。但調查發現,在兩所精英大學非直轄市的生源中,來自縣級高中的僅佔21.9%,來自地市級高中的卻高達78.1%。
在我國教育史上,縣級高中曾扮演重要角色,考上本地最好的縣中,基本意味着“一隻腳已踏進重點大學”。曾幾何時,縣中出狀元。哪家孩子考取了名牌大學,都能成為同縣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一批又一批寒門學子從縣中走出,早年的中國大學生、新城市人,不少都來自農村、小縣城,他們都對縣中有着很深的感情。
但在省市重點中學和“超級中學”的雙重夾擊之下,現在,在一些較為極端的縣域,全縣能考上一本的人數僅有個位。
此前有媒體報道,河北蠡縣某年全縣中考成績前500名學生有370多人外流,為了搶下生源,當地提前把初中的孩子接到高中。這只是生源爭奪戰的冰山一角。
為什麼爭奪如此激烈?原因很簡單,這批優秀的初中畢業生,三年後或將給學校帶來良好的升學率,帶來極高的榮譽。好生源成就了好學校。一項基於對一些縣中高考現象的觀察發現,那些在縣中考進清華北大的學生,大多都是天賦較高的孩子,也就是説,學生的內在稟賦更起着關鍵作用。
生源的流失不容忽視。好學生離開了,教師也無心教學,教師也離開。據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胡伶的調查:縣中教師普遍具有比較高的價值承諾,但是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教師對學校的辦學現狀和工作氛圍感到不滿意,對教師職業缺乏熱愛。
而原本縣中的學生在教學資源上就不足,想要邁進理想大學的門檻,除了自身努力外,較城市學生更需要優秀教師的指導。優秀教師流失,教學質量下降,形成惡性循環。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輿論裏,縣中甚至會被貼上“應試教育”“刷題工廠”的污名化標籤,學生努力勤奮考學最終也被嘲為“做題家”。
縣中的困境,是由城市化衝擊、超級中學和民辦高中搶佔資源、流失風氣引發跟風流失等因素綜合導致的。優秀師資和生源的雙流失,致使縣中在教育的版圖上不斷衰弱,患上了“失語症”。
縣中與超級中學的博弈✦
超級中學的獨大和普通縣中的沒落,不能再繼續下去。
超級中學雖有高升學率的金字招牌,但跳出學校本身來看,嚴重破壞了區域內教學生態,帶來的消極影響不容忽視。
北大教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郭叢斌、北大教育學院博士後徐柱柱和北大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張首登,對“超級中學及其導致的教育壟斷對其所在省份高中教育整體質量的影響”進行研究。
研究分析發現:超級中學教育壟斷指數越高,省內普通理科一本分數線越有可能會隨之下降。
各省教育壟斷指數名次與理科一本線名次大體上呈現相反的變化趨勢,隨着超級中學教育壟斷程度的提高,本省高中教育質量將會顯著下降,且超級中學的教育壟斷對北大和中科大等精英大學理科錄取分數線的負面影響要明顯大於對各省理科一本線的影響。
僅靠幾所超級中學不但不能提升區域教學質量,反而不利於普通高中擴大招生規模、提高教學質量。
研究指出:事實上,決定一個省高中教育質量的絕對不是少數幾所超級中學,而是佔一個省絕大多數的縣級高中及普通地市級高中等非超級中學。超級中學光輝形象的背後,是以犧牲本省縣級中學的發展空間、縣級中學的教育質量,拉低全省總體教育質量為代價的。不少超級中學,在全省、全市範圍內掐尖辦學,難道能説明教學水平有多高嗎?
教育系統作為整個社會生態中的一個環節,教育資源的均衡是與經濟發展的均衡協調同步的。越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各地的縣都已經比較均衡,縣域教育塌陷越少。比如浙江,擁有多所國內一流的中學,且分佈在各個縣市。這樣的教育生態是健康的,資源分配較為均衡,且能夠提供高質量教育。也就不會出現一棵超級中學的大樹下,沒有其他縣中生存養料的情況。
此外,超級中學也不能揹負着為廣大農村學子、鄉村學子提供社會流動的讚譽。超級中學的入學門檻越來越高,城市學生入學超級中學更有優勢。最終通過超級中學進入一流大學的,絕大部分也非農村户籍學生。
隨着高中教育體系最基本單位“縣中“的式微,一流高校的入學機會也更多地被地市級高中和超級中學壟斷。
“郡縣治,天下安”✦
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為63.89%,略低於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65%的平均水平,與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有大約23%的上升空間。我們仍處於城鎮化率快速發展區間。縣域是未來城鎮化的主戰場,也就是説,縣域教育是支撐城鎮化的重要動力。
而縣中是縣域基礎教育的龍頭,“如果一個縣的高中發展不好,這個縣的基礎教育很難發展好,所以必須把這個龍頭建設好”,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説。
《“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目標:到2025年,縣中整體辦學水平顯著提升,市域內縣中和城區普通高中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健全,統籌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推動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2%以上。公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全面規範,縣中生源流失現象得到根本扭轉;教師補充激勵機制基本健全,縣中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明顯加強;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基本健全,縣中辦學經費得到切實保障;薄弱縣中辦學條件基本改善,學校建設基本實現標準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縣中教育質量顯著提高。
1月11日,國新辦就《“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教育部發展規劃司負責人晁桂明指出,嚴格執行“公民同招”和屬地招生,堅決遏制優質生源過度流失。嚴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中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
兩份重量級文件、接連表態,這表明,縣中塌陷已經迎來了系統性治理。
禁止跨區招生,實行“公民同招”和屬地招生,是幫助縣中能夠留住優質生源,保證學生結構的穩定性和層次性。保障縣中教學經費,系統調整教育資源配置模式,加大中央財政對薄弱地區教育的支持力度,是要讓教育公共事業發展均等化。在事業發展和待遇上對縣中教師給予傾斜,讓教師能夠“來縣中”“留縣中”。
激活縣域高中的發展是教育發展戰略所需,也是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縣域教育也會反哺縣域經濟,促進縣域城鎮化建設進程。
縣中振興事關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説:“好的教育生態,不應是一個學校站起來,一片學校倒下去,而應是百花齊放。”
教育公平的陽光正灑向大地,為千萬縣中學子護航!
參考文獻:
《聽,省“兩會”上!海安中學校長呂建這麼説…》海安播報
《山西省人大代表、永濟中學教師吳絨豔:關注縣域高中發展 教育經費投入機制“以省為主”》太原晚報
《2022河北兩會|裴紅霞代表:儘快制定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燕趙都市報
《貴州省人大代表張麗:在職稱評審上向縣域中學傾斜,留住優秀教師》多彩貴州網
雷望紅 《正視縣中模式,走出“縣中困境”》 光明社《教育家》
郭叢斌 徐柱柱 張首登 《研究顯示:超級中學教育壟斷程度的提高,會顯著降低本省高中質量》 《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
馬朝宏 林小英 《“縣中塌陷”背後的警示:縣域教育要守好自己的“責任田”》 中國教師報
胡伶 《縣中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調查研究》 光明社《教育家》
本文版權歸中國教育在線所有
轉載請註明:轉載自中國教育在線
本文作者:中國教育在線-李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