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被毀之前,洋人曾拍下寶貴相片,看完後讓國人大呼太美
在中國古代建築歷史上,圓明園作為晚清時期最大的皇家園林,其超高的建造工藝和數不清的黃金珍寶是皇家建築的巔峯之作。但可惜的是,這座氣貫長虹的皇家園林最終被英法聯軍防火燒盡,只留給我們滿地的殘骸。現在能夠讓我們回憶這座園林歷史的,除了一些書上的記載,還有圓明園被毀之前西方洋人拍下的寶貴相片,尤其是這些照片,能夠直觀的展現出當時皇家園林的璀璨景象,不少國人看完後直呼太美了。
在清代時期,為了在對外貿易中展現出泱泱大國的歷史底藴,康熙四十八年皇家設計師雷金玉修建了這座皇家園林,並且被康熙皇帝親自命名為“圓明園”,後來到了光緒時期,圓明園成為了皇帝及其家屬避暑的勝地,尤其是到了夏天,紫荊城內由於四周都是高牆的阻隔,使得城內燥熱無比,但距離紫荊城16公里左右圓明園確是一個非常適合避暑的地方,其建築面積佔約佔20萬平方千米,地勢開闊,風景怡人,正所謂夜靜梵音來水面,月明漁唱到窗邊。據説當時慈禧太后最喜歡在這邊“垂簾聽政”。
而且在晚清後期,西方文化實際上就已經在當時帝都非常普遍了,因此雷金玉在設計圓明園時還參考了西方建築的設計規則,像康熙就很喜歡西洋建築,所以圓明園內還設計有一處西洋景區供皇帝欣賞,可以説,圓明園是近代歷史上東西文化交流的一塊結晶。當圓明園的鬼斧神工之景被遊俠傳到歐洲各國時,連他們也非常震驚我國當時的建造工藝,不過也正是因為圓明園過於出名,才讓其在未來的戰爭中埋下了毀滅的種子。
1860年十月,兩名強盜闖進了這個氣勢恢宏的皇家園林,他們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他們肆無忌憚的搶奪園區內的珍寶、古玩、字畫、黃金,所有能帶走的統統拿走,帶不走的就砸碎,毀掉,臨走時還點燃了一場持續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徹底終結了這座皇家園林的盛世之景。圓明園被毀對於我國乃至世界來説都是一個極大的損失,它原本是盛世的見證者,現在卻成為了破敗殘垣,了無生氣。我國在世界上也就此少了一顆耀眼的明珠。
其實在英法聯軍退出我國之時慈禧曾想重新修補這座皇家園林,但當時户部給出的預算實在太高,即是傾盡當時國庫裏面所有的儲備,也無法恢復圓明園的十分之一,而且當時受到國家戰亂的影響,修復工程非常不穩定,再這樣的形勢下,慈禧也只能無奈的放棄了。不過在晚清後期慈禧還是拿着北洋水師的軍費去修築了另一座皇家園林頤和園,但頤和園的規模自然是無法和當前圓明園相比的,但好在頤和園並沒有遭到戰火的洗禮,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憑藉史書和他人之口,我們很難想象得到當年的圓明園是有多麼壯觀,但如果你能親自去一趟圓明園遺址,就能切身感覺到這座皇家園林的輝煌歷史,它就藏在這些斷壁殘垣之中,等待着人們緬懷起那光輝之景。實際上,火燒圓明園幾乎是我國近代時期“文物大滅絕”最具備代表的案例之一,即使到了現在仍然有人想要重新翻修這座園林,但歷史終究是歷史,不管我們怎麼去做,都無法改變它已經被毀滅的事實,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