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去北京遊玩的時候,都會去天安門廣場轉轉,看看天安門、看看人民大會堂。每天早上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是最不容錯過的,看完之後感覺非常的震撼。在天安門前有兩根柱子,佇立了500多年了,到底有何作用呢?看完之後明白了。
天安門前的兩根柱子叫做華表。在古代的宮殿、陵墓或者大型建築物的前面,很多都會用巨大的石柱來裝飾,相傳華表在部落時代是部落的一種圖騰標誌。在堯時期的很多交通要道都會立一根華表,這時的華表一般為木質,供人們在上面書寫諫言。不過在東漢時期,華表開始使用石柱了,書寫諫言的傳統也漸漸消失了。
天安門前的一對石柱是由漢白玉雕刻而成,建造了明朝永樂年間,與天安門是一同建造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華表其實不單單只是一個裝飾品,也是用來提醒古代帝王勤政為民的一種標誌。在天安門前的一對漢白玉石柱上面,各有一隻瑞獸,名字叫做“犼”,所在的方位不一樣,表達的意義也是不一樣的。
在天安門前的一對瑞獸是面朝南方,寓意是希望皇帝外出時不要久而不歸,在古時稱作“望君歸”。其實在天安門後面也有一對漢白玉石柱,石柱上面瑞獸是面朝北方,是望着紫禁城的,其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一直待在深宮之中,要時常出去體察民情,所以被稱作“望君出”。這兩對華表寓意非常好,這樣的傳統也一直保留着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