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評丨在線教育失序,如何歸正?
文丨東老師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推出新產品、新服務,吸引眾多消費者使用。圖為一位小學生正在上直播課。(圖源:人民日報)
近日,北京市教委會同相關部門針對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機構的招生收費、廣告宣傳、課程師資等內容進行檢查發現,高途課堂、網易有道精品課等機構在App等渠道售賣秋季課程,違規提前招生收費,並存在以明顯低於成本價格售賣課程,以不當用語誤導學生報名繳費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北京市教委已責令相關機構立即停止違規行為,並限期在本機構網站或公眾號顯著位置公示整改措施和結果。
從2020年疫情開始,在線教育呈現“井噴式”發展。資本的湧動,現實的需要,成就了在線教育行業當下的火爆,但問題也逐漸顯現。
“狂轟濫炸”的廣告,五花八門的營銷手段,誘導家長搶課買課;低俗有害信息及與學習無關的遊戲等內容,培訓內容應試化嚴重、違背教育規律;在線教師資質造假、機構無證辦學、虛假宣傳、霸王條款、解除合同退費難等行業亂象叢生。
在線教育在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個性化教學等方面是能發揮積極作用的。然而,某些機構不是秉承教育思維而是互聯網思維的方式來發展在線教育,不好好修煉“內功”做教學研發,而是把精力放在營銷上,違背教育初衷,一次次降低教育質量底線。
東老師認為,面對在線教育的失序,企業要想行穩致遠,路就要走正,迴歸教育本質。
在線教育要“慢”下來,摒棄流量思維,實現高品質發展。
首先,企業發展要規範有序,成立在線教育行業協會,找準定位,制定行業認證標準,規範市場管理,加強行業自律。在線教育是依靠科技進步發展起來的,要發揮大數據精準分析、AI交互激發學習興趣的優勢,讓用户獲得更好的個性化體驗和差異化教育。
其次,教師和課程質量不能降低。注重師資選拔和培訓,避免從業人員素質水平良莠不齊、出現包裝名師、虛假宣傳等問題。此前,在線教育機構把大量資金用到營銷上,師資和課程研發投入就會不足,在線教育機構應迴歸“內容為王”,注重內容和產品的研發,在尊重教育規律基礎上踏踏實實提升教育質量。教育關乎民生,在線教育企業不能只追求規模發展,還要堅持教育普惠,體現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可持續發展下去。
總監製:陳良傑
監製:夏宇
編輯:顧佳贇
製作:張靜、萬宏蕾
來源:瞭望東方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