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2017級清華大學本科生視角下的清華教育成敗得失

一名普通2017級清華大學本科生視角下的清華教育成敗得失

這篇文章我糾結了很久,原來是想寫清華的通識教育來着,因為本科教育這個話題太大了,僅以一個專業四年片面的經歷恐怕不好評價,但回頭一想,通識教育這個話題好像也並不小,於是就決定乾脆寫大點的主題,畢竟校慶不能少了排面。

早在2015年就有輔導員在知乎上提問“清華的教育存在哪些問題”。雖然距離當時的清華已經過去了五年有餘,但仍有很多問題處於擱置懸浮的狀態。

今天結合四年體驗觀察,將清華本科教育存在的問題歸納為七個主要矛盾,與諸君共享,還望輕拍。

矛盾1:過度的時間佔用與自我發展空間

眾所周知,建國以來,清華長期是蘇聯模式下的理工高校,儘管近年的改革方向是向美式大學靠攏,卻依然很難撼動某些制度設計和行政管理上的蘇式思維。

一名普通2017級清華大學本科生視角下的清華教育成敗得失

比如在課時和學分設計上,清華同學的學業壓力非常大,許多工科院系並不存在“年級越高越輕鬆”的狀態,而是三年的時間都被培養方案安排得滿滿當當。大多數人想要得到一個“不差的結果”,只能按部就班地被推着前進。

甚至偶爾想去暑研或者實習,去主動自我教育,還有可能被自己院系的教務用各種奇奇怪怪的理由卡住。

即便大一相對“課最少”,也是學生適應大學生活的重要階段,學校的好心培養依然不會放過。在學業上,用“寫溝”“二外”“通識課組”等佔領學生的課表,當然設計者的初衷是好的,畢竟大一不學,後面可能更坐不住板凳了,但這無疑也壓縮了學生們自主探索和自主適應的時間。

包括大一也是週末被各種集體活動和集體教育佔據最為嚴重的年級,學生忙完一週的學業,還要疲於應付某些形式主義活動,自然很難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發展的路徑。

在社會學上,有個概念叫“活動半徑”,測量的是一個人曾去過的最遠地方。雖然這個指標和經濟資本有着密切關係,但我覺得這個同時能反映出一個人是否是“有閒階級”。

顯然,清華的push壓制了許多同學的閒暇時間。

我認識許多同學,到大四了,除了回家,在北京連海淀區都沒出過,這合理嗎?

要求一羣沒有自主時間的學生去個個都能找到自己發展的路徑,是不現實的。清華在這方面是矛盾的:一邊希望完完整整地培養學生,一邊又希望學生不是一個模子裏出來的。

本質上就是過度的時間佔用與自我發展之間的矛盾。

矛盾2:崇高的理想與匱乏的職業引導

在清華,只要參與過校內的一些招聘會,必然知道“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業”這句口號。

此外,如果説清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那就是科研。從我入學開始,清華的科研導向就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身畔耳旁,甚至直至畢業了,科研依然是一個人能獲得最高評價的選擇,儘管這條路並不容易,也被祛魅過無數次。

一名普通2017級清華大學本科生視角下的清華教育成敗得失

再就是學校會鼓勵大家去奉獻邊疆,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姑且不提這是否為撈取政治資本),但張口閉口不提行業的待遇差異。似乎“談錢”在主流價值體系裏並不是一件體面的事情,轉碼轉金融都要隨時防着被別人扣上一頂“功利主義”或者精緻利己的帽子。

這套崇高理想體系最直接的投射就是“選專業時的情懷”。

我無意批評這種體系,因為這是國內整體人才結構的問題,非一校之力所能及。但清華一邊給學生樹立遠大目標,一邊卻什麼指導都不給,全讓學生小馬過河,許多學生在還沒有職業認知的情況下就稀裏糊塗地直了博,很可能是耽誤一生的選擇。

至少我在清華四年沒受到過任何職業引導。

也許學校會期望輔導員來解決這些“基層問題”,但事實上輔導員也只是還沒工作的研究生,很難在這方面給予本科生有效指導。

最後,許多清華同學一路跟着遠大理想走到底,始終相信自己出了學校一定會是個人才,結果在經濟下行的市場中被無情毒打,或者是草草做了某些“立大志”決定,最後發現自己不適合,活得很痛苦。

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這一點,清華真的應該好好學學經管。

職業引導不一定非是要教大家怎麼掙大錢,但至少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方向,能夠體面生存下去,我認為這是新時代下大學的基本職責。

矛盾3:充裕的課程投入與無效的教評反饋

從近些年清華在課程改革方面的投入和實際行動來看,本科生的教育總體上是越來越好的。無論是通識教育還是各院系的專業教育,甚至包括體育教育,都有着非常高昂的投入。這一點應該是沒得黑的。

但是現在存在的問題是,許多課程建設的錢扔下去了,有沒有成效?不知道;有沒有反饋?不知道。

甚至已經到2021年了,教評依然是個可有可無,若即若離的東西。我承認,看到了部分老師因為教評過低而被調走;然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不論理工還是人文,不論通識還是專業,不論水課還是硬課,總有些老師年年拿倒數評分,年年都能繼續開課,甚至成為大家口口相傳的“避坑對象”。

這反映出宏觀上教學質量抽查的不到位。

一個只有投入而沒有監督和反饋的系統必然是低效的。

而且許多課程建設、培養方案的設定真的不能是資金到位、教師到位就拍腦子決定的事情。本科生教學並不容易。學校並不能因為學生的堅韌而放棄了對教學的監督。

至少換句話説,學生還可以更堅韌,不是嗎?

清華校園裏有太多受人詬病的水課、臭課,很多時候學生學得好跟老師的關係並不大,甚至成負相關,一些老師只是打分工具人罷了,一些精品課程不過是院系增點門面的裝飾而已。

如果説這篇文章裏其他的幾個矛盾都比較務虛,很難改變,那麼唯獨教學質量是可以切實提高的,但凡在職稱評定或者tenure-track里加個小小百分比,恐怕對本科生都是莫大的福利。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高質量本科生是高質量博士生的保障。

矛盾4:集體形式的豐富與價值傳遞的丟失

關於清華的集體主義,我已經在上一篇文章中評價過了。

我要再次聲明,我並不認為集體主義是件壞事。集體主義是柄雙刃劍,就看勇士如何使用。

得益於老清華又紅又專的傳統,清華的集體主義,形式非常豐富,對學生的滲透和浸潤也十分充沛。不論一名本科生是否喜歡又是否習慣清華的這種集體觀,他都大概率要在本科期間被集體活動摩擦過N回。

不論多大規模的,什麼種類的,什麼主題的,什麼形式的集體活動,基本國人能想象到的大學生活,清華都應有盡有。

然而我目前擔心的問題是,種類繁多的集體活動並不能掩蓋精神內核缺失的事實。我們辦集體活動是為了什麼?培養認同感和集體意識嗎?然後呢?然後還能幹什麼?這股集體認同有什麼用?又能對學生的價值塑造起到什麼效果?

沒有人知道。

集體活動逐漸淪為形式上的狂歡,而它對個體靈魂的滋養能力卻在急速衰退。不論是黨性、還是專業能力,亦或是社工、興趣活動等,逐漸依附於集體形式,而喪失其價值塑造的作用。

我想這也是許多新生討厭清華集體主義的本質原因。

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逐漸為了辦集體活動而辦,為了集體主義而集體,除了體育精神,我已經很難看到清華園內有什麼價值體系能夠依靠集體活動而閃現人類之光,集體活動好像逐漸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的routine,這其實是很糟糕的事情,因為這意味着歸屬感的建立是失敗的。

從越來越多畢業的校友懷念清華的校園、風景、曾經的故事和人,而非清華的精神、價值收穫,便可見一斑。

顯然,集體主義對當代本科生的價值塑造是失敗的。

矛盾5:贏家通吃與對失敗者的低容忍

許多人把清華的培養模式比喻為“養蠱”,我並不完全贊同。至少我就活得很好,也沒有被所謂的“蠱王”吃掉。

真正的“蠱王”從來都是自己的內心深處。

不過今天要討論的內容並不是這個。坦率地講,清華確實是個惡性競爭氾濫的場域,不論是老師之間還是學生之間,為了那麼一點點存量而廝殺的兩眼通紅。

不過這是人類社會(包括自然界)的基本規則,馬太效應,弱肉強食,在哪裏都存在,文明只是能給予弱者最基本的尊嚴和保障罷了。

但清華的本科教育對於這種馬太效應可能是一種加速器。

清華的確是贏家通吃的模式,而且在評價體系單一的前提下,贏家通吃就意味着只要在主流賽道獲勝,就幾乎可以吃遍所有賽道的頂尖資源。如果説在清華,前20%的人獲得了80%的資源,那麼可能前5%壟斷了超過50%的資源——而且並不是能全部高效轉化的。

這種資源的錯配,好處是可以迅速培養人才,培養支撐這個體系的中堅骨幹;壞處也很顯然,每個人的容錯率都過低,一次犯錯就會對資源的積累趨勢造成影響。

在我心中,良好的本科教育,雖然無法阻止適度激烈的競爭,但卻至少可以平滑競爭帶來的結果。給予更多人以試錯的機會,以培養人為目的,或許才有機會發現更多的人才,而非像現在這樣粗暴地篩選和硬塞資源。

從制度操作上講,GPA制度、課程、培養方案、系所設置,甚至高考錄取都可能有影響,如果要做個詳細定量分析,我可能需要同時拿到教務和招辦的數據庫,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我是很希望清華能把數據的作用發揮出來。

多一些對失敗者的寬容。

每個人進來的時候都曾做過特獎的夢。

沒能實現最多也就是證明在這條賽道不太適應罷了。

矛盾6:專業技能與乏善可陳的人文精神

如果能耐心看到這裏,想必是本號的資深讀者了,那就容許我開個院系炮。

你清理工院系的人文關懷太差勁了。

當然,像我們這些文科院系大都是被工科“轉移支付”養着,不能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所以要怪就怪清華的教育。

我至今覺得清華依然是全國最強、也是最直的工程師搖籃。不可否認,我認識的絕大多數工科同學專業水平都很過關,頭腦也很聰明,在學校裏被打擊得不成人形,出去之後都是能站直身板、揚眉吐氣的。

這裏面有幾分清華的功勞我不知道,但總之大學四年讓他們都具備了“相比外界同齡人”較高的專業水平和技術能力。

但就是真的太缺乏人文關懷,也不怎麼關注社會了。

我説的都是統計學意義上的。

以及人文知識不等於人文精神不等於人文關懷。

清華的通識教育教會了大家很多“虛無縹緲用不到的”人文知識,卻很難教會學生如何包容理解地看待世界。

清華的社會工作鍛鍊了大家交流對接、斡旋溝通的粗淺技巧,卻很難教會學生分辨什麼樣的政治資本要靠良心去撈。

清華的朝夕生活讓大家見識了世界的廣闊和事業的光鮮,卻很難讓學生意識到“我們到底在為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努力奮鬥着”。

我想起之前有個清華畢業的大齡程序員猝死了。儘管死者為大,但我仍要揣度,也許他把自己活成了技術人,卻始終沒有揣摩透自己究竟為什麼而活着。

人文關懷聽起來像是對別人的關懷。

實際上,我認為人文關懷的終極目標是對自我的關懷。

很遺憾,清華的本科教育很少能讓學生知道審視自我、他人與社會。

人文關懷更是奢侈的事情。

矛盾7:高速發展的學校與焦慮倦怠的學生

最後,除了以上內部原因,我試圖提點影響清華本科教育的外部因素。

過去的二十年,是清華校史上發展最快的二十年。各種發展機遇讓清華逐漸由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機構轉變為向上服務的綜合性大學。這一點在校內各層行政身上體現也較為明顯,均轉變為向上服務+KPI競爭模式。

這種模式的效率非常高,我認為也是清華近年來能大刀闊斧開展各項改革,甚至隱隱有超越隔壁成為top1趨勢的結構性因素之一(當然,即便不考慮政治因素,我認為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這種模式也必然有其弊端。

那就是太過於脱離底層,脱離學生和老師。

所以我們現在能看到青椒壓力非常大,學生的壓力也非常大的奇怪狀況。

學校領導層與老師是否脱離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不過一個事實是,清華的領導確實和它所謂的“寶貝本科生”非常脱離,這種脱離在清華過去數年各種政策的變動中,想必親身經歷過的同學都能體會到。

而當代清華本科生,生長在互聯網飛速崛起、信息爆炸的時代,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對未來的焦慮是顯而易見的。而高考“一朝成名天下知”和入學後冷冰冰的前路現實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加之過分的學業壓力和許多院系模糊的培養導向,學生產生倦怠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宏觀上看,學校的高速發展和學生的迷茫形成了錯位。你學校發展得再快,又和生活在其中的普通學生有什麼關係。鐵打的地盤,流水的學生。一屆屆學生就這樣走馬觀花過完四年,然後便自謀出路。

加上學校的統籌規劃與學生羣體的脱鈎。

加上各個利益集體的勾心鬥角和你來我往。

似乎為本科教育改革的緩慢找到了合適理由。

我們無法奢望一輛飛速奔馳、追星趕月的動車頭,後面能平安拖着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綠皮車廂。

清華,請等一等你的學生。

結語

當然,指出問題容易,解決問題難。在這裏我只要動動筆頭就可以大放厥詞,而屏幕的另一端,可能校領導早就看破一切,卻面對矛盾渾身有力使不出。需要承認的是,如此之多的矛盾,絕對不能歸咎於一個人或者一所學校。

最近詳細讀了清華的公開財務情況,感覺清華是越來越不缺錢了。可能學校更需要反思的是,如何把錢用在刀刃上。至少在本科生教學上,還有很高的改進空間。儘管每年用於本科生培養的可能只佔了科研經費的小小零頭,但顯然放到長期看,任何科研項目的投資回報率都無法和本科生的教育相比。

更重要的是,一個學校怎麼對待未來的國家精英,很可能未來的國家精英就會怎麼對待這個社會。儘管大部分人終將是普通人,但總會有那麼一個兩個登上歷史舞台,是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117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名普通2017級清華大學本科生視角下的清華教育成敗得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