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記者康淼、鄧倩倩、許雪毅)4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與黨同齡,同心同行:一所名校的紅色印記——百年廈大的紅色基因與絃歌不輟的精神之源》的報道。

  在嘉興南湖紅船起航的那一年,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在故鄉創辦了一所大學。1921年,廈門大學和中國共產黨同年而生,這既是歷史的巧合,也是救亡圖存的時代召喚。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這是坐落在廈門大學裏的陳嘉庚雕像(4月1日攝)。照片均為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魏培全攝

  位於東南海濱的廈大背山面海,從民族英雄鄭成功曾經的演武場上拔地而起。屹立在抵禦外敵的練兵之地,註定了廈大與國家同命運、與民族共呼吸。

  5年後的1926年,中共廈門大學支部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福建省的第一個黨支部。從此,紅色的囊螢之光,從這裏灑向閩西南地區,終成燎原之勢。

  抗戰全面爆發後,廈大內遷閩西長汀堅持辦學,被外國專家譽為“加爾各答以東最完善的大學”,“南方之強”從此蜚聲中外。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這是廈門大學校園景色(3月26日攝)。

  事實證明,與中國共產黨同齡的廈門大學,在黨的旗幟引領下,與黨同心,同向同行,為國育人,烙下濃墨重彩的紅色印記。

  2016年,廈大革命史展覽館開放。以校園之美著稱的廈大,不僅有中西合璧的嘉庚樓羣、火紅熱烈的鳳凰花,更有讓人追尋的紅色基因和革命文化。

  百年風華,代代賡續。新時代,廈大青年為自己的學校與黨同齡更同心而自豪。建黨百年也是廈大百年華誕之際,讓我們與歷史對話,回溯這所東南名校百年征程中最動人的紅色故事,探尋廈大絃歌不輟、桃李滿天下的精神之源。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在廈門大學裏的花壇上,擺滿鮮花迎接百年校慶(4月1日攝)。

為國而生:以“國恥日”為校舍奠基日

  在廈大羣賢樓中廳牆根下,完好地嵌着一塊奠基石,上面鐫刻着陳嘉庚的手書“中華民國十年五月九日,廈門大學校舍開工”。

  100年前的那一天,陳嘉庚帶領全體師生冒雨從集美乘船到演武場,一同見證廈大首批校舍立下奠基石。

  奠基儀式上,陳嘉庚慷慨陳詞:“餘以辦教育為職志,聊盡國民一分子之義務……教育乃立國之本,興學是國民天職,不為教育奮鬥乃非我國民也。”

  5月9日,袁世凱接受喪權辱國“二十一條”的“國恥日”,被陳嘉庚選為廈大奠基日,他希望以此告誡廈大學子“勿忘國恥,發奮為國”。

  當時,志士仁人都在尋求救國救民之道。由於陳嘉庚堅韌不拔的努力,中國近代第一所由華僑獨資興辦的大學誕生了。廈大詞典裏有一個特殊詞彙——“校主”,指的就是陳嘉庚,是為了將他的訓言和精神永續流傳。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這是位於廈門大學校園裏的陳嘉庚雕像。雕像的背後,一座座“穿西裝、戴斗笠”的嘉庚風格建築分外醒目。這是陳嘉庚先生的獨創:西式樓身,加上覆蓋橙色“嘉庚瓦”或綠筒瓦的中式坡形屋頂(4月2日攝)。

  1874年,陳嘉庚生於福建同安縣集美村。早年隨父一道下南洋經商,成為東南亞橡膠業先驅。對比中外發展,陳嘉庚意識到現代教育對國家進步的重要性,“立志一生所獲的財利,慨辦教育”。

  1919年夏,陳嘉庚專為籌辦廈大回國。7月13日,在廈門浮嶼陳氏宗祠,他召集社會各界300餘人,倡辦廈大,並當場認捐400萬元。

  這場載入史冊的“特別大會”,成為後人傳頌佳話。“民心不死,國脈尚存,以四萬萬之民族,決無甘居人之下之理”,陳嘉庚真誠激昂的演説,至今膾炙人口。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廈大人文學院教授朱水湧説,當時整個中國的教育都很落後,陳嘉庚從國外回鄉辦廈大,就是為了改變國家現狀。陳嘉庚堅定地認識到,中國要強大,中國人必先自強,所以他將“自強不息”作為廈大校訓。

  1921年4月6日,“有校無舍”的廈大,暫借集美學校即温樓為臨時校舍辦學。開學儀式上,首屆師生引吭高歌以自強為主題的校歌。應邀出席的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作了題為《大學之旨趣》的演講。

  當年5月,林文慶出任廈大校長。他曾撰文表達不負陳嘉庚所託的原因,是感動於“先生之志”和“先生之心”。

  愛國主義是廈大與生俱來的基因。陳嘉庚紀念館原館長陳呈説,雖然廈大的創辦和中國共產黨沒有直接聯繫,但陳嘉庚教育救國的理想,與中國共產黨救國救民的初心是一致的。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陳嘉庚的企業也遭受重創。但他力排眾議,把在新加坡購置的三幢豪華大廈全部變賣,作為維持廈大的經費。“寧可變賣大廈,也要支持廈大”。

  後來,鑑於公司經營舉步維艱,為了讓廈大學子能夠繼續學業,陳嘉庚決定將廈大無條件地獻給國家。

  1937年7月1日,廈大轉為國立大學。在中華民族處於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校主陳嘉庚與廈大的聯繫並未因此隔斷,反而與國家命運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1940年,陳嘉庚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前方抗日將士。他到了延安,與毛澤東促膝長談,看到共產黨人勤儉樸素的作風,看到中國共產黨和百姓之間平等和諧的關係,得出結論——“中國的希望在延安”。從西北到東南,一路上陳嘉庚都在宣講延安的新希望,向世人傳遞“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信心,繼續領導南洋華僑以巨大財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國抗戰。

  新中國成立後,回到家鄉的陳嘉庚又親自主持了廈大和集美學校的建設。這些傳奇故事被刻印在校園裏,寫進書裏,銘記在廈大人心中。

  “百年很長,一所大學的發展需要精神來支撐,校主留下的嘉庚精神成為廈大內核,也是廈大文脈所在。”朱水湧説,嘉庚精神不僅是高遠的膽識、自強的個性、至善的境界,更重要的是愛國興國的使命感。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這是廈門大學校園景色(3月26日攝)。

“不必為我悲傷,應踏着我們的血跡前進”

  為革命犧牲的羅揚才烈士,生命永遠定格在22歲,他的半身像也被鐫刻在了廈大的一塊石碑之上。

  1927年6月,就讀於廈大的羅揚才,被國民黨武裝軍警關押獄中,臨刑前他留下一封“就義書”:

  “在革命過程中革命派和反革命派的鬥爭是必然的事情,我們便是這次鬥爭的犧牲者。這樣的為革命而死,我們覺得很光榮,很快樂……各位同志,不必為我悲傷,應踏着我們的血跡前進!”

  羅揚才高唱着國際歌走向刑場。他是廈門地區第一個共產黨員,也是福建省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廈大支部的組建者。

  羅揚才的就義重於泰山,他的故事在廈大廣為流傳。1924年,羅揚才進入廈大預科,第二年開始本科學習。學習期間,羅揚才就展露出對先進思想的求索和卓越的領導力。

  廈大成立之初,哲學教員朱穩青發起國際勞動節紀念活動,成立籌委會,出版紀念專刊,會後向師生宣講馬克思政黨學説和國際工人運動史。

  第二年,社會主義青年團員施乃鑄由上海轉學廈大,在校內外進行革命活動,將《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帝國主義論》《論左派幼稚病》等馬列書籍贈送同學閲讀。

  馬克思主義和“五四運動”浪潮極大地影響了年輕的羅揚才。他很早便參與組織“閩南文化促進社”,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廈大就讀期間,他還成為福建青年協進社領導小組成員。

  1925年“五卅慘案”震驚全國。羅揚才發動罷課支援工人鬥爭,參加遊行示威並散發反帝傳單。6月6日,廈大在演武場舉行了兩萬多人蔘加的“廈門各界人民聲援五卅慘案大會”,羅揚才等人上台演説。在後續一系列反帝罷工中,羅揚才積極發動民眾捐款支援上海工人。

  當時,共青團廣東區委派人到廈門考察革命運動,將集美師範學校和廈大的進步學生組織骨幹李覺民、羅揚才等7人吸收入團,並建立了閩南地區第一個團支部。

  1925年11月和1926年1月,羅揚才和李覺民先後到廣州參加會議,2人被會上的共產黨臨時支部吸收入黨。為加快廈門地區建立黨組織進程,中共廣東區委調派廣東大學學生黨員羅秋天轉學廈大。於是,廈門地區便有3名共產黨員,具備了建立黨支部的人數條件。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這是廈門大學的囊螢樓。1926年2月,廈大學生羅揚才等三人在這裏成立了中共廈大支部,這是福建省第一個中共黨組織(4月1日攝)。

  廈大至今仍在使用的白牆紅瓦的囊螢樓,見證了一個歷史性時刻。

  1926年2月,在囊螢樓一樓的羅揚才宿舍內,羅揚才、李覺民、羅秋天3人成立了福建省第一個黨組織,羅揚才任支部書記。廈大黨支部成立僅一年,就在閩西南地區發展了230多名黨員,建立起28個黨支部,由此揭開了福建革命史新篇章。

  然而就在廈門工人運動高潮迭起時,危險也在悄然靠近。福州“4·3”反革命政變之後,國民黨開始向共產黨人開刀。1927年4月9日,國民黨武裝軍警逮捕了羅揚才等人,並押往福州。6月2日,尚未完成學業的羅揚才,倒在國民黨槍口之下。

  後來,在中共六大期間組織編寫的《革命烈士傳記》中,羅揚才的事蹟被記錄其中,被稱頌為“學生領袖”“工人領袖”。

  1986年,廈大校園內建起一座羅揚才烈士塑像,以寄託後人的懷念。羅揚才烈士的革命精神成為廈大“四種精神”之一,指引着學弟學妹們賡續前行。

  2019年7月,廈大發起“揚才計劃”,遴選全校33個學院的學生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重點培養的黨員學生骨幹組成“揚才先鋒黨支部”,成為廈大第821個黨支部。

  “羅揚才精神的傳承,就是紅色基因的傳承。”廈大黨建辦主任廖志丹説,“揚才計劃”將通過“黨日+”以及祭掃羅揚才烈士墓等活動,讓革命薪火在新一代廈大學子中得到延續。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4月5日,廈門大學師生代表向羅揚才烈士雕像鞠躬。

“國魂所寄託的事業”

  距離廈大思明校區200多公里外的福建山城——閩西長汀,也有一個廈大。長汀文廟外古色古香的門楣紅樑上懸掛着一塊黑色牌匾,上面書寫着“國立廈門大學(1937-1945)”的金色大字。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這裏,曾是抗戰時期內遷的廈大所在地。

  1937年7月7日,抗戰全面爆發。在國土相繼淪陷的情況下,為保存“讀書種子”,當時戰區大學紛紛內遷。其中北大、清華等校南遷昆明,成立了“西南聯大”,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校都“西遷”辦學。

  那時,廈大剛轉為國立。抗戰全面爆發的前一天,教育部任命清華大學物理機電學家薩本棟教授為廈大校長。面對戰火威脅,臨危受命的薩本棟為了維持東南教育高地,決定將學校內遷長汀。

  是年12月24日,廈大300多名師生肩扛手提行李和書籍,開始向長汀進發。渡過鷺江、九龍江,越過崇山峻嶺,整整走了23天。

  長汀的辦學條件極為簡陋,只能借長汀文廟為辦公場所。學生租住在民房裏,幾十個人擠在一起睡覺。辦學經費捉襟見肘,薩本棟校長和教授們率先減薪,但課時不減。沒有電燈,薩本棟就拆了自己專用的小汽車,用車上的發動機為學校發電。

  曾經的1941級校友,如今的中國高等教育學家、廈大文科資深教授潘懋元回憶,正是在薩本棟校長“捨身治校”的精神感召下,長汀時期的廈大師生在艱難困苦中展現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力。

  年逾百歲的潘懋元動情地説:“我們是為了有一所中國的大學屹立在敵人前面,這是我們的志氣。”

  1938年4月6日,廈大延續辦校傳統,舉行建校17週年校慶活動,薩本棟盛裝出席,他向廈大師生髮出了“未到‘最後一課’的時候,應加緊研究學術與培養技能”的號令。他説,研究學術與培養技能,這是“國魂所寄託的事業”。

  八年烽火硝煙中,廈大始終絃歌不輟。“一身肩負二人之重任,一日急二日之操作。”當時,機電工程學系的朱家炘教授每週上課最高達81課時,薩本棟在病榻上也要堅持給學生演算算式。

  廈大檔案館館長石慧霞在史料中挖掘這段往事時,被師生們的艱辛與頑強感動得落淚。她説,“南方之強”正是在長汀時期聲名遠揚。廈大學子在閩西山區宣傳抗日,參與了許多抗日救亡活動,也培養出很多人才。

  “越是困難時期越發能體現廈大和中國共產黨的同向同行。”石慧霞説,一所大學的使命和擔當,就是人才培養和文化引領。

  廈大的土木工程、機電工程、航空工程等工科專業都是在長汀時期設立的。1937年到1944年間,廈大的系所從9個發展到15個,學生從200多人擴增到1044人,新聘教授57位。

  一批名家名師聚集山城,執鞭任教,包括化學名家傅鷹、理學名家謝玉銘、文學大家施蟄存、經濟學家黃開祿、戲劇家洪深、化學新秀蔡啓瑞等。

  後來,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存浩回憶説:“廈大長汀時期基礎課的教授陣容,不僅為國內所僅有,即使在今天也很難找到。”

  1940年,陳嘉庚在訪問了重慶、西安、延安等地後,於當年11月抵達長汀視察廈大。看到廈大現狀,他高興地説,廈大有進步,比其他大學可無遜色。

  廈大校譽日隆,吸引不少國際學者前來訪問。美國地質地理專家葛德石來訪後,稱讚廈大為“加爾各答以東最完善的大學”。

  據不完全統計,長汀時期,廈大為國家培養了數百位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大學校長、海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和知名企業家。

  現任廈大校長張榮曾指出,廈大內遷辦學是一部愛國的歷史、創業的歷史和圖強的歷史。內遷長汀辦學時期廈大形成的艱苦辦學的自強精神,已成為廈大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廈大繼往開來、生生不息的強大動力。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這是2017年8月24日航拍的廈門環島路和廈門大學的海邊美景(無人機照片)。

廈大人心中的紅色記憶

  每年9月開學季,廈大建南大禮堂都會上演一出大型經典詩文誦讀音樂會《嘉庚頌》。來自不同專業的師生深情朗誦,結合獨唱、大合唱、情景表演,將校主陳嘉庚一生的故事生動地演繹給新生們。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這是廈門大學的建南大禮堂(4月1日攝)。

  紅色是廈大校史的鮮亮底色,紅色教育是廈大每年新生入學必修課。近年來,廈大充分挖掘校史資源,對其進行藝術性創作和排演。師生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來演繹經典,並注入嶄新的時代元素。

  2011年90週年校慶期間,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南強頌》首次上演。整部史詩以《廈大校歌》為音樂主旋律,全劇由序幕、愛國偉業、烽火自強、英雄大學、學府春潮和尾聲等六個部分組成,通過舞蹈、歌唱、音樂情景、舞美等藝術形式,再現廈大老一輩開創者艱難坎坷的辦學之路和新一代建設者奮發圖強的強學之路。

  《南強頌》迄今已演出數十場,每次演出臨近結束時,全場廈大人豪情滿懷齊唱校歌,“自強、自強,學海何洋洋……吁嗟乎,南方之強!吁嗟乎,南方之強!”

  《南強頌》之後,廈大又陸續推出《長征組歌》《哥德巴赫猜想》《嘉庚頌》《遙望海天月》《長汀往事》等經典劇目。其中,有些劇目還走出校園,甚至遠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巡演。

  朱水湧是《嘉庚頌》創作者之一。這位對陳嘉庚和校史有着長期研究的學者,向學生講述嘉庚故事時常常動容。他説,為了創作出大眾喜聞樂見的劇本,就必須進入當時情境,“先把陳嘉庚的故事嚼爛吞到肚子裏,再吐出來。”

  《嘉庚頌》得到陳嘉庚長孫陳立人高度認可。他説:“這是我所看過關於爺爺的文藝節目中最好的一個。”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學生們在廈門大學校園裏(3月26日攝)。

  對廈大藝術學院學生黃澤柟來説,在舞台飾演陳嘉庚是他最特別的經歷。他説:“親自代入主人公身份去體會,和從第三者視角解讀陳嘉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為了更好地理解主人公思想和心境,劇組專門查閲歷史資料,向研究陳嘉庚的專家請教。

  面對記者,黃澤柟脱口而出陳嘉庚倡辦廈大時説的那句,“以四萬萬之民族,決無甘居人之下之理”。“那種堅定信念深深打動了我。”黃澤柟説,“以校主陳嘉庚先生為代表的愛國精神,是廈大的紅色傳承,通過表演傳達的情感更為直接。”

  曾在校史劇中飾演過多個角色的新聞傳播學院學生王澤宇説:“真正走到舞台上演出的那一刻,我彷彿就成了幾十年前的他們,這時候更能體會到他們的堅定、勇氣和熱情。”

  作為經典劇目的參演者,肩負着傳遞紅色精神的使命。王澤宇認為,每個人對演繹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們能做的,就是自己消化後再反哺給觀眾,演出偉大人物最真實的特質。”

  每每演出後,總有台下師生感動落淚。廈大的紅色文化和革命基因,經過藝術媒介傳播後,不僅讓演出者對其感同身受,也讓台下師生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認識。

  歷史文化需要被記錄、展示和傳承,才不會被忘記。

  如今,走在廈大校園裏,隨處可見紅色歷史文化載體,從校史館、革命史展館、陳嘉庚紀念堂、福建省第一個黨支部遺址等,到羅揚才烈士陵園、薩本棟陵園,王亞南雕像、陳景潤雕像……這些,都成為廈大人心中永遠的紅色記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501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華全媒+|絃歌不輟,桃李成蹊,探尋百年廈大的紅色印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