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增長才幹提升創新競爭力中國科協、教育部啓動2022年全國港澳台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
來源:中國經濟網
“獅子山,松山,阿里山,山山相依;香江,濠江,淡江,江江入海……青年擔當起民族復興重任,青年有未來,則國家有未來……”港澳台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歷經20載,讓港澳台青年,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追夢、築夢、圓夢,近4000名港澳台大學生,通過暑期實習活動展現活力和激情,矢志奮鬥,不負韶華。在這裏,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這裏,文化交流促進心靈的契合……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7月8日,2022年港澳台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四川同期開展,未來7-8月時間,將有來自52所高校的近300名港澳台青年走進百餘家企事業單位參加實習。實習期間還將組織學生參觀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產業園、與科學家座談、與當地青年學生交流研討、參訪當地科技文化場館等。
據介紹,港澳台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歷經20載,旨在加強對港澳台青年的培養扶持,為港澳台青年深入全面瞭解內地(大陸)創新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條件。從2022年起,活動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同舉辦,將針對港澳台青年就業創業等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港澳台辦公室主任羅暉,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劉錦在京出席活動並致辭。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沈潔、中國科協和教育部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在京出席活動,相關省級科協和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同志、高校代表、實習導師、港澳台學生代表等約500人在各會場參加活動。
羅暉表示,中國科協歷來重視港澳台科技界和青少年工作,“科普中國”“科創中國”“智匯中國”服務平台優質資源持續向港澳台青年開放,幫助他們融入內地(大陸)科研、科創網絡體系,為他們來內地(大陸)就業創業提供機遇和條件。希望港澳台青年學生胸懷祖國,把個人夢想融入中國夢、民族夢,在服務國家發展的同時實現人生價值;求真求實,用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用青春書寫華彩篇章;崇德向善,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展現新時代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與老師教學相長,用科學思維、創新方法,啓迪思想、增強本領。
羅暉強調,各級科協組織要切實把實習活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打造形成科技特色突出、實習內容多元、情感交流深入的品牌活動。
劉錦表示,教育部採取多種措施加強港澳台學生招收和培養工作,完善招生、就業、獎學金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精心組織品牌交流項目,優化就業創業環境。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把個人發展和港澳台的發展、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知行合一,把課堂所學融入社會實踐,用青春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學以致用,參與國家建設、融入國家發展,追夢、圓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她強調,各試點省市教育行政部門、高校要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及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實習活動安全、圓滿。
羅暉、劉錦、辛兵、沈潔與香港、澳門、台灣實習學生代表鍾健起、陶昶、遲樂,實習導師代表鄭實共同啓動活動。
啓動儀式上,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副主任蔡立志和中國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國際傳播培訓部主任鄭實作為實習導師代表分別發言,表達了對港澳台青年參加實習活動的歡迎與期待,並表示將結合實習學生的專業背景和實習意向,精心安排實習崗位,真心、誠心、用心輔導他們,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幹、開拓視野,提升未來就業創業競爭力。
實習生代表翁翊瑀表示,參加實習活動改變了她的學業和人生規劃,使她下定決心來廈門大學繼續深造;實習生代表朱得瑜表示,時刻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港澳台青年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啓動儀式後,中國工程院院士、運載火箭與航天工程技術專家龍樂豪為同學們作“走向航天強國”主題報告,勉勵廣大港澳台青年樹立遠大理想,發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
“航天精神,經過傳承和發展已經融入到航天人的日常。前不久我到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看到兩條標語提醒我們:‘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勝算’‘顆顆螺絲釘連着航天事業;小小按鈕,維繫民族尊嚴’。兩條標語詮釋了航天精神,它警示我們,每個人嚴、慎、細、實做好本崗位工作就是維護中國航天和偉大祖國的榮譽!將每個人的工作與國家尊嚴、榮辱相連是航天文化的精神內核。”龍樂豪先生的話語贏得現場和視頻連線的眾多大學生的掌聲。
“我聽到龍院士講到,經過50餘年,長征火箭奮力赴蒼穹,引領中國航天走向世界,成就了跨越經緯,縱橫天下的偉業。讓我深深領悟到,偉大事業始於夢想、基於創新,問天、問月、問星河,中國航天實現了從近地到行星際的跨越……這一切令我們自豪的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時代賦予我們青年人的責任擔當和使命,我們要深刻理解‘科技造福人類,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牢記龍院士的寄語,要刻苦鑽研、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做有理想、能創新、能吃苦的新時代棟樑,用成功回報父母,用成就奉獻祖國……”來自清華大學的鐘健起、北京交通大學的朱梓熙等同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出了他們的心聲。(中國經濟網記者 佟明彪 蘇蘭 文 /攝)
【來源:中國經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