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朱棣還夠格的皇帝,10年造就空前盛世,卻為大明埋下一枚地雷

朱棣在位的時候,是否是大明帝國最為鼎盛的時期?
並不是!
如果要説大明鼎盛時期,那還得首推宣德時期。
歷史如何評價宣德一朝?
國祚十年,朝勢之美,史不勝書!
宣德皇帝就是朱瞻基,《大明風華》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朱棣駕崩之後,仁宗繼位一年而崩,於是朱瞻基繼位,成為了宣德皇帝。
比朱棣還夠格的皇帝,10年造就空前盛世,卻為大明埋下一枚地雷

一個王朝的太平盛世是如何造就的?
王朝在統一四海,與民休息之際,如果能夠出一個好皇帝,那必然有一點太平盛世。
漢文景、唐貞觀皆是如此,而反之,秦二世、隋煬帝的出現則會直接斷送整個王朝。
而大明帝國原本應該在朱元璋之後經歷建文仁治,結果因為着急削藩,引出了一場靖難之役。
而在朱棣贏了後,他的兒子仁宗皇帝只貢獻了一年的時間,便把這個機會交給了朱瞻基。
朱瞻基繼位成為了宣德皇帝,於是便開始了盛世之治,他有打造盛世的基礎條件,因為他英姿睿略,武可提刀上戰場,文可拿筆治平世,他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好皇帝。
比朱棣還夠格的皇帝,10年造就空前盛世,卻為大明埋下一枚地雷

但是非常可惜,宣德這樣的好皇帝,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八歲,明朝有兩大可惜,一是仁宗一年而崩,二是宣德活得不夠久。
如果歷史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多活二十年,明朝不經歷朱祁鎮的敗家,那盛世之光豈可想象?
但歷史沒有如果,宣德完成了他的任務,在他駕崩的時候,明朝進入了最鼎盛的時期,。
當然,宣德皇帝也做了一些糊塗事,也因為這件糊塗事,給大明的未來埋下了一枚地雷。
宣德一朝唯一可以詬病的便是他過於放縱內監,他設置了一個“內書堂”,讓太監也可以讀書,並讓太監可以批閲奏本。
比朱棣還夠格的皇帝,10年造就空前盛世,卻為大明埋下一枚地雷

這在歷朝是很難想象的,太祖朱元璋自開國後,定下了內侍不得干政的國策,太監干預政治是要被斬首的,而宣德有時候忙於鬥蛐蛐,太監執筆批本,於是不得不和內閣打交道,自此開啓了內侍與外庭勾結之風,大明也是據此染上了宦官之禍!
古代經歷數朝,從來沒有像明朝那般,宦官如此強勢,甚至握有如此高度的生殺大權。
這個弊病在他的兒子英宗朱祁鎮身上就出現了禍端,朱祁鎮是宣德皇帝長子,即位之時只有9歲。
在電視劇《大明風華》中,説朱祁鎮因為先天不足,導致了移位風波,後孫皇后強勢,將朱祁鎮扶上皇位。
這也就是電視劇,真實的歷史中,覺得皇位繼承人的不是宣德皇帝的孫皇后,而是宣德皇帝的母親,仁宗皇帝的正妻張皇后。
比朱棣還夠格的皇帝,10年造就空前盛世,卻為大明埋下一枚地雷

在宣宗皇帝駕崩之後,有風聲傳言襄王會繼承大統,這位襄王名叫朱瞻墡,是宣德皇帝的胞弟,為人賢明在外。
當時決定繼承人的大權掌控在張皇后的手中,按照張皇后的視角而言,兒子當皇帝和孫子當皇帝,對於她而言是不同的,兒子當皇帝,她依舊是太后,如果孫子繼位她便成為了太皇太后,兒子更親是自然的。
但是張太后之所以能在歷史上被稱之為賢后,是因為她在做決定的時候,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處境,而是想着為大明江山社稷的利益為考量。
最終她選擇了朱祁鎮繼位成皇,為的就是不給大明江山製造危機,而當羣臣請她垂簾聽政之時,她也直接拒絕,不想開這個不好的頭,不想壞了祖宗之法,將幼主委託給了三楊。
內宮有張太皇太后壓制,朝堂上有三楊輔政,在朱祁鎮繼位之初,大明一片盛世之景。
比朱棣還夠格的皇帝,10年造就空前盛世,卻為大明埋下一枚地雷

可是好景沒有過多久,當張太皇太后去世之後,太監干政的弊端顯現了出來,一個名叫王振的內官開始霍亂朝堂,他不止秉筆奏本,還大權獨攬。
實際上,在張太皇太后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的時候,她便決定處決掉王振,但朱祁鎮這個幹啥啥不行,無能第一名的人不惜下跪祈求,張太皇太后不得不放棄,只是告訴王振今後不得再幹預朝政。
但王振當時滿口答應,當張太皇太后去世,朱祁鎮開始親政後,王振便露出了本來面目,開始作威作福。
比朱棣還夠格的皇帝,10年造就空前盛世,卻為大明埋下一枚地雷

也真是因為有了王振這樣的存在,在正統十四年,大明迎來了土木堡之變,經過永樂帝至宣德帝三代帝王為之打造的盛世,為之崩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4 字。

轉載請註明: 比朱棣還夠格的皇帝,10年造就空前盛世,卻為大明埋下一枚地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