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 | 最好的機會在課堂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楊文佳
雲霧繚繞的達坂山,海拔3900多米,翻過這座山,就是有“金色之源”之稱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一個典型的民族地區、西部地區和高原地區。
“土房子,土桌子,裏面坐着土孩子。”全國人大代表、門源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慶菊告訴記者,這句順口溜描述的是自己當年上學時的情形。“這裏有中國最美的油菜花海,但是一度封閉落後,通過教育幫助羣眾脱貧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人民教師的責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門源縣的教育事業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學校的教學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部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學生的住宿條件、學習環境也有極大改善。隨着‘兩免一補’政策的實施,很多因貧輟學的孩子重返校園。”近年來,孔慶菊一直在積極勸返失學、輟學學生,不再讓孩子因貧窮離開學校。
“我的班上有一名本來踏實認真、積極上進的學生突然間成績下滑,上課時心不在焉,下課後獨自發呆。我發現後去找他談心,他卻只是抹眼淚。原來,他的父親病逝,母親又沒有工作,一家人住在破舊的平房裏,供養兄妹三人上學實在是撐不下去了。”
在孔慶菊的幫助下,兄妹三人在享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的同時,還受到社會公益組織的資助,最終留在學校並先後考上大學,其中一個還是清華大學的博士生。
在各方關心和幫助下,兄妹三人的母親被安排到公益性崗位,家庭也享受到棚户區改造項目政策,搬進了樓房,擺脱了生活的困境。“我們縣已經安排2292名貧困家庭的勞動力就業。有了固定收入,孩子上學就沒有後顧之憂。”孔慶菊介紹,2018年以來,門源縣已勸返失學、輟學學生125名,落實了一系列扶貧政策,沒有一人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學生進了校門,既要留得住,也要學得好。“現在全省已經構建起15年教育資助體系,貧困學生的教育資助實現了全覆蓋,學校的硬件設施也得到了加強。有了良好的教育,家家都有明白人。”孔慶菊説。
今年全國兩會,孔慶菊一方面建議由財政部和教育部共同建立民族邊遠地區校舍和設施設備運營維護及更新長效保障機制,儘快消除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建議對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編外教師工資待遇和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上給予支持,推進民族地區教育持續均衡發展。
“教育是脱貧致富的根本之策,是人生出彩的最大機會。堅持把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繼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孔慶菊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