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17歲保送中科院,3年後卻被退學,家庭教育遠比成績重要

神童17歲保送中科院,3年後卻被退學,家庭教育遠比成績重要

教育孩子該管的時候不管,結果越大越不好管。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是天才、神童,但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許多家長做的卻並不到位,即便是神童,最後也會被教育的“泯然眾人矣”。比如當初的“神童”魏永康。

13歲一戰成名讀名校,17歲中科院讀研,3年後卻被退學

説起神童魏永康,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的一個小縣城,父母都是普通人。但魏永康卻從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2歲多時就已經認識會寫1000多個漢字了。

神童17歲保送中科院,3年後卻被退學,家庭教育遠比成績重要

根據發展心理學研究發現,兒童一般在1歲半到2歲的時候,掌握的詞彙量會從50漲到400個左右,早慧一點兒的也就能達到500個。這還指的會説的,不一定全會寫。

所以魏永康的天賦異稟可見一斑。

他的母親也確實意識到了孩子的特殊,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讀書”,並且盡最大可能給孩子提供了優異的讀書環境。

魏永康確實沒讓人失望,在讀書學習這件事上很有天賦。13歲考入湘潭大學,17歲被中科院錄取碩博連讀。這種成就,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而“天才”、“神童”等標籤也一直伴隨魏永康左右,就當大家覺得他早晚功成名就時,卻傳來了魏永康被中科院退學的消息。

而退學理由更讓人匪夷所思,“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因為沒有自理能力,天才神童被退學

後來瞭解到事情的原委,大家在替他惋惜的同時,也真的感到不可思議。

神童17歲保送中科院,3年後卻被退學,家庭教育遠比成績重要

魏永康求學期間,母親以孩子年齡小為由整整陪讀魏永康9年。也正是這9年,魏永康被養成了一台只會讀書的機器。

9年時間裏,魏永康的媽媽除了讓他學習,什麼都不讓他做。包括吃穿用度,生活自理等等問題,全是母親一個人在操勞忙活。她只要求魏永康看書學習。

後來讀研期間,媽媽不在身邊,魏永康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生活。天冷不知道加衣服,天熱不知道服減衣服,平時不會收拾室內衞生。“被子都是臭烘烘的。”

更讓人無奈的是,他沒有時間概念。經常是在寢室讀着讀着書,就錯過了考試的時間,因為沒有人告訴他要去考試了。

培養孩子,除了成績,更重要的還是責任感

魏永康的經歷不禁讓人唏噓。他也被稱為現代的“方仲永”,明明有着錦繡前程的少年。卻因為生活問題被迫退學。

其實類似魏永康母親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只會要求你好好讀書,其他的什麼都不要管。而魏永康的例子也恰恰説明,這種“唯成績論”的觀念顯然是大錯特錯的。

神童17歲保送中科院,3年後卻被退學,家庭教育遠比成績重要

想讓孩子健康成長,除了成績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全面發展。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將會面臨更多更大的壓力,尤其是男孩。

因此,除了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父母更應該注重他責任感的培養。

心理學教授坦言,養育男孩,父母要儘早給娃樹立規矩

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在多年的實戰經驗中得出結論:相比學校的教育,娃的家庭教育更加重要。尤其是有男孩的家庭,父母應該讓孩子去經歷更多的事情,來培養他的責任感。

1)從小讓娃參與家務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要從家務做起,帶孩子一起做家務不僅能讓娃鍛鍊生活自理能力,還能讓孩子更熱愛生活,對家庭更有參與感。

神童17歲保送中科院,3年後卻被退學,家庭教育遠比成績重要

2)犯錯誤要學會承擔後果

小孩子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但父母態度對娃的影響卻很重要,適度的懲罰、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後果,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合理的懲罰對孩子來説其實反而是一種保護。

3)暴力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尤其是男孩的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懂得,拳頭是用來保護自己、保護自己身邊重要人的。被欺負了,可以用拳頭還擊。但暴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甚至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糕。

在可以平等對話的前提下,尋找契機,理智地解決問題才是最合理的。

4)學會傾聽的同時,更應該有自己的主見

除了責任感,孩子更重要的品質是“有主見”。面對問題能聽進去他人的建議,但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能做決定。

神童17歲保送中科院,3年後卻被退學,家庭教育遠比成績重要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過於嚴苛或者寵溺,孩子很容成為“媽寶”,變得沒有主見,越長大遇到的問題會越多。

錦鯉媽咪碎碎念

在培養孩子過程中,學校教育遠沒有家庭教育來的重要。父母應該給娃儘早的設立規矩,培養責任感,讓孩子在懂得約束自己行為的前提下,也擁有主人翁意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4 字。

轉載請註明: 神童17歲保送中科院,3年後卻被退學,家庭教育遠比成績重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