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在扼殺天賦

拜託了爸媽!

俗話説: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現在很多家長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從寶寶出生起,就開始制定了明確的教育宏偉藍圖。

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在扼殺天賦

幾歲開始學畫畫,幾歲學樂器,幾歲達到什麼水平等。家長對教育的緊迫感真實地體現了出來。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由此帶着對孩子無限的期望,開始了一波波潛能意識的開發,希望從孩子的這些潛能和天賦中挖掘出適合他們當下學的東西,儘可能的在起跑線上領先他人。

孩子雖然有天賦,並不代表家長可以任意開發,凡事都有度,不要過早地強迫孩子去把天賦放大,那最終結果只會如同傷仲永般泯然為眾人。

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它不是開發天賦,而會扼殺天賦
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在扼殺天賦

1.不要過早的機械背誦和記憶

會經常聽聞一些所謂的“神童”,不到三歲就能背誦上千首詩詞,能認識上萬個字,更是能把什麼弟子規,三字經背得滾瓜爛熟。這些內容可能很多成人都難記住吧,但這確實是發生在幼小的孩子身上。

真的是他們天賦異稟,有超羣的記憶力嗎?並不是,只是父母利用了他們原本優質的記憶力和語言天賦,人為的操控形成干預的結果。

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在扼殺天賦

強迫孩子做機械的語言和記憶行為,最初孩子會有種新鮮感,能記得快,背得牢,但隨着強度和密度的增強,孩子就會逐漸失去了興趣,變得乏味。

若這時再強行讓他們機械地背誦,會讓孩子產生焦慮和暴躁,容易出現逆反心理,變得不愛張嘴,抗拒大腦記憶。語言和記憶的天賦被扼殺了,甚至讓語言變得失調,成為了孩子對外交流的負擔。

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在扼殺天賦

2.不要過早地掐斷玩的樂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童年就應該是在各種玩樂中度過。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玩是不務正業,是浪費時間,硬是把本該屬於孩子玩耍的時間全變成了上興趣班和輔導班的時間。

家長希望孩子能學有所成,更早地成為佼佼者,佔用玩耍的時間是為了孩子更有意義地成長。可對孩子來説,玩耍是一種天性的釋放,不受羈絆,自由自在,玩耍中可以充分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和想象空間,探索有趣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沒有了玩耍,只剩下學習,孩子一定不快樂,那些創意的天賦或許也同時被扼殺在童年裏。

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在扼殺天賦

3.不要過早地學特長學藝術

音樂美術等藝術特長,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被迫營業了。家長更是為了儘快看到成績而寧願選擇拔苗助長。小小的孩子被送去學大提琴,身高都還沒有樂器高,就要被逼着演奏出樂章;

孩子隨意在畫本上畫幾筆,父母彷彿就看到了未來大畫家的潛質,不惜把孩子送去專業繪畫機構,讓他們嚴格按照老師的指導一筆筆的勾畫。請不要把孩子對音樂的敏感和興趣直接變成功利化的東西,為了考級而接觸的音樂,孩子學起來也無法激起興趣,難以堅持到底。

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在扼殺天賦

繪畫本該是為了提高想象力,通過繪畫來感受孩子的童真和簡單,而不是變成一板一眼的教書行為,這會抹殺孩子在繪畫和色感上的天賦。

與其讓孩子過早地接觸這些不屬於他們年齡段的事物,不如好好地珍惜和利用孩子當前的天賦,做好引導和鋪墊,孩子長大後在此基礎上或許能將天賦變成才能
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在扼殺天賦

1、孩子語言能力比較突出的,我們可以給孩子創造語言環境,鼓勵孩子對外與同齡孩子對話,提高他們的語言邏輯意識。也可以鼓勵孩子看繪本,講繪本,充分發揮記憶力和語言能力。

孩子若喜歡藝術,家長也不要過於着急給他們報興趣班,可以先做藝術啓蒙。

經常給孩子聽不同風格的音樂,鍛鍊樂感,帶孩子們看不同類型的畫本,提高孩子審美意識。從生活小細節來激發潛能,激發興趣。

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在扼殺天賦

2、遵循孩子自己的意願,不強制。愛好和特長的建立,一定是建立在自願和喜歡的基礎上。家長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出路,總喜歡把意志強加於孩子。

可孩子和我們想的不一定相同,請尊重孩子的選擇,根據他們自身的興趣愛好來做決定,只有孩子真正喜歡的事物,才會有足夠堅持下去的動力。只要孩子感興趣,一切都值得。

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切記不要採用拔苗助長的方式。保護他們的天賦,不強迫和干預,孩子會成長更幸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拜託了爸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3 字。

轉載請註明: 不要過早讓孩子做這些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在扼殺天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