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北洋軍閥袁世凱逼清末帝溥儀遜位。事實上,以前為討論此問題已經開過三次御前會議了,當然意見不能立即一致。一個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享受了200多年的封建特權,豈能一下子就甘心放棄這些特權?
第一次御前會議是在十一月初,北方談判代表唐紹儀傳達民軍代表伍廷芳的要求以後,民方提出:“堅持人民志願,以改建共和政體為目的”,否則罷議。唐曾屢次電奏談判艱難,並請速開國會。隆裕太后即召集王公大臣御前會議。隆裕認為此等大事應該由臨時國會公決,當面詢問王大臣均未提出異議。於是命內閣一方面速擬出選舉法,限定日期召集國會,一方面電告唐紹儀轉鈺廷芳,先行罷兵停戰。
袁世凱在這次會上卻以退為進,表示奉職無狀,罪應萬死。隆裕反而安慰他説:“卿勿爾!國家大事既相付託,當勉為其難,即使挽回無術,吾決不咎卿也。將來皇帝成立,且以卿之忠藎艱難,困苦情形告之。言罷與皇帝相抱而泣。諸王大臣亦涕不可抑。”
第二次御前會議是在十一月底,即前述國務大臣合詞奏言,談及國內形勢危機,要求皇太后、皇上召集皇族,密開果決會議以後。這次會議國務大臣並未參加。會上,貝子溥倫首先發言,他説:“我族再主中夏,固已絕望,即國民會議果開,於我亦絕無利益。袁世凱雖力欲保存君主,而勢孤黨弱,謦之片石置激流,終必動搖,其何能濟!目下和議雖未決裂,而南京已立政府,北伐之聲日益加厲,民軍四布,與待兵臨城下,服從武力,何若自遜讓,愛蒂長留!況優待皇室,系民軍商請,公論在人,似不中變。”聞孫文為總統,後將由袁接任事若果成,“亦皇室之福。所慮者袁世凱理學氣太深,日來辭職之意,堅決非常,此則不可不慮。凡我宗支當説,其不可拘泥者也。”
他的發言頗有見解,只是對袁世凱的辭職的真正用心,看得不準。之後奕劻很贊成他的發言。而溥偉、載澤則不同意他的這種意見。這次會議爭議很久,沒有結果。
第三次御前會議是在十二月初,宗室王公與國務大臣共同會議。這次會上,已經表示過贊成共和的奕劻、溥倫,由於被以良弼、簿偉等為首反對共和的宗社黨所恐嚇,又改變立場反對共和,當然簿偉等人更加堅持原來立場,反對共和。各大臣都默然相對,過了很長時間民政大臣趙秉鈞、外務大臣胡惟德、郵傳大臣梁立貽等才發言説:“主持共和,本非初願,但人心已去,恐君主難保耳。”
實際上這次會議又有了退步。再加袁世凱十一月廿八日途中遇炸彈未傷,宗社黨又恫以危詞,袁世凱自己也很害怕,事情陷入僵局。而革命軍方面卻不能等待。故隆裕太后不得不再次召集御前會議。
第四次御前會議,奕劻託因病沒有到會,醇親王載灃走到地安門時,聽説奕劻未到,自己也返回本府。這次會上恭親王溥偉當然是力諫太后,“勿惑流言,勿墮奸計。止君主立憲,尚可求生,若一旦遜位,則萬事瓦解!臣等寧決死殉國,不服共和!”説話時聲色俱厲。隆裕太后説:“吾亦以遜位事大,爾等既不欲,吾敢擅專?”言畢大哭。這時各親貴又參劾起奕劻來,説他歷年誤國,諸多罪賁,直到這次主張共和全是錯誤!
最後載澤又奏劾袁世凱,説他“以軍餉不足不能開戰為由,頒短期公債,勒捐親貴大臣,款近千萬,仍不開戰,是何居心?”又是無結果而散。
第五次御前會議是十二月十一日,即段祺瑞等四十三人聯名,請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共和政體”之後,這是震動很大的示威,幾乎是一次變相的兵諫。連反對共和最激烈的人也沒有發言,大家面面相覷,不發一言,只有人説這個電文恐怕是假的。這是一種最使人不能相信的自我欺騙。這次會奕劻和載灃還是沒有到,最後隆裕太后説了一句:“明日與渠二人決之”而散會。
第二天隆裕太后又召集各王公開御前會議,是第六次,各王仍是唯唯諾諾,沒有一句肯定的話。最後太后説,你們反覆推求,始終遷延不定,這樣疑惑會越來越多,“將來必演出同室操戈,塗炭生靈之慘劇!此後茲事我一人承擔耳!”於是罷會。
平素遇事無主見的隆裕太后,這時事情被逼在這裏,也只好破釜沉舟拍此一板了。當然這不排除事前主張遜位王公及被袁世凱收買的張蘭德太監事先給她出的主意。但是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害怕一旦民方以武力解決,連優待條件也要失掉。會後便召袁世凱撰擬宣佈實行共和的詔旨,等優待皇室條件議定後,即於頒佈。詔旨後面並有近支王公的署名。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公曆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及溥儀,終於頒發了退位詔書。
退位詔發下之前,隆裕太后率皇帝召集近支王公大臣及內閣總理大臣、國務大臣開了第六次御前會議,也是最後的一次會議。隆裕太后哽咽流涕,各王公大臣亦皆哭失聲。過了一會兒,太后向溥儀説:“爾之所以得有今日者,皆袁大臣之力。即敕皇帝降御座致謝袁大臣。袁大臣惶恐頓首辭謝,伏地泣,不能仰視。”
至此,統治中國268年的最後一代封建王朝及清代宮廷同時覆亡。此後清室的一些成員雖仍在後宮居住十數年,而且保持着所謂皇帝的稱號,也曾夢想並進行過復辟,但終未成功。這時它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清朝,而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