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學,每當到了學期末,老師都會給優秀的學生頒發獎狀,這是對學生的認可和表揚。
能獲得獎狀的學生,要麼是品學兼優的學霸,要麼是班幹部,對班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還有一類是有進步的同學,這幾類人往往都是“獲獎”幾率較高的學生,其他沒有獲獎的同學,也深知自己的實力不夠。
如果考試成績很好,老師理應給這類同學發放獎狀鼓勵他。
但在前不久,有一位家長就將“不公”的待遇發在網上,希望大家幫他評評理。
考試前三名沒有獎狀,家長在羣裏質問老師,老師這樣回懟家長,太硬氣
事情是這樣的,某小學班主任在班級QQ羣裏給大家公佈“獲獎”情況,在公佈完名單以後,有幾位家長對老師頒獎的做法表示不理解。
家長認為,孩子成績至少上了前三名,為什麼沒有獎狀呢?至少也應該鼓勵一下吧。
原來,這次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以後,這位家長的孩子成績很好,但沒有獲獎,就在羣裏公開質問班主任,不過,老師隨後也對此進行了解釋。
數學老師的意思是,這位同學的成績雖然很好,但平日裏在校期間綜合表現不好,上課小動作多,表現很不好,如果發給這位同學,勢必會引起其他同學的不滿。
對於這樣的回答,家長似乎並不買賬,直言“考試還有什麼意義”。
可以看出,家長將重點落在了成績上,認為只要考試的成績好,就應該表揚,覺得老師的做法很偏心,不夠公平。
老師回懟,小學不是幼兒園,不是每個人都應該發獎狀,如果要表揚,讓家長自己買獎狀鼓勵,可見老師回答太硬氣,絲毫沒有讓步的感覺。
不過,老師的觀點是站在綜合表現上來評選誰有資格獲獎,也就説人人都有可能獲獎,只要表現好。而家長卻站在成績的角度來質問老師,對於家長的做法,也引起了數學老師的不滿意,由此可見,這位學生在校期間人緣和紀律都不好。
其他網友認為
網友一:
給誰發獎狀,不能只看期末的考試成績,如果只看成績,有些學生就會為了拿到獎狀而作弊,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營造學習氛圍,成績只是在校期間的一項參考指標,不能作為最終參考依據。
網友二:
老師給誰發獎狀,心裏肯定都是有譜的,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老師卻會很公平的看待每一位學生,會結合日常表現來做評定,如果只按成績好壞來選,那麼,有些同學可能在其他方面很好,但成績上不去,整個小學就與獎狀無緣。
網友三:
成績好不好與發不發獎狀沒有關係,有些學生體育能力很好,文化課較差,是不是這類學生就不配有獎狀呢?所以,老師的做法體現了一定的公平性,人人都有機會獲得獎狀,只要在學校好好表現,有進步的表現,老師看在眼裏,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學生的自律性。
網友四:
還有一些家長認為,成績是成績,可以發表揚成績的獎狀,其他是其他的,不應該這樣做,如果不給成績好的學生髮獎狀,間接的寒了孩子的心,讓“名列前茅”失去了意義。
這些網友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有些人認為老師的做法很公平,有些人認為不夠公平,做法欠妥。比如説,孩子好不容易努力考進前三名,卻沒有得到獎勵,這樣做不就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嗎?
筆者認為,獎狀確實有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既不能將成績作為參考依據,又不能寒了學霸的心,所以,最佳的做法是將獎狀分類,該有人的必須得有,其他的學生可以根據平常的表現來評選。
家長的做法不夠妥當,可以私下與老師溝通,避免讓老師難以下台,不然老師也不會在羣裏直言“孩子問題多”,以此回懟家長。
如果想要多拿獎狀,應該做好以下3點
1、努力學習
評選獎狀的因素有成績,但不是唯一,需要明確成績不好的同學,獲獎幾率要低一些,所以,成績是一項加分項,只有上課認真聽講的同學,成績不會低。
2、遵守紀律
能不能拿到獎狀,與在校紀律有直接關係,老師都不喜歡紀律差的同學,即使考試成績再好,老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偏見在內,所以,在學校要遵守校規班規,給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
3、熱愛班級
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在班裏要熱愛班級,團結同學,尊重老師,多幫助其他學習困難的同學,這類學生往往會被老師評為三好同學,在投票中也能獲得很高的票數,所以,人緣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筆者認為,老師給哪位同學頒獎,肯定是有她的理由的,作為家長,無法干預最終結果,因此,不要攀比獎狀的數量,以免培養孩子的攀比之心,應該正視獎狀背後的意義。
你覺得考班級前三,就應該有獎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