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也會説話;有聲科普牆,就在申城社區。
昨晚,盛大冬奧落幕,酷炫黑科技,讓人眼花繚亂。
上週,《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表決通過,即將在3月1日實施。
數字時代,萬物互聯。從有聲科普牆、炫酷黑科技到一部地方立法,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素養,貫穿其中,點亮科技之光——讓盛大奧運越發光彩奪目,也讓超大型城市最小治理單元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越發彰顯現代化氣息。
先看看,有聲科普牆。牆上,8張照片,主人公是8位“科創好少年”。每張照片旁,一隻按鈕,撳一下,就聽見少年的聲音,歡快、明朗、自信、熱情洋溢——從垃圾分類、文明養寵、24節氣到疫情防控,頭頭是道,聽得人忍不住要讚一聲:好!原來,孩子們來科普,可以是這樣的!
圖説:春江小區的有聲科普牆 黃軒 攝
有聲科普牆,在一個花園裏;花園在春江小區;春江小區,在中山南一路上,距離打浦路隧道不遠。兩年前,這裏沒有科普牆,花園也是亂糟糟。畢竟,40年的老小區,是到了該更新的時候。
40年老小區,要變“美麗家園”,需要科技含量,科創引領未來,怎麼能少了孩子們羣策羣力!龍華居委就邀請孩子們參與了一場人工智能大賽。
一個基層社區的人工智能大賽,不能小看了。高手在民間,何況,參賽的小小高手們事先還經過了科委的專業培訓。大賽落幕,出類拔萃的“科創好少年”,要為社區做貢獻。於是,40歲老舊小區煥然新生的成績單上,不止有老樓裝電梯,不止有直飲水進廚房、不止有智能充電樁,更有嶄新花園裏的有聲科普牆。從此,小區裏,“科普之聲”就跟家家户户的鍋碗瓢盆交響曲一起,成了居家過日子少不了的“春江之聲”,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科普之聲”不斷上新。目標是——美麗家園,居民科學素養,也是老有腔調的!
未來,在申城,有聲科普牆,不會只是“獨一份”。因為,《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就要實施了。從此,用公眾容易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有法可依;科普進小區,動力、資源,更充沛。
老實話,阿拉市民一向是講科學、愛科學的。來自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信息顯示,中國科協2021年發佈的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表明,上海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4.3%,繼續位列全國第一。
不過,“第一”也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先自己找找短板吧。立法調研説,在申城,不同人羣的科普供給,不夠平衡,特別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力度有待加強,從科普內容到科普形式,繼續多樣化,也是必須的。
科普“補短板”,怎麼做?地方立法也給出了答案。今後,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科普,特別是,“雙減”背景下,條例明確要求建立健全課內教育和課外教育的銜接機制,將科學素質納入中小學生綜合評價,同時要求中小學校持續豐富科普形式,加大科普內容供給,每年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博物館、對外開放的實驗室,都是必修課。科普,除了課堂,各類公共場所和生態空間,也都要用起來。無論公園綠地,還是生活小區,因地制宜,開展科普,都需要。
可以想象,未來,在申城,有聲科普牆將出現在更多社區。黑科技,越來越炫酷,也將讓社區科普越發多姿多彩,就算一面有聲科普牆的設置,不拘一格,也是常態。
如果説,法治,為社區治理體系提供不可或缺的制度供給,源源不斷;科技,就為社區治理能力提供不可或缺的新工具,一樣源源不斷
未來,社區的治理能力,達到什麼水準?聽聽科普牆,説了什麼話,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如果,科普牆上,常有“少年之聲”,恭喜你——你家社區,活力夠充沛!這,也是一種更高、更快、更強!
姚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