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兒時就聽説過一道經典數學題《分馬的故事》,這道題也常常被用作智力競賽的試題,比如中央電視台的益智節目就拿它做典範的案例。
很多數學老師為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機智、靈活地解題的能力,還把這道題引入了課堂教學。然而,小編認為,這道題作為幽默故事,那是可以的,但作為正式的數學教學,那才是大錯特錯了!
《分馬的故事》是如何被用作了數學智力題?
在數學教學中的“分數應用題”時,一位教師出了一道習題,這道習題其實就來源於我國古代的一個傳説:
“從前,一位老父親臨死時立下遺囑,把家產17匹馬分給3個兒子,老大分得遺產的二分之一,老二分得三分之一,老三分得九分之一。”
題目是這樣的:為了公平起見,同時必須實現老父親遺囑的意願,3個兒子各分馬幾匹?
我們以前的老師都是給出了這樣的標準答案:
“老父親去世後,3個兒子把馬分來分去, 也解決不了問題。老大分遺產的一半就能把馬劈成兩半來分嗎?這可不是分錢或者分吃吃喝喝的。正當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來了一位騎馬的大爺,他問明情況後,很快就把馬分好了。”
原來,他把自己的馬合進馬羣,總共就有了18匹馬,老大分一半得了9匹,老二分得6匹,老三分資得2匹。最後,現場居然還剩下一匹馬,這正好是大爺自己的,他又騎着自己的馬趕路去了。
如果用數學的方法來表達分馬的方法,可以這樣列出算式:
你如果還想進一步思考問題,還可以這樣來列出計算方式:
然而,這樣的數學計算存在嚴重缺陷,標準答案欺騙了我們。
不用懷疑,這樣的傳説作為機智人物的故事,倒是引人入勝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過路大爺利用偷換概念的方法,巧妙地解決了遺囑無法實現這一道難題。
然而,作為分數應用題引入教學中來,這樣的編題和標準答案都是錯誤的。
比如,從題意理解單位“1”,很顯然,這個“1”有其確切的含義,那就是17匹馬的財產,老大分遺產的一半,這個一半隻能指老人的全部遺產,怎麼能把過路大爺的馬也算進來?把18匹馬看作單位“1”呢?
單純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分數應用題的基本數量關係是這樣的:
“比較量+標準量=比較量對應的分率”
這裏的“標準量”就是看作單位“1”的標準量改變,比較量所對應的分率也就相應改變。這道題目的比較量是指老大應分遺產,它所對應的分率是確定的,即二分之一,那麼,標準量即單位“1”也就確定了——只能是老頭的遺產17匹馬,如果更改,這就造成解題混亂。
《分馬的故事》,正確的數學解題方式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對應的分率確“1”不能再任意改變,但這並不意味着單位“1”所指的數量不能變,據題意恰當地選擇單位“1”,是分數應用題教學中應該培養的解題技巧。
我們過去的老師給出的標準答案,實際上是先變更了題意,再用“按比例分配”法來進行解答的。
其實,數學的方法可以不改變題意,照樣可以找到解決辦法,即把“1/2:1/3:1/9”化成 簡單整數比“9:6:2”,完全可以解決問題:
機智人物用巧妙辦法解決難題,這確實能夠打動我們,但是嚴謹的數學方法不能夠被隨意更改。
小編認為,數學老師如果不按照數學的方式,把一些並不科學的故事隨意引入課堂教學,有好的教學效果,但同時不指出問題所在,這也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