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華“樹洞”裏的精神之礦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經典

  ■靜 子

  來自單親家庭、家裏是貧困户、每個月只能花400元……近日,一位清華畢業生在“樹洞”發帖講述辛酸求學路引發關注。相伴一路的,還有貧困生的暖心回饋舉動:手寫千字感謝信致敬可愛捐助者,畢業季傾盡囊中2000元請班級同學吃散夥飯,研究生期間資助4個孩子完成學業。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展現着其特有的精神傳統與文化氣質,浸潤於每一位學子的血液中。“樹洞”裏的勵志帖,正是清華學子踐行校訓的絕佳範本,讓我們在一窺苦難中的韌勁、一覽投桃報李的品德之餘,深挖其中的精神富礦,收穫別樣的人生意義。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從入學前“家裏拿不出一分錢”,到就讀期間“每天10元的伙食費”,清貧是貫穿這位學生的濃重底色。然而,一份份優秀的成績單以擲地有聲的響亮,回應着生活的苦難艱辛。“樹洞”裏的帖子告訴我們,自強不息重在強調勇往無前,生活的一切苦難,都不是我們止步不前的理由。

  心懷感恩、保持謙遜方能體悟生活暖陽,此乃精神富礦的第二重意藴。定期發短信祝福老師節日快樂、手寫信件向捐贈企業家表達感謝……清華貧困生感激學校提供的資源,感念熱心人士的長期資助,感謝那些謹慎呵護其自尊心的班級同學。眼中有感恩,心中才能有光明與美好。身處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感恩生活中,才能營造更加友愛、和諧的氛圍。

  “以我來時路,贈你沿途燈”,以善回饋善是第三層價值所在。來自企業、基金會的愛心善款曾助力夢想圓滿,正因深知貧窮的苦澀,才更珍惜碩果的香甜。“我自己也想成為像他們一樣,照亮哪怕其他一個人也好”,清華學子以微薄之力,堅持資助4名希望小學的孩子。如果説奉獻愛心也會“人傳人”,那這名學子無疑是傳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

  不因貧窮而迷失前行路,更不在成長之後改變初心,清華貧困生“樹洞”裏的精神之礦,值得我們深深體味、多多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