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都揹着書包的二戰日軍,包裏到底裝了什麼?拼刺刀都揹着不放

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各國士兵裏,日本士兵的外形絕對是最有特點的。

日本兵的軍帽就比較特別,上窄下寬,像個“僧帽”,而且兩邊垂着兩扇布面,老百姓俗稱“豬耳朵”。日軍還有兩個特徵,那就是“書包”和“眼鏡”。在二戰的影像資料中,我們能發現日本士兵無論行軍,休息,還是戰鬥,甚至拼刺刀的時候,背上都揹着一個亮亮的“小書包”。而且日本兵裏很多人都戴圓框眼鏡,留着小鬍子,看着“文質彬彬”。

去哪都揹着書包的二戰日軍,包裏到底裝了什麼?拼刺刀都揹着不放

身材矮小的日軍戴着眼鏡,穿着短褲,揹着書包,要不是手上拿着槍,這些人看着就像一羣春遊的“童子軍”。“文質彬彬”的日軍揹着書包從中國打到東南亞和太平洋,日軍為什麼對“書包”情有獨鍾?這個小小的揹包裏面裝着什麼呢?

去哪都揹着書包的二戰日軍,包裏到底裝了什麼?拼刺刀都揹着不放

一、日軍影像:一羣春遊童子軍

其實日軍士兵背的這個小書包,就是行軍打仗時的行李,軍隊裏稱之為“攜行具”。隨着一些射擊生存遊戲的普及,很多人也瞭解了軍用揹包的作用。從彈藥到武器配件、飲料、急救箱,都在這個小小的揹包裏裝着。

不同國家的士兵都有自己的揹包,大小、形制不一樣,而日軍的這個小書包很有島國特色。日軍的揹包首先就是“小”。1937年侵華戰爭爆發時,日本還穿着1930年配發的“昭五式軍服”,這種軍服配備一個牛皮小書包,跟後來日本學生用的書包非常相似。

“昭五式”牛皮揹包結實耐用,牛皮下面有木質框架結構,類似於今天的某些女士揹包,裝東西方便,而且非常美觀。日軍對這個裝備很是滿意,中國軍隊也喜歡這個精緻的小包。在抗戰時,國軍對繳獲的日軍皮包非常珍愛,只有軍官才能分配。

此外,“昭五式”日本軍官的揹包是馬皮的,比士兵的牛皮包還要精緻,直到今天在軍品市場上也很貴。但這兩種揹包的成本比較高昂,隨着1937年侵華戰爭開始,日本需要裁減一切不必要的開銷,揹包在軍部眼裏自然不算重要的東西。

於是在1938年,日軍改穿“九八式軍服”,第二年配發了“九九式背囊”,日本兵背上的小皮書包也變成了帆布包。

新款“九九式背囊”的大小几乎沒什麼變化,都比較小,但是樣子卻醜了一個檔次。這款帆布包的工業設計堪稱一絕,小小的身上長長短短有十條繩子,用來捆紮各種軍用裝備。士兵們一般將日用品,例如貼身的內衣褲,以及食品、飲水、藥品、喜歡的紀念品和財產裝到揹包裏,剩餘的軍鏟、軍毯、彈藥以及帳篷和雨披都綁在外面。

日軍一個士兵出征時,一次會帶兩到三天的軍糧,加上彈藥其他物資,背上的揹包總重接近10公斤。10公斤並不算重,但是揹着這玩意長途行軍也很累人,可日本士兵並不在乎,他們不光行軍打仗,哪怕拼刺刀都不放棄自己的揹包,這是為什麼呢?

二、小書包,大靠山

無論是在二戰還是今天,“背囊”都是一個士兵非常重要的裝備,跟步槍有得一比。

一般在長途行軍過程中,士兵個人的物資和武器都是分配到人頭的,物資自己保管,武器自己保養。在戰鬥情況下,這些物資就是士兵唯一的補給,只要有背囊,哪怕是一個人,也能用揹包維持兩到三天的體力和戰鬥力。

揹包是士兵的命運所繫,而要不要在開戰前把揹包卸掉,取決於當時遇到的具體戰場情況。如果是大規模的部隊行動,挖戰壕,打陣地戰,一般軍隊後方會有後勤中心。士兵們也會根據編制分散開來,吃飯、睡覺都有統一部署,揹包會統一存放起來。

去哪都揹着書包的二戰日軍,包裏到底裝了什麼?拼刺刀都揹着不放

存放揹包的地方叫“軍需庫”,士兵的揹包按照編制存放,在上級下達戰鬥命令時統一發放。這裏要解釋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軍人的揹包和裏面的東西是私人物品,其實並不是這樣。軍隊的物品基本都是公用,士兵的私人物品例如信件、照片、護身符、勳章等一般隨身攜帶,此外裝備、補給品都在戰時統一發放。

但如果是行進中的運動戰,士兵們只能以班排為單位戰鬥,揹包就是士兵的命根子。戰場瞬息萬變,不斷變換的戰線讓戰場沒有穩定的後方,所以士兵的任何物資都必須寸步不離。

在戰場上,食物和水可以一起分享,這是同袍情誼。但是衣物和藥品、彈藥缺失後很難補充,一人拖後腿,影響集體戰鬥力。在戰場上,軍隊是一個集體,長官會監督士兵們保護自己的物資和裝備,哪怕在戰鬥中也不能輕易放棄揹包。

去哪都揹着書包的二戰日軍,包裏到底裝了什麼?拼刺刀都揹着不放

三、小小的揹包,也反映了國力

行軍打仗是軍人的事,但是軍人的裝備和後勤的水平,卻反映着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二戰時各國都有自己的攜行具,士兵打仗時也會背上自己的物資,但是各大強國很少像日軍一樣,開戰從頭至尾永遠揹着書包。究其原因,其實是日軍在漫長的戰爭裏上遇到了補給問題。

在日本軍隊編制裏,師團分為“馱馬師團”和“挽馬師團”,其實就是一般軍隊的“山地師”和“野戰師”。而日軍之所以這樣命名部隊,背後顯示出了其後勤運輸能力嚴重依靠騾馬。二戰的日本雖然算是東亞強國,但是在世界列強面前排在末位,日軍能發動百萬人侵華,但是國力也很快透支,在1939年後就開始慢慢走下坡路。

去哪都揹着書包的二戰日軍,包裏到底裝了什麼?拼刺刀都揹着不放

日本的陸軍是出了名的機械化程度低,各種武器和補給運輸都靠鐵路,車輛運輸比較少。日軍後勤差,第一是沒那麼多汽車,第二是因為沒汽油。日軍在中國戰場上戰線十分漫長,運輸的主力是人力和畜力,後方的物資可以用車輛大宗運輸,前線的士兵就沒那個福氣了。

日軍不像美軍、蘇軍、德軍,有汽車一車一車拉物資,就算在前線被包圍,也有空投補給。日本士兵只能用小包背上,有的王牌部隊有騾馬運輸已經很幸運了。

在二戰後期,日軍南下東南亞和西太平洋,為了減輕士兵在熱帶作戰的負重,日本南部方面軍使用“九三式背囊”來裝物資。這個斜挎包的體積小於正常的“小書包”,而且斜挎在後腰不擋着後背,在大熱天也不會太熱,有助於在熱帶作戰。

日軍士兵自己也很討厭大包小包,總是想盡辦法將揹包裏不用的東西都丟掉,夏天想丟冬裝,冬天想丟雨披,但是此行為被長官嚴令禁止。在整個二戰裏,日軍一直信奉着“人定勝天”的原則,認為國力的不足、軍備的不足,都能用人的意志力,用軍隊的“武士道精神”扛過去。但是事實證明,想用“精神”來打仗,這無異於痴人説夢。日軍士兵的負重不低,但是單位戰鬥力根本比不了蘇德美英,小小的書包裝不下日本侵略的夢想,卻留下戰史上的一段趣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7 字。

轉載請註明: 去哪都揹着書包的二戰日軍,包裏到底裝了什麼?拼刺刀都揹着不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