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千古帝王漢宣帝: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逸仙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漢宣帝劉詢——不負高祖,不輸漢武。
他是漢朝歷史上最大的政治陰謀的犧牲品,卻因此長在民間,熟知民生疾苦,吏治得失;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在登基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也因此耳濡目染,喜好鬥雞賭馬,機敏行俠;他是被權臣推上歷史舞台的傀儡皇帝,雖不滿二十歲,卻懂得隱忍含垢,韜光養晦,最終獨攬皇權,成就一代帝業。
他的傳奇一生被後世所歌頌,但要真正明白這位千古帝王的豐功偉績,還得從他文治武功細細看來。
在蟄伏六年最終確立皇權的絕對統治之後,他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打理這個國家。
最先處理的便是經濟的恢復和吏治整頓
為了能夠快速恢復國家的元氣,他做了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整頓吏治,實行績效考核。
在他當政時,一大批因政績突出而受到了獎勵的官員,或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或爵關內侯,升任九卿或三公。對那些不稱職或有罪的官吏,則嚴懲不貸。
第二、為政寬簡,懲治腐敗。
為從制度上保證執法的嚴肅性和公正性,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專掌刑獄的評審和複核,並設置了治御史以審核廷尉量刑輕重。
他還先後多次下令,大赦天下。
第三、調整經策,整頓工商。
昭宣時期,以“輪台詔令”為基本依據,昭帝、霍光和他認真總結了武帝時期推行經濟政策的經驗教訓,大刀闊斧地進行調整政策,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第四、抑制兼併,輕徭薄賦。
為制止土地兼併,他先後三次詔令把“貲百萬者”的豪強徙往平陵、杜陵等地,然後將其土地充為公田以及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貧民。
第五、設置常平倉。
常平倉的設立,是以國家的財力為後盾、以改變市場供應量的手段來達到穩定谷價,調節市場的目的。百姓得其便利,國家也得以安定,一舉而兩得。
第六、整理經典。
原屬民間的學派如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和穀梁《春秋》進入官學,為加強思想的進一步統一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這些舉措,讓國家的經濟迅速回歸了安定。
國內流民拿回了土地,戰爭中受傷的民眾得到安撫與安置。
新增了幾十個化外之地的郡縣,對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也得到了逐漸加強。
就這樣,在短時間內,他實現了中興了局面,讓漢武以來的頹廢國勢有了昂揚向上的態勢。
這些做法讓他獲得了能夠強化軍事的堅實後盾,也為之後他大敗匈奴提供了保障。
要説漢宣帝劉詢最輝煌的成就,那莫過於擊敗了匈奴實現了大統一。
而這一切的促成離不開他長遠的眼光以及獨到的軍事才能。
他繼位第2年,便遣5將軍,發兵15萬攻擊匈奴,同時詔令西域大國烏孫國,發兵5萬,東西兩路共20萬軍兵,合擊匈奴。
之後匈奴單于準備報仇,帶兵來到了烏孫地界,結果遭遇大雪災,被迫退兵。
在漢朝的詔令下,烏孫、烏桓、丁零從西、東、南三個方向對匈奴發動了攻擊,匈奴損失慘重。
過了三年,征討車師一戰,匈奴派兵數萬來援助,鄭吉帶緊帶1500漢軍迎戰,便大退匈奴,讓匈奴懼怕不敢來犯。
直到日逐王降漢,匈奴西域勢力完全的失敗。
匈奴經此一事,備受打擊,內部分化加劇,最終演變成了單于之亂,互相攻擊,實力大損。
公元前51年,匈奴稱藩漢朝,天下歸一。
漢宣帝劉詢創造了歷史上大統一的教科書。
他的治國之道以及文治武功到現在依舊為人津津樂道,可謂一代帝王傳奇。
公元前49年,劉詢得病,同年12月,劉詢因病死於長安未央宮,在位25年,享年43歲,諡號孝宣皇帝,羣臣上廟號中宗,為西漢皇帝中擁有廟號的4帝之一。
這4帝分別是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
至此劉詢輝煌的一生落幕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