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崗起義的領導人是誰 黃花崗起義的地點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黃花崗起義領導人
黃花崗起義領導人是黃興,一個憑着一股子不服輸的氣勢帶領有志之士革命的書生。值得一提的是黃花崗起義領導人黃興是湖南人。有人總結説湖南人的個性是霸蠻,簡單説就是湖南人一旦決定做什麼事情,就會拼盡全力做成,不知難而退也不會半途而廢。
黃興畫像
黃花崗起義領導人黃興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有人説黃興上馬能殺敵,下馬能作文,這評價是褒還是貶義,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是也有人説黃興是個半吊子軍事家,但是隻要是黃興領導的革命,似乎結果也都不差,這些也全憑黃興的個性使然。
黃興出生在一個書香人家,家裏人希望他考取功名,但是他心裏是討厭極了當時的八股文。但是為了安慰父母的心理,也去考過秀才,他的詩詞中都透露着奔放不羈。最後他還是違背了父親的期待,成了一名戎馬書生。
之後黃興成立了華興華,以“復興中華”為己任,暗中和哥老會聯繫溝通。黃興在其中策劃領導了多次起義,失敗的居多,但是卻振奮了革命人士的鬥志。
最終,黃花崗起義開始了,他們事先商量好的是八百多個人的敢死隊,但是在革命當天到場的只有120多個人。而周來蘇膽小的竟然將他們辛苦從日本購買來的七十多支搶扔進了近海,造成當天革命的彈藥匱乏。當時有點話語權的都覺得將革命延後。但是黃興毅然選擇行動,最後的結果慘烈,但是真真切切地振奮了國內革命人士。
黃花崗起義的地點
1911年革命派發動了一場起義,這場起義是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統治的先聲,這場起義犧牲了百餘人,這場起義被人們稱之為黃花崗起義,為什麼這次起義被人們稱之為黃花崗起義呢?黃花崗起義的地點又在哪裏呢?
黃花崗起義畫像
清末20世紀初,革命派不斷髮起各種起義,但是最終都以失敗告終,1911年,革命派在廣州發動起義,黃興率領120餘名革命志士直進兩廣總署府,發動了此次武裝起義。由於雙方的力量懸殊,經過激烈的交戰,這場起義最終以革命軍的失敗告終,數百名革命志士壯烈犧牲,他們被葬在了黃花崗,黃花崗起義的地點雖然是在廣州,但是由於這些犧牲的革命志士被葬於黃花崗,所以這次起義被人們稱之為黃花崗起義。
黃花崗起義的地點為什麼會選在廣州呢?這有什麼樣的革命意圖呢?是誰決定在廣州發動起義的呢?同盟會的領導人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前,一直認為在兩廣地區開展革命活動是最好的選擇,廣州距離香港比較近,是較早受西方文化衝擊的地區,這裏人民的思想也較為開放,因此在這裏展開革命活動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同盟會才決定將此次革命的地點選擇在廣州。革命志士的起義失敗之後,犧牲的革命志士被成員冒險葬在廣州城外的黃花崗,因此這次起義又被後人稱呼為黃花崗起義。
黃花崗起義簡介
對於黃花崗起義,多數人都有所聞。要想了解黃花崗起義究竟是一次怎樣的起義,看完黃花崗起義簡介,就會有所收穫了。1911年4月27日黃花崗起義在廣州爆發了,因此也被成為廣州起義。這次起義的目標是攻打兩廣總督張鳴歧的總督署,但起義以失敗告終,許多起義的革命黨人在戰鬥中英勇犧牲。
黃花崗起義遺址
起義失敗後,在廣州革命黨人的努力下,在廣州城郊一處叫做黃花崗的地方將收斂的72具犧牲烈士的遺骸進行了安葬。
黃花崗起義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同盟會組織計劃在1911年4月13日舉行起義,但在4月8日這一天,一個同盟會員突然脱離組織單獨刺殺廣州將軍孚奇,引起清政府的警覺,實施全城戒嚴,起義計劃被迫推遲,改為4月27日。起義前,革命黨人組成敢死隊,並舉行了誓師會,許多革命者寫下了絕命書,誓要為革命犧牲一切甚至生命,這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陳覺民的《與妻書》了,對家庭妻兒的愛及對革命的忠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通過黃花崗起義簡介,這一段悲壯史詩今天讀來更加令人欽佩。
4月27日,黃興率領一部分敢死隊員攻入廣州總督署,總督張鳴歧得知消息後早已逃之夭夭。而陳炯明、姚雨平等人並未率部響應起義,清軍不斷調派軍隊增援絞殺起義,敢死隊雖奮勇殺敵,斃敵甚多,但終寡不敵眾、孤立無援而失敗。黃興等人負傷後化妝出逃,而更多的敢死隊員被捕、犧牲。
這就是關於黃花崗起義的簡介,這次起義為辛亥革命的爆發大俠了良好的基礎。
黃花崗起義烈士
1911年革命派發動了一場起義,這場起義是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統治的先聲,這場起義犧牲了百餘人,這場起義被人們稱之為黃花崗起義,在這場起義中犧牲的起義軍被稱為黃花崗起義烈士,他們怎麼會被人們稱為黃花崗起義烈士,他們又做了怎樣的事情讓歷史銘記他們呢?
黃花崗起義遺址
黃花崗起義之前,革命派不斷髮起各種起義,但是最終都以失敗告終,1911年,起義軍在決定發動起義,起義的地點選擇了廣州。起義軍領導組織同盟會總結之前的經驗教訓,在這次起義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為了便於領導,起義軍在香港成立了相關的組織,並在起義之前就在廣州城內開始了活動,省內省外的起義軍也在起義之前有了聯絡。
4月黃興率領120餘名革命志士直進兩廣總署府,發動了此次武裝起義。黃興率隊攻入府中,想要活捉兩廣總督,起義軍與清軍在巷中進行了激戰,由於清軍的數量過於龐大,起義軍的革命志士由於接應問題,得不到支援,起義軍的各部隊,雖然拼勁全力,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許多革命志士被俘,最終被殺害,同盟會的成員將這些革命志士的遺骸葬在了黃花崗,因此他們被人們稱為黃花崗起義烈士。
這次起義有數百名起義軍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同盟會成員只收集到72具遺骸,因此黃花崗起義烈士也被人們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黃花崗起義失敗原因
黃花崗起義又名辛亥廣州起義,發生在1911年,廣東省廣州市。作為同盟會發動的第十次武裝起義,黃花崗起義和之前的九次起義一樣,無一例外都以失敗而告終。黃花崗起義失敗原因也和之前九次起義的失敗原因有很多相同之處。
黃花崗起義雕像
當時的中國雖然依舊受制於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但是新思潮的大量湧現着實為腐舊的中國帶來了新鮮的空氣。作為一股最具活力的血液,以孫中山為代表人物的革命派成立了自己的黨會,並將改變中國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同盟會的會員迅速擴大到整個中國範圍,但是再怎麼強大還只不過是一個黨會,而不是軍隊。這就是黃花崗起義失敗原因之一,革命團體本身的力量不足。
黃花崗起義失敗原因更多的在於人員的組織和分配上。當時的同盟會只顧擴充黨會的規模而忽略了會員的質量問題。同盟會當中自然不少黃興,胡漢民等骨幹精英黨人,但也不乏一些沒有膽識的所謂“熱血青年”。良莠不齊的同盟會本身也是黃花崗起義失敗原因之一。雖然起義之前的部署統籌做到了完美,但是,臨陣脱逃,膽怯懦弱的人卻給起義寫下了失敗的結局。並且,温升才的單獨行動以及吳鏡的被捕都迫使原定的起義活動不得不另擇他日。武器不能發配到人,人員不能及時到位,這些都直接導致了黃花崗起義的最終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