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強基計劃來了,核心不再是“降分進名校”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經典

▲蘭州大學近日發佈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備受關注的強基計劃,來了!根據《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等文件要求,36所實施強基計劃的高校近日陸續發佈招生簡章。此舉標誌着這一新的招生計劃全面啓動,進入實施階段。

從各校發佈的招生簡章看,強基計劃將招生和培養改革一體化,同時,不再給學生所謂的降分錄取優惠,而是以高考成績為入圍學校校測的依據,綜合評價學生的高考成績與校測成績進行錄取。考生報名申請強基計劃,必須有長遠的學業發展規劃,不能再功利地只盯着被錄取。

從今年年初教育部宣佈將實施強基計劃以來,對於強基計劃,就有各種不同的解讀。我注意到,很多解讀都還是基於怎樣獲得降分優惠、怎樣抓住強基計劃機會進名校等,這其實和強基計劃培養基礎學科專業拔尖人才的改革初衷背道而馳。

與之前的自主招生方式不同,實施強基計劃的高校進行招生的專業,主要是基礎學科專業,而且明確規定,被強基計劃錄取後,要採取小班化、探究式教學等方式進行培養,不得“換專業”;如果要“換專業”,也只能是同類專業內換,如從化學專業的強基計劃班,轉到化學專業的普通班。對於那些不管專業、先考上名校再説,或是沒有明確的志趣投身基礎學科專業領域的學生來説,必須好好思量。

強基計劃安排在各省統一高考錄取的最優先批次錄取,這給學生進入這些名校提供了多一次的機會,申請報名強基計劃不被錄取,不影響後續志願錄取。但學生不能僅從“多一個機會”的功利化思維來看待強基計劃,在報名時要想好自己是不是真想進這所學校、這個專業。

▲武漢大學近日發佈的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根據高校發佈的招生簡章,強基計劃也不再給學生降分錄取優惠,包括對獲得全國學科競賽二等獎以上的學生也是如此。普通學生報名強基計劃後,能否入圍校測,要看高考分數是否達到強基計劃的入圍線,各校強基計劃投檔線,由高校按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結合報名考生的高考分數劃定。

競賽獲獎的學生,在入圍校測時,有一定“優惠”,高考分數只需達到本省的一本線,但入圍校測後,要和其他學生一樣,參加校測,按高考成績85%,大學測試成績15%算綜合分,綜合分如果低於錄取普通類考生的最低綜合分,也不能被錄取。也就是説,最終的錄取標準是一樣的。

按照高考成績85%,大學校測成績15%的綜合評分計算方式,如果一名入圍校測的考生的高考分數比另一名同學低20分,那麼,他必須在滿分100分校測中,比另一名同學高15分以上,才能超過另一名同學的綜合評分。

這其實是對“參加強基計劃是為了獲得降分錄取”的想法釜底抽薪。

強基計劃強調的是多元評價,這是與之前的自主招生方式的一大不同。傳統的自主招生方式之所以被部分學校、學生以及培訓機構功利對待,是因為通過測試的學生可以拿到實實在在的降分錄取優惠。這讓自主招生本就有很強的功利色彩。在申請時,也存在包裝材料的弄虛作假現象。

多元評價的強基計劃並沒有申請報名後的初審環節,競賽獲獎的學生申請只是提交自己的獲獎證明。能否入圍完全看高考成績,進入校測後是否被錄取,要看綜合評分。這就建立起統一考試 個性特長 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評價體系,對待強基計劃,也就必須有多元評價的思維。

目前實施強基計劃的高校為36所,未來隨着強基計劃的推進,參加強基計劃的高校會更多。同時,我國各地在新高考改革中,也會在省內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改革。強基計劃和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改革的實施,將有望扭轉基礎教育的唯分數論、唯升學論。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