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我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特聘教授-胡海嵐。2008年放棄美國的研究資源毅然歸國,十幾年來她一直在路上,她的研究成果讓億萬人受益!
胡海嵐出生於1973年,得益於優秀的家庭教育和自身的努力,從學生時代起便是超級學霸。與普通的女學霸不同,她數學極好,性格温和,還很漂亮,有同學稱當時她是班上最漂亮的,高中時因學習優異,曾優獲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一等獎,高三被提前保送北大生物系,當時的北大生物系是錄取分數最高的學系。
瞭解過她年輕時故事的人都聽過“醬油廠員工的故事”,朋友曾問她,去北大生物系學習畢業後想做什麼,她幽默回覆“要麼研究細胞搞科研,要麼進醬油廠造醬油。”
到北大後,依舊站在同屆同學前列的她,還是決定與學業死磕到底。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的她認為大腦是自然界最複雜最神秘至今無人真正瞭解的領域,神經物理學是研究腦的科學。於是1996年畢業後進入美國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攻讀神經生物學方向。
她在美國的科學研究資源也是令人羨慕的,博士畢業後進入美國著名的生物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進行博士後工作。許多中國留學生多是因為美國的科研資源和優惠政策選擇留在美國發展,這點我們無權干涉和職責,天下之無道久矣。至少還有很多科學家選擇歸國發展,與祖國共進退。
如胡海嵐,她在2008年毅然選擇歸國,加入中科院的神經科學研究所工作。如果説她之前的人生是開掛的,那麼之後的就是帶着祖國一起開掛。
2009年,她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這一計劃自1994年開始,是中科院啓動的人才引進和培育計劃,她作為骨幹參與了科技部多項重大的科學問題項目和研究工作。
2015年她入選當年度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特聘教授名單,同年,加入浙江大學,浙江大學為此舉辦了歡迎儀式。之後,她的科研團隊不斷前進,取得許多科學突破,在《NATURE》期刊上獲得“一期雙刊”的事蹟,被認為“解決了世界性難題”,在圈內引發轟動,以及以她的名義在圈內著名的頂級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同樣被重點推薦。
她領導的實驗室研究方向關於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分子與神經環路機制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對抑鬱症的發病原因和抗抑鬱領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用此次IBRO-Kemali論壇上評獎委員會的原話是“此獎為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她在系統神經科學這一進展快速且競爭激烈的領域成果輝煌,建樹卓越,備受矚目,特予此獎”
單打獨鬥的戰場永遠是孤寂的,顯然胡海嵐教授不會有此種情緒。她曾表示她自始至終的成果不僅僅是個人的,更是團隊的。自“一期雙刊”的優秀成果看來,她的實驗室團隊成員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入浙大,五年的時間她培養了多名優秀的博士畢業生,不止她實驗室的學生折服於她的學術研究之下,浙大其他的學生也是深受其影響,學到的不止她學術成就的經驗,還有與她共事時教授的勤奮,對待科研精益求精的態度,對新事物的好奇,甚至生活中的自律。她的課經常爆滿,實驗室也是學校的熱門選擇。
曾聽她分享,在研究抑鬱症課題一次對照試驗中,也曾遇到挫折,有一年多的時間在原地踏步,多次又多次的嘗試後,終於在實驗中找到癥結所在,繼而驗證此癥結對神經運動與抑鬱症的關係極大,從而在科研路上又進一步。
在歸國後的十幾年時間裏,她將多年來的研究經驗在國內的實驗室裏盡數發揮,不斷為國家輸送新鮮的博士資源。年紀尚輕的她與團隊已然成為“亞洲第一人”,未來的前景不可限量,希望他們能在神經科學,抑鬱症領域更進一步!
著名的政治軍事家丘吉爾曾説“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會咬住我不放。”之後,很多人將抑鬱比喻成一隻“黑狗”,抑鬱症患者比喻成被一隻“黑狗”一直咬住的人。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的抑鬱症患者已達3.5億人。2017年,抑鬱症的致殘率已經超過癌症和心臟病,成為影響人類生活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許多抑鬱症患者長期的沒有詢醫,無藥可治,或者治療無效導致想不開自殺,自殘。
我們熟知的張國榮,喬任梁,三毛,鄧麗君等等公眾人物都患有抑鬱症,這些已故的人已不能再多給我們故事,同樣熟知的港星薛凱琪也是曾患抑鬱症多年,幸而已走出來。希望大家能重視和尊重這一病症患者,多加關愛。
胡海嵐教授團隊的研究方向便是神經科學領域,為抑鬱症患者服務的科學研究,有望研發出快速有效的,儘量無副作用的抑鬱症阻斷藥物。他們在藥物上的研發已經更進一步,之後還需要化學基因的設計優化,大量的臨牀數據採集,還需要時間,但至少已經邁出很大一步。
沒有去過極夜的人們從來不知道一天的時間裏都是黑夜的感覺,不會那樣期待陽光再來,因為明天總是輕易到來,如時間總是突然離去。所幸是我們的身邊永遠有攜帶陽光而來的人們,他們就像英雄。
也許胡海嵐教授團隊如為抑鬱症患者帶去陽光的英雄一般,還有很多科學團隊都是如此,很多科學家也是,他們放棄國外的優秀資源,回到祖國,有時是在自己的領域裏重頭再來,重新築基,但他們克服困難,依舊迎頭趕上,成為某一次成功事件的第一人。我們永遠為這樣的人感到驕傲!
文/趣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