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好久沒出行了,雖然情況不妙,歷史掌故,市井傳奇還是要説的,其它地方不亂跑, 南京 還是有很多可以説的,我曾經説過,在 南京 隨意走在路上就能看到景,隨意的一處景就有可以説的歷史,傳奇。

冬日的一天,天陰陰,偶爾有毛毛雨絲飄落。我又來到了玄武湖,就這玄武湖就有着説不完的故事傳奇,而這玄武湖也是命運多舛的一個湖,我曾經有文章説過。

古代玄武湖的周邊是今天 南京 主城區最早適合人居的空間。早在大約6500~4000年前,玄武湖就與 南京 人的生活發生了聯繫。

玄武湖的歷史歲月也充滿了更多色彩傳奇。像 南京 玄武湖這樣命運多舛的湖泊並不多見;除了經常被迫更換名稱之外,玄武湖忽大忽小,時有時無的經歷,也不是其它湖泊所能比的。

隋文帝滅了南陳之後,曾下令將 南京 城夷平,玄武湖就在這個政策下首度消失了兩百多年;

宋熙寧八年(1075年), 江寧 府尹王安石奏準宋神宗泄湖得田,玄武湖因此而消失了二百多年, 南京城遇雨成災的惡夢從此揮之不去。

話説原來玄武湖東與鐘山山水相連。西面連通長江。可謂壯觀。到明時,西面修城牆,與長江隔斷,東面修太平門,太平堤。把玄武湖與鐘山隔斷。從而徹底把原先連綿一片的鐘山—玄武湖區域人為分成兩地,改變了此前這一地區千萬年以來的山水格局。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漫步在玄武湖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上回説了郭璞,郭璞墩,今天就説説王安石的泄湖為田的傳説。關於玄武湖的泄湖為田,官方的説法是,宋神宗時,王安石調任 江寧 府尹,提出了“廢湖還田”的主張, 南京 城遇雨成災的惡夢從此揮之不去,一直到了元朝疏浚措施完工之後才稍獲改善。

宋熙寧八年(1075年), 江寧 府尹王安石奏準宋神宗泄湖得田,玄武湖因此而消失了二百多年,經過元大德五年(1301年)至正三年(1343年)的兩次疏浚,玄武湖才重新在 南京 版圖上出現。

當年王安石為何要泄湖為田?説的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十一月,王安石變法失敗降任 江寧 府尹,向宋神宗上了一道《湖田疏》,其中寫道“臣蒙恩特判 江寧 軍府,於去年十一月十一日到任管當職事。當時集官吏軍民,宣佈聖化,啓迪皇風。終戍一載,所幸四郊無壘,天下同文。然臣竊見金陵山廣地窄,人煙繁茂,為富者田連阡陌,為貧者無置錐之地。其北關外有湖二百餘頃,古蹟號為玄武之名,前代以為遊玩之地,今則空貯波濤,守之無用。臣欲於內權開十字 河源 ,泄去餘水,決瀝微渡,使貧困飢人盡得螺蚌魚蝦之饒,此目下之利。水退之後,濟貧民,假以官牛、官種,又明年之計也。貧民得以春耕夏種,谷登之日,欲乞明敕所司,無以侵漁聚斂,只隨其田土色高低歲收水面錢,以供公使庫之用,無令豪強大作侵佔。專駕巡狩,復為湖面,則公私兩便矣。伏望明降隆章,綏懷貧腐。”

説的啥意思?從這封奏疏來看,王安石的目的很明確,本是憂國憂民,有錢人有田有地有吃有喝。這麼多窮人卻連地都沒有。你説那麼一片湖,也就是給人玩玩,留着它有啥用?不如在玄武湖中開闢十字形河道,將湖水泄去,然後將湖中的魚蝦分給 江寧 的窮苦百姓,等到湖水泄完後,再將田地分給貧民耕種,此舉一來可以解決當地民生問題,另一方面則可以為朝廷增加財政收入。説起來看起來也不錯。確實也有百姓得利。在王安石上書之後,宋神宗很快便同意了他的這一主張,於是改湖為田的工程得以實現,而玄武湖則幾乎徹底消失了,“惟城北十三里僅存一池”。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這是一座新修的雕像,王安石雄心勃勃。準備上疏泄湖。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這有塊石頭,上面寫着的是關於王安石泄湖為田的事。不過啥也看不到啥了。我還是把它照下來,放在這,就是個意思。確有其事!不過往後看還有有意思的事。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這塊説的是王安石泄湖工程的情景。這裏是啥呢?是新修的一處景。

就是這個景,湖田軒。這碑上也説得清清楚楚。有這麼回事。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湖田軒,修的古色古香。也煞費心思了。

可是呢這麼好的事卻白忙乎了。後人也對這評價不少!

從實際效果來看,王安石“泄湖為田”的措施雖然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然而他卻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違背了自然規律,那就是玄武湖同樣是 南京 水利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的這項舉措雖然在當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長久來看,卻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他的這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卻給 南京 城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不久 南京 便陷入了“雨則澇,旱則涸”的尷尬境地,城內河道更是因為缺水而逐漸淤塞,原本三面環水的 南京 城就此變成了一個缺水城市。南宋時期,《景定建康志》便曾指責王安石“田出谷麥,所利者小;湖關形勢,所利者大”。

這個事作為百姓也不好亂説亂評價。好歹也是給有些百姓帶來了一些好處。就是這麼一折騰,玄武湖消失了兩百多年,還帶來了那麼多災害。

熱熱鬧鬧説了這麼多,也該了了。別急!還有烏龍,據説,據説啊!王安石泄湖為田也是一烏龍。説是歷史上根本就沒這回事。不是説沒有泄湖為田這事,説的是王安石根本就沒寫過《湖田疏》。有專家論證,有專家異議?專家有這個證據,那個證據,有這個史料,那個資料。那是誰説的呢?是什麼原因造成泄湖為田的呢?嗨!陰差陽錯的這些和吾等百姓就沒關係了。官方都這麼説了,我們就暫且相信。其他什麼正史,野史,傳説,故事一般專家也難以説清。更不是吾等百姓説得清的。老百姓就是圖個樂呵!那個到底誰是誰?讓專家去討論吧!百姓閒暇之餘能逛逛玄武湖就是幸福了。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玄武湖因此而消失了二百多年,經過元大德五年(1301年)至正三年(1343年)的兩次疏浚,玄武湖才重新在 南京 版圖上出現。

鐘山和玄武湖的真正復興是在明代。明代對這兩片區域有三個重大影響。一是玄武湖於洪武初年成為貯存全國人口、田畝檔案(時稱“黃冊”)的“黃冊庫”所在,也禁止民眾入內。

二是把城牆建到了玄武 湖南 岸、西岸一側,使玄武湖與主城區及覆 舟山 、雞籠山之間多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徹底改變了六朝以來 南京 城市北部山水相連的視覺景觀,同時也阻斷了玄武湖此前與長江的連通,使玄武湖的水面進一步縮小。

三是在鐘山和玄武湖接合部建太平門一座,又在太平門外建“太平堤”(今成為龍蟠路一段),並將玄武湖緊貼鍾 山西 麓的一片湖面隔為“中湖”,從而徹底把原先連綿一片的鐘山—玄武湖區域人為分成兩地,改變了此前這一地區千萬年以來的山水格局。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這麼美的玄武湖也是命運多舛啊。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下面發幾張玄武湖圖片。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還有老人在讀報。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遠眺可以看到火車站

明城牆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玄武湖給 南京 火車站填了景, 南京 站給玄武湖增了色。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玄武湖裏空氣很好,而且還有很多綠色。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個臉。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玄武湖中間的洲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陰冷的天,熱鬧的老漢。有人的地方就有國粹。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這是一處 新建 築,後湖印月。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後湖印月説是和李白的幾次遊玄武湖有關,最佳賞月地。

有關閲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72 字。

轉載請註明: 遊玄武湖,説泄湖為田的歷史故事 - 楠木軒